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纪要┃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纪要┃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禹贡青年讲座第四期
2021年10月28日,禹贡青年讲座第四期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讲师赵里萌老师,讲座主题为“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讲座也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妙发老师作为评议人。

赵里萌老师
赵老师指出,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市研究的特点是传世文献极其匮乏,荒野型城址极其丰富,这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条件。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近700座城址。在2015年到2019年的春季和冬季,赵老师花了100余天的时间调查城址,采集瓷片、陶片、建筑构件等实物。研究过程中,他还参考了一些文献材料,包括官修正史、地方志、行程录、舆地图等。

王妙发老师
对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研究首先是一种考古学研究。在断代时,赵老师采取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地层学的断代需要“点、线、面”相结合,类型学的断代则选择瓷器作为断代标准,来构建辽金元城址流通瓷器的年代谱系。然后还需要考虑对城址的分布与分期。之后是对规模与平面形态的探索,城址的平面形态可以通过类型学研究,大体分为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多边形和环形六型。在研究结构和布局时,则需要关注城门、城墙、城壕、瓮城、敌台、角台各个方面。
在前述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则可以展开对相关历史地理的研究,重建松嫩平原辽金元的历史地理格局,复原辽与生女真的边界,了解元代城址、遗址的分布,以及辽金元松嫩平原中心城市的转移及交通干道的变迁。赵老师谈到,这些考察可以对以往松嫩平原地区辽金元时期地理格局进行较大修正,譬如将元代肇州新考证为前郭塔虎城。
最后,赵里萌老师对考古学与文献的局限性做了反思:一方面,考古学中残缺的遗物只能趋近完整;另一方面,完整的文本却掩盖了残缺。
赵里萌老师的讲座引发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王妙发教授点评指出,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方法相通。赵老师以瓷器作为断代的“金钥匙”,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这个方法十分巧妙。赵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文明潮汐问题,也十分精彩。
讲座最后是互动环节。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就元代城市人口变迁,城墙与聚落的关系,交通线路如何复原,如何运用方志材料等问题与赵里萌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

讲座结束后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图文|张雨枫
编辑|刘威
初审|王哲
终审|张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