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余音绕梁2400年,谁是随州曾侯乙?

摘要: 万众瞩目的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简称“新馆”)即将开放,随着热度上升,曾侯乙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那么谁是曾侯乙?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xingqiuyanjiusuo)这是一个不见于史册记载的名字1977年湖北随州(当时为随县)一单位扩建厂房偶然让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墓葬重现人间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反复铭刻着一个人的名字“曾侯乙” (曾 ...

万众瞩目的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简称“新馆”)即将开放,随着热度上升,曾侯乙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那么谁是曾侯乙?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xingqiuyanjiusuo)

这是一个
不见于史册记载的名字

1977年
湖北随州(当时为随县)一单位扩建厂房
偶然让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墓葬重现人间
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
反复铭刻着一个人的名字
“曾侯乙”

(曾侯乙镈钟铭文,图片来源@随州市博物馆,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曾侯乙?
谁是曾侯乙?
学者们遍查史籍却一无所获

可就是这样一座“无名之辈”的墓葬
却出土了各种器物和竹简达15404件
仅青铜器就达6239件
其种类之丰富、工艺之精良
令人叹为观止
(铜尊,为青铜尊盘一部分,出土于随州擂鼓墩1号墓、即曾侯乙墓,图片来源@随州市博物馆,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尤其是雄踞于古墓中央的一套大型编钟
更是震惊世人
它由65件乐钟组成、总重高达4.4吨
是迄今发现的
规模最大、音律最全、保存最好的编钟


(请横屏观看,曾侯乙编钟,摄影师@苏李欢,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这些宝物究竟从何而来?
这座古墓又埋藏着多少秘密?

从1978年到现在

历经四十多年的研究

“曾侯乙”的身份终于愈发清晰

我们也终于可以系统讲述他的故事

还原一场音乐盛宴

追溯一段兴衰浮沉

01

乱世之君

曾侯乙墓所在的湖北省随州市
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地带

(随州地形及位置示意,制图@泰山/星球研究所)

东北依桐柏山
层峦叠翠


(田王寨景区,位于桐柏山第二高峰固城山上,摄影师@黄江)

西南靠大洪山
诸峰竞秀


(请横屏观看,鸟瞰大洪山上的大慈恩寺金顶,图片来源@随州文旅)

两山平行相望
孕育无数溪流


(三潭飞瀑,位于随州广水,图片来源@随州文旅)

溪流汇聚为穿境而过的(yún)
南注长江


(涢水与其支流㵐jué水交汇于随州城区;图中左下为㵐水,右下至上为涢水,摄影师@石耀臣)

河流的冲积
使这里形成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原
向南可顺涢水而下,直达江汉平原腹地
向北可经襄阳连接中原
被称为随枣走廊


(随枣走廊区位示意,制图@泰山/星球研究所)

河山之利、区位之便
使得随州很早就成为
华夏先民的生存据点
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遍布随州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随州是传说中炎帝神农的出生地,摄影师@石耀臣)


到了商周时期
这里更成为一条重要的青铜走廊

庞大的青铜器需求
推动着中原王朝向外扩张
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的铜锡铅等矿料
沿着长江和涢水,经随枣走廊北上
人称“金道锡行”


(“金道锡行”语出春秋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意为“运输铜和锡的通道”,随枣走廊为其中一条;图为“金道锡行”部分路线示意,制图@泰山/星球研究所)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