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焦作市苏蔺村西经大道陶窑遗址考古发掘
焦作市西经大道项目以南北向穿越焦作市区东部,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南接人民路,经前期文物勘探,在位于苏蔺村西南部发现文物遗迹。为配合该项目建设,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发现文物遗迹进行了清理发掘。发掘过程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之要求进行。
发掘工作历时 12 天。共发掘窑址 1 座,墓葬 1 座,灰坑 1 座。现分述如下:
窑址 1 座,编号 Y1 。口部距地表深约 1 米,坐落在生土上,方向 130 度。由工作间、火门、火膛、窑室、烟道五部分组成。
工作间 位于 Y1 的西部,平面近方形。东西长 1.08 米,南北宽 1~1.3 米。壁面加工较为规整,西部未发现台阶。
火门 位于工作间东部。平面呈方形,宽 0.6 米,高度不详(已坍塌)
火膛 位于火门的东部。呈南窄北宽的喇叭形,南、北壁长 0.9 米,西壁宽 0.6 米,东壁宽 1.46 米。壁面加工规整,南、北两壁自口部向下逐渐外扩,东壁从窑室底部向下斜收,西壁从火门底部向下外扩。底部平整。
窑室 位于火膛的东部。平面形状近圆形,南北长 2.4 米,东西宽 2 米。窑壁陡直,加工规整,底部平整。窑壁烧结面厚约 0.1 米,火烧红土厚约 0.7 米。
烟道 1 个,位于窑室东壁的中部,建造在生土之上。烟道进烟口为方形,长宽 0.4 米。排烟口呈扇形,进深 0.4 米,宽 0.7 米。
窑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质地较松,内含有较多的烧土块。出土有细绳纹陶片、板瓦片等,可辨器型有盆、罐、板瓦等。填土应为窑顶及窑壁坍塌及灰烬混合堆积而成。
砖室墓 1 座,编号 M1 。未发现墓道,墓室平面为梯形,南宽北窄,四壁为小砖砌成,顶部为人字形,墓室里有人骨 1 具。面向上,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墓壁较直,底部为平底。长 2 米,宽 0.36-0.6 米,深 1.3 米,距地表 2.3 米,东壁打破灰坑。
灰坑 1 个,编号 H1 。平面近圆形,口小底大,斜壁较规整,长 2.35 米,宽 1.66 米,深 1.3 米。距地表 2.3 米。灰坑西壁被 M1 打破。灰坑填土为黄褐色,质地较松,内含砖块、陶片、筒瓦片等。
本次发掘的遗迹根据开口层位及器物特征,推断其年代范围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这次发掘为进一步研究本地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
转载自 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