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拾珍丨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大木结构测量数据解读

摘要: 在前人对万佛殿大木结构实测及所绘制的相关图纸的基础上,清华大学综合运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手工测量对这座重要的早期木结构进行了精细测绘工作。通过现有数据的分析,本文初步推算出古代匠人在万佛殿大木尺寸设计中采用了306毫米的营造尺,进一步分析了大木尺度设计的基本方法,讨论了该建筑的平面丈尺、斗栱、屋架等设计细节问题,并借助木材与 ...


在前人对万佛殿大木结构实测及所绘制的相关图纸的基础上,清华大学综合运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手工测量对这座重要的早期木结构进行了精细测绘工作。通过现有数据的分析,本文初步推算出古代匠人在万佛殿大木尺寸设计中采用了306毫米的营造尺,进一步分析了大木尺度设计的基本方法,讨论了该建筑的平面丈尺、斗栱、屋架等设计细节问题,并借助木材与碳同位素检测对建筑始建年代和遗存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证实。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大木结构测量数据解读

刘畅 刘梦雨 王雪莹

图1 平遥镇国寺总平面示意图及坐标测点位置

  

  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4公里襄垣乡的郝洞村,北纬37度17.119分,东经112度16.261分,海拔高度753米(坐标位置点参见图1)。镇国寺建筑群坐北向南,寺院规模前后两进院落,从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钟鼓二楼、前院东西二组配房、万佛殿及东西侧门、后院东配殿观音殿、西配殿地藏殿、东厢房、西厢房、三佛殿及其东西经、西配院玉皇阁遗址。万佛殿是镇国寺建筑群的主殿,位于院落中央,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歇山顶建筑。根据殿内题记,可知万佛殿肇自北汉天会七年(963年),金代天德三年岁次辛未七月补修,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再次修缮,并将原名京城寺更名为今天的寺名镇国寺。天王殿内的题记则主要是乾隆时代所成,未能全面记录天王殿修缮历史。寺内现存碑刻20通,铸铁古钟一座。参考现存碑文、钟铭和其他古建筑上的题迹,可以判断镇国寺经历了金、明、清历代修葺,亦有碑记提到元代修缮之可能。

  2010年以来,清华大学针对万佛殿和天王殿开展了精细测绘工作,结合手工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实测,尝试开展统计分析,推导大殿原始设计的丈尺规律。

现有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万佛殿建筑史专业研究成果不多,调查中仅发现地方研究力量的一些工作:其一,山西古建筑研究所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调查,而公开资料非常有限;其二,平遥县文物管理所绘制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测绘图,而图中所标注数据存在精度不足的现象,亦未能全面公布。同时,前人关于万佛殿的认识主要反映在木结构研究和殿内彩塑壁画的介绍上,未能形成综合研究。

  

  首先,万佛殿木结构被基本认定为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根据以往的实测,斗栱总高1.74米,斗栱的分布有柱头、补间和转角三种,补间斗栱每间一攒,五铺作,双杪偷心造。柱头斗栱七铺作双杪下昂重栱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为短促的下昂形。铺作出跳1.43米,材高22厘米,宽16厘米,栔高10厘米,相当宋《营造法式》四等材标准。

  

  具体到细节问题,前辈学者更有以下数据统计:

  

表1 万佛殿斗栱用材数据(单位:毫米)

年代

材 契(厘米/份)

相当《营造法式》材等

材广×厚

份值(厘米)

契高

963

22×16/15×10.9

1.47

10/6.8

表2 万佛殿主要建筑构件用材数据(单位:毫米)

檐柱(厘米/份)

平柱高

角柱高

生起

46/31

342/233

347/236

5/3

铺作(厘米/份)

前后撩檐方心长

举高

举高比%

总高

出跳总长

栌斗底至撩檐方背高

143/97

185/126

1363/927

360
/245

53

887
/604

表3 万佛殿铺作出跳数据(单位:毫米)

