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江西考古重要发现
前言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中国考古学是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和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经社会变革的催化而萌芽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回望中国考古学的世纪历程,“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今天我们站在考古百年的历史节点,回望百年考古路,是为了开启新征程,江西考古人将谨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让百年考古学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与人民大众共享,努力使考古学这一学科全面走向社会公众,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从而更好地讲述源远流长和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为中华大地注入更为强大的自信心。
江西考古立足赣鄱大地,取得了辉煌成就,谱写了一部全新的江西古代文明发展史。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和栽培稻植硅石;樟树吴城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掘,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旧说;进贤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揭露了中国最早的白酒作坊;高安华林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造纸作坊遗存;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珠山明清御窑遗址的发掘,使世界“瓷都”景德镇瓷业辉煌再现;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等一系列遗址墓葬的发掘,再现了古代江西地域文化丰富的社会图景。手铲释天书,江西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江西考古人手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世纪辉煌/shijihuihuang
20世纪是一个巨变的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进步。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就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评选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樟树吴城遗址和新干商代大墓获此殊荣。
世界级考古洞穴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位于万年县大源镇,是一处罕见的世界级洞穴遗址,年代距今约25000年至9000年。

图一

图二
1962年以来,历经5次考古发掘,尤其是中美农业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为清晰的地点”(严文明语);出土了大量石、骨、蚌、陶质的人工制品以及栽培稻植硅石、动物骨骼等遗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由攫取经济过渡到了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新石器革命”。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江西先民开启了人类手工业文明(陶器发明)和农业文明(稻作农业)的先河。

图三

图四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5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注:
图一 世界第一陶 电镜扫描下的栽培稻植硅石
图二 1964年参加仙人洞发掘人员合影
图三 中方队长严文明教授(左二)在工地指导发掘
图四 中美农业考古队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