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浅述贵霜佛教金币
《後漢書·西域傳》在談到大月氏國時說,丘就卻自立為王,“國號貴霜”。“自此以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目前,中外史學著作也都採用貴霜這個稱號。但在中國的古代史料中,卻是使用貴霜的故號稱之為“大月氏”。漢文記載的大月氏王是丘就卻。史書上記載,“(大月氏分其國為五部翎候)後百餘歲,貴霜翎候丘就卻攻滅四翎候,自立為王,國號貴霜。”
丘就卻與閻膏珍二人在貴霜的歷史上屬於Kadphises(伽德菲塞斯)王系。當這個王朝 結束時,取而代之的是Kaniska(迦膩色迦)王系。迦膩色迦在時間上與閻膏珍緊密相連,閻膏珍是迦膩色迦的前任。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在這二位王之間 有一短暫的間隔,迦膩色迦並非從閻膏珍直接繼承了貴霜的王位。還有學者認為,迦膩色迦乃是一個小月氏人,因其漢譯王名前有“真檀”二字,真檀即于闐的別名,可見其原居于于闐,與前二代國王不是一個系統。
錢幣上以希臘字母刻寫大夏文Boddo(Buddha)。這種類型的特點之一是佛陀像頭後有兩圈光輪,身後一周橢圓形光暈。英國博物館的錢幣僅有一圈光輪,其它相同。造像右手施無畏印,左手輕握袈裟一角。四分之一斯泰特金幣佛陀站像與斯泰特金幣佛陀站像並無不同,甚至包括希臘字母銘文也一樣,只是重量有所區別。
石函藏币
使用币
真币与高仿币对比图
图片左边为高仿币,大小形象一致,唯黄金成色、重量与四分之一斯泰特相差甚远。
部分资料节选自《中亚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