外檐外跳

外檐里跳

外檐扶壁栱

一跳

二跳

三跳

四跳

一跳

二跳

42/29

31/21

37/25

33/22

42/29

41.5/28

单栱四方

万佛殿的彩画、瓦石作未能得到深入的研究;殿内彩塑被认为是五代遗物,多有图版发表,但未见关于彩塑木骨、泥体、色彩等分项深入探讨。

  

  1988年国务院公布镇国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镇国寺与平遥古城和双林寺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相关专业人士对于平遥镇国寺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先后出版了《平遥县志》(1999年版)、《三晋揽胜——双林寺、镇国寺》(2002年)、《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镇国寺》(2004年)、《中国彩塑精华珍赏丛书——平遥(镇国寺)五代》(2006年)、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平遥县志》(2008年,其中附录介绍镇国寺)。

  

历史文献调研

  令人费解的是,关于镇国寺万佛殿历史文献相对匮乏,地方志中竟然未见记载。所幸现场遗留一些碑刻与建筑题记等珍贵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与现存相关史料对照,可约略对万佛殿之起源、沿革、匠作传承做出梳理,为更为广泛视野下的研究提供背景素材。兹摘要罗列如下。

1.1

地方志

  王炳吉先生在为2008年出版的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平遥县志》撰写的前言中认为平遥编修志书的年代“大概”是:

  

  (1)金代(1115-1234年)首纂《平遥图经》;

  (2)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始修志书;

  (3)明万历初年,以嘉靖志颇多阙略,历四十余年,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杨廷谟主持编修十二卷本《平遥县志》;

  (4)康熙十二年(1673年),陈以恂、梁雉翔纂修《重修平遥县志》二卷;

  (5)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绶有主持编纂《重修平遥县志》八卷;

  (6)光绪八年(1882年),恩端主事,成《平遥县志》十二卷;

  (7)1999年,平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了最新的《平遥县志》,由中华书局发行。

1.2

碑刻

  万佛殿内现存碑刻20通,有的陈列在东西碑亭之中,有的嵌于万佛殿南墙之上,其中关于营造历史的碑刻共有5通,能够提供部分历史信息的碑刻12通。按照时代顺序分别整理其所在位置及其内容如表4,并在其后附其余各碑简要信息。

  

表4 万佛殿现存碑刻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东碑廊

半截碑

一行:可能乎记

二行:圣运昌麒麟降而仁君霸,推兹时端方并

三行:则匪懈于尊贤容众,左辅弼进思尽忠。类八柱以擎天,高明之位定;同五岳以镇地

四行:大六帝握符,缵文继武,序祖爱遵于实录,历代罔列于

五行:幽谷。显列风尘之外,迥异天地之中。识星恢弘,宛为人杰;仪形俊迈,甚越龙驹。才当

六行:仁竦于邹衍。师资之礼既异,生知之学甚殊。耀美文昌,中山之词锋莫敌;杨芳

七行:诸王方将永赖于盘维,岂意返遗于弓剑。哀哀泣血,仰圆盖而恨夺

八行:太古之风,缮甲治兵,待静中原之难。于是兑总泽,访英贤,外委方虎之

九行:禄石辞于内举,遂授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右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十行:王始统领于北军,显陟将坛,恒参相府。王既当典武,仍处极言翊卫则知无不

十一行:□于匡时,敬敷王教。王情深寅亮,道切弼谐。殊勋实挎于前修,令誉弥宣于□

十二行:艺故迁三事之资。焜耀九逵,掩吕虔佩刀之贵;喧哗四海,鄙王剪分阃之荣,志抱于铁

十三行:大夫、检校太傅,进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表周堪谏诤之能;门施行马,重陈骞机

