深度阅读
鲜血浸染的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Jaisalmer)
来源 刘玥 世界遗产地理
古代城堡里——这是很多生活在城市高楼里的人们对旅途的憧憬之一。在“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Jaisalmer),你可以实现这一憧憬。
▲在沙漠中屹立了近千年的杰伊瑟尔梅尔
这不是那种王子公主式的欧洲城堡,而是在沙漠中屹立近千年的印度城堡。推开窗,眼下就是绵延的城墙,而城下散布着低矮的砂石建筑民居,满目的黄色向远方的戈壁蔓延,直到天际。
被誉为“金色之城”的杰伊瑟尔梅尔,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西部,毗邻塔尔沙漠的边缘,距离巴基斯坦仅100公里。在陆路商贸为主的年代,这里曾是古印度对外贸易和军事的重要枢纽,运载着珠宝、香料、象牙等商品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地经过这里,走向埃及和欧洲,也为城市带来繁荣和财富。
▲骆驼探险旅行逐渐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
王公们以坚硬的黄砂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建起了兼具精美与强大防御功能的杰伊瑟尔梅尔堡;而城外的居民也会请来能工巧匠,为他们把坚硬的黄砂岩修建为精美的居所;而且这种建筑技术至今仍在普遍使用,古老的城市风貌也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每当夕阳西下,斜阳洒遍古堡,城市晕染在一片金黄色之中,“金色之城”的美誉由此而来。
在《一千零一夜》的神话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座天上的宫殿因中了魔法师的咒语,一夜之间降临在荒凉的塔尔沙漠腹地,化作一座金色的城堡,而故事里的这座城堡就是杰伊瑟尔梅尔。
事实上,杰伊瑟尔梅尔城堡是在公元1156年由当地巴特提家族王公杰伊瑟尔在特瑞库塔山上建造的,其后人又围绕这座城堡建成如今这座城市。凭借着地理上的优势,杰伊瑟尔梅尔曾经兴盛一时,但当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它便丧失了交通枢纽地位,逐渐走向衰落。
在公元1295~1315年间,这里还遭遇过莫卧儿帝国的侵略和洗劫。经过长达7年的保卫战,在城堡被攻陷的前夜,城堡里的巴特提人以悲壮的方式迎接最后决战。全城的妇女在皇后和公主的带领下,穿上最美的纱丽,戴上最贵重的首饰,用玫瑰水喷洒秀发,然后在鼓乐和圣歌声中,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投身烈火。而男人们,则穿上红色的战袍,义无反顾地冲出城门,用鲜血与侵略者决一死战。
▲盛装的印度女孩。
如今,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已经变成仅有6万多人口的小镇;记录着历史兴衰的古堡如今依然屹立在城市的中央。当印度的众多古堡都纷纷崩塌或变成博物馆和遗址时,这座古堡却仍然发挥着它最原始的功能。历史上,杰伊瑟尔梅尔就有大概1/4的人口连同国王一起居住在城堡里,而过去近千年之后,这里依旧居住着普通的城市居民,平凡的日常生活仍在这里每天上演。
▲城堡中的民间艺人。
沿着斜斜的坡道,走过一道道曾经作为防御工事的巨大而坚实的城门,就可以进入古堡的核心区域。这座城堡中,在那些蜿蜒而狭窄的巷弄里,在那些用土黄色砂石筑成的密集的小房子间,散布着许多旅馆、餐厅和小商铺;绘画、雕刻、铜器、饰品和各种手工艺品被陈列在街道的两旁;而色彩斑斓富有印度特色的刺绣、衣物和围巾在阳光下飘扬。这里同样有很多简朴的民居,男人们在做买卖,女人们闲话家常,孩子们在奔跑追逐,自由自在的神牛们在巷子中漫步,小松鼠在屋角上跳过,鸽子在半空中飞翔。
▲城堡的街头上,色彩斑斓富有印度特色的刺绣、衣物和围巾在阳光下飘扬。
建筑总是城市风貌的最直接体现,而在杰伊瑟尔梅尔,满眼沙漠一样颜色的建筑则是地区风格和地理特点的集中体现。
王公的宫廷就在古堡主庭院中,其精美的七层宫殿如今已成为古堡皇宫博物馆。虽然宫殿只是部分对游客开放,也足以窥见其建筑的精妙之处。宫殿外观错落有致,外墙上的精美雕刻,设计精巧的栏杆和窗户,华美细腻的雕梁画栋,无不显示出当年城堡主人的富庶和匠人们高超的工艺水平。
登上宫殿的高处,还能俯瞰这个建筑群和城堡全景——只见黄砂岩所建造的房屋错落有致,不少民居的天台上,游客正舒坦地喝着茶晒太阳;窄窄的街道曲折隐现,不时转过漫步的行人;蜿蜒的城墙历经数百年的风霜依旧默然屹立,一群群灰色的鸽子飞舞着落在城墙上,“咕咕”地打破了下午的宁静。
杰伊瑟尔梅尔的建筑之美,不单体现在古堡内的豪华宫廷,也表现在古堡外精美的哈维利建筑之上。这些哈维利多是在19~20世纪由富有的商人修建,目前仍有不少保持完好。虽然有部分是免费参观的,但最为精致的几家则要收取一定的参观费用。
萨利姆·辛格府邸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家。这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哈维利的主人,曾是杰伊瑟尔梅尔一位声名狼藉的总理。他作风暴烈,手段强硬,最后步了他同样曾任总理的父亲后尘,被王公指令谋杀了。
▲萨利姆·辛格府邸的顶楼,拥有极其精美的顶层建筑,如同盛开在枝头的莲花。
这座底层低矮狭窄的哈维利,拥有极其精美的顶层建筑,顶楼如同盛开在枝头的莲花。这里处处都被覆盖上精美的雕刻,无论是层层叠叠的莲花吊脚,优雅的孔雀拱顶,还是雕刻上各种花鸟图案的壁架,或是样式各自不同的通花围栏,皆为能工巧匠的杰作。而更令人赞叹的是,这样精美的砂岩建筑竟然没有使用水泥和砂浆,仅仅是关键部位用铁箍固定起来。从这座哈维利的顶楼可以远眺壮美的杰伊瑟尔梅尔古堡,直到金色夕阳慢慢沉入城堡的背后,为城堡镀上金色的霞光。
耆那教神庙位于杰伊瑟尔梅尔城堡的西南部,这是城市里最大的一座神庙,在12~16世纪陆续建成,由7座相互连接的殿堂组成。进入神庙参观者,必须脱掉鞋子和身上的皮革制品。赤脚走在黄砂岩建成的神庙里,看阳光洒入明暗分明的大殿,有一种格外的宁静。
▲耆那教神庙的穹顶布满了细致的雕刻。
在神庙里有很多神像的雕刻。除了12座象头神甘尼夏和108座Parasnath(24位伟大的耆那教导师之一)的神像,还可以看到其他许多耆那教导师、小仙女和圣人的雕像。当地精湛的雕刻技艺在神庙中展现无遗,从神像到神塔、梁柱、门框、穹顶,尽是布满细致的雕刻。轻抚过那些历经岁月的温润的岩石,似乎还能感受到几百年来那些教徒虔诚的触摸。
摄影/刘玥
供图/CFP Gaopi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