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甘肃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
愈多元愈美丽
文 | 星球研究所
很多人的印象中
甘肃是一个偏远的西部省份
有着大片干旱的土地、漫天的风沙
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
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看
它似乎正在努力向西方延伸
渐渐远离东方腹地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仅用于展示甘肃在中国的位置,不代表我们认同图中的国界)
▼
除此之外
你一定还有一个印象
就是所有关于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
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从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制作出第一碗面算起
兰州牛肉面不过刚刚百年
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经浩如烟海
相比之下
能深入全面解读甘肃的文章则寥寥无几
因为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脉络并深入思考是非常困难的
但不加思考的惯性思维
以及制作不加思考罗列信息的指南却很容易
大众眼中的甘肃
一个偏远荒凉的拉面省
就这样形成了
▼
而在我看来
甘肃是中国最多元最包罗万象的省份
各种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
水火不融的动植物都在这里汇集
各种历史、文化、民族、宗教
也都在这里交汇、冲突、融合
而且愈多元愈美丽
这一切都要从甘肃的形成说起
按照地理分区
甘肃可以分成四个区域
这每一区域的形成
都源自地理与历史共同织就的史诗
公元前1960年前后
周人的先祖不窋(bù zhú)因夏朝朝政混乱
“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他率领周部落避开混乱的中原
来到当时被视为戎狄之地的甘肃庆阳耕织繁衍
甘肃的第1个地理区域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
出场了
(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
这片黄土高原包含了
今天的兰州、定西、庆阳等诸多地方
陇山在它的中部崛起
把这片高原分割成陇东、陇中等更小块的区域
这里虽然也有我们常见的流水冲刷形成的千沟万壑
但其顶部却是广阔的平地
这种独特的地貌又被分别称为
“塬”、“墚”、“峁”
典型的如位于庆阳的
董志塬
虽然水土流失导致它的面积不断缩小
但直到今天依然高达700多平方公里
它因此被称为“天下黄土第一塬”
加上平均厚度超过170米的易耕种黄土
这里很早就成了“沃野弥望”的良田
从空中俯瞰
一块块田地如人的指纹整齐地印在高原的顶部
(摄影师任永华)
▼
又如南方梯田般
蜿蜒连绵、色彩缤纷
(摄影师任永华)
▼
哪怕是一块巴掌大的山头
也可以是一亩良田
(摄影师郭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