十四行:鱼进户封未酬《湛露》之私,遽负《蓼莪》之痛,即以睿宗皇帝宫

十五行:景宗而践祚。克佐成王之运,善逾康叔之能。寻于天会十二祀,加检校太尉

十六行:勋,奈旷守文之位,乃扶今圣,克绍宝图,举国维以复张

十七行:都检点兼归义府都督,旌其能也。王以帝室深严夙夜之警,巡罔迨下

十八行:校太尉、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剪桐分宝,用光伯叔之荣;建社苜茅,回表藩

十九行:之□□享年二十有二


郝同村镇国寺重建东廊碑记


盖尝闻之为善最乐,福缘善庆,以是知修建禅林乃神器大典而功德无量者也。余乡镇国寺建自有汉,乃奉皇帝相公以及文武寮采,央工起建,为吾郡名胜,而东殿设像大士阿罗,当年殿宇辉然耸峙,宝象森严,延之奕禩,年深日久,风侵雨蚀,颓然圮坏,而纠首住持重新修建,按地亩摊凑布施七十余金,住持募化布施九十余金,不逾年而殿宇辉煌,宝象如故。工成之后,首事诸人向余征文,勒石以垂久远。余不禁踊跃而叹曰:修寺建塔,诚盛举也,乌可淹没不彰?于是斋戒虔兢,约略类词,将诸善士姓名刻勒碑记,以流芳后世云。
口上总理纠首郝之才;众纠首:田生文、郝秀功、郝宗圣、郝秀玉;京城经理纠首:孔奇宪、郝富盛、吴天富、米惟成、杨俊才、郝之珍、吴天明、裴亮明、阎清、杨俊福、郝之禹、裴吉仁、宋国成、梁定文、郝之先、孔清圣;
本村经理纠首:郝文强、武尔金、田生颖、郝世显、郝世奇、米惟一、郝志唐、郝世贤、高进宝、郝之宁、郝世典、郝世卿、田稷、米瑞、郝之正、郝世禄、郝世荣、郝世美、郝光宗、郝应奇、裴吉太、杨俊奇、白大功、郝世珍、韩建成、白奇章、裴吉宝、郝之显、梁定库、裴毓秀、阎重、吴德祥、裴尔仓、裴良宰
东半村住持僧人:法荣
门徒:悟成、悟明
徒孙:真好、真行、真泰
重孙:常锦
庠生郝世明谨撰 郝世美书

大清乾隆十七年岁在壬申阳月谷旦立

西碑廊

重修西廊房碑记

尝闻《太极图》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以是知有阳则有阴,有阴则有阳,阴阳之礼,自古昭然。本乡镇国寺西廊房地藏、阎君皆幽冥之王、地府之尊,彰善瘅恶,报应至灵,当年殿宇辉煌,金身彩焕,固为一乡之望,逮至奕禩,年深日久,未免风雨侵坏。本乡纠首住持目击心伤,内外募化,重新修建,不数日而焕然维新,灿然改观。此非一力之可成,实赖众善之乐供。目今功已告竣,理宜勒石著名,同受景福,谨将信士姓名、布施开列于碑,以垂不朽云。

郝世美谨撰书

本寺住持:曾祖师如祥,师祖智仁,师庆虎,己身祥财、祥银、祥宝,门徒普福、普然、普吉、普禄,孙原来。
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菊月吉旦

郝同村补修古寺记


始事匪难,终事惟难;乐成菲难,图终惟难。《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盖图终若是之难也乎?
郝同村古寺创始于北汉,重修于前明中,惟中殿为鲁灵光,而前之山门、后之佛阁、左右之东西廊皆后人续而成之者。
然庙故多隙地而屋宇寥寥,殊非所以崇庙貌、壮观瞻也。丙辰之岁,乡之人始议补修,乃建舞榭一于山门之外,经堂一于佛阁之西,工犹未已也,会执事人有卒者,所得中外布施暨财力出入帐薄多致散失,以故不获,建石书名,补修之,事遂寝。既而乡之人相与议,谓事有始而不有成,非计也;有与开其先而无与继其后,非功也。今日之事其不可以不终,乃计产出资,于佛阁之东更建经堂,以配其西;而以其财力之余,度庙中隙地而皆属之,计东西共得屋凡六间,而后功既多于前人而补修之事始告竣矣。独是郝同仅弹丸地,又无富家巨族,力能独任丙辰之役,犹或求助于异地,自是以后,力役迭兴,凡一木一石,无不取给于本乡者而力不竭而财不匮,数年之间成此盛举,则是乡人乐善之诚与执事者用心之苦不亦深可嘉哉?余自少读书其地,今岁复过之,见其廊宇修整,光景一新,乡之父老有识余者,为余述其巅末,而乞余为记。余既喜斯寺之改观,而因以知是乡之人为可与始事也,能终事也;为可与乐成也,善图终也。略述其概,以告后人之继起者。

庚午科解元大陵苏捷卿眉仙氏沐手谨撰
大清嘉庆十八年岁次癸酉十月十六日

万佛殿南壁

咏双龙槐(略)

癸酉拔贡古梗阳季真岳峤题

龙槐行(略)

郡痒生卧楼郝元龙题

龙槐赞(略)

七言绝(略)

七言律(略)

邑庠生大有田逢年题

阖村董事人公立

大清嘉庆岁次癸酉梅月刊


镇国寺龙槐记

古陶树木之奇有二,曰柏仙,曰龙槐。胡村柏仙观,载诸邑乘。而龙槐在郝同,虽本邑人士,罕有知者,良可惜也。丙寅冬,余自闽归来,诣郝二年伯瑞府翁,话及其事,瑞府翁慨然曰:槐之托根于兹寺久矣,槐之阅历,夫游人骚客亦不知凡几矣。竟无只字表扬,与兹槐生色亦一憾事。君其援笔以纪之可乎?余负诺责久,至已巳夏,乃迟迟有以应命焉。夫树之参霄翳日,指雾披云者,如龙门之桐,泰岳之松,大都以耸直为胜,而是槐独以盘曲为胜。槐在寺中大殿前,东西两株对植,高不过寻丈,其枝委地,与其身等。根之诘曲而蟠踞于地上者,亦与其身等。仰而望之,一枝百折,互相纠结,如循环之无端,如檐牙之斗角。老干虬纹,霜皮石裂,此则槐之大概也。若夫鼠耳齐圆,金花并发,披枝而内视,碧叶四垂囷囷焉。似蟠龙之奋,苍髯绕荫,而外观密条双绾,森森然似卧龙之蜷翠鬣。每当轻镎У剑?鹅?ǚ桑?嬗腥绻攀??椒缍?绷?枵咭印V寥羟锒??荩??┙磺郑?嶂?肚??⒅ψι欤?悦ф榈??四吣?啊R乖氯缢??鹩潮淬谥??琢?S挚山萌话嗡滓病N嵛呕蔽?樾侵???么肆交保??愠屏兴拗?闪椋?魑奶持?鸦耙印6?说匾焱ㄡ椋?砹谄?溃?豢舜?ビ诖蠓街??俊S氚鼗?ハ嗷杂常?刮嶂??焙拚咭病H换敝?辛剑?蛴秩粲穆孪喟椋??倌昀矗?嗥牟患牛?狗羌募U修校?肜像墓彩?肯ρ伞V?辉绺?陂苑蛑?郑?质胛?只て渲Ω桑?粤钇滟妊觯?两穸?镁哟怂轮性铡J冀ㄓ诒焙禾旎崞吣辏?彼翁?娼?∪?暌病V匦抻诮鹛斓氯?辏?彼胃咦谏苄硕??荒暌病O啻?写怂录从写嘶保?前税兮拍晡镆病N峤裰局??翘卣昧?敝???忠约?逯谌酥?霉牛?胁焕⒀湃松钪抡哐桑?俏?恰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