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胡风:盛世大唐的独特亮色
来自: 博物馆丨看展览 |
发布时间:2021-12-13 16:28 |
查看: 588 | 发布者: 文心雕龙 |
摘要: 在中国封建史上,再也找不到一个朝代能如唐朝一般,以空前绝后的开放性,迎来流芳后世的强盛与繁华。在今世,它是海外“唐人街”不灭的华灯;在彼时,它是来自五湖四海,齐聚在神州大地上的“胡”。唐朝人将来自波斯、天竺、大食、罗马等众多地区的人和物都冠以“胡”字,几乎每一种“胡”,都在大唐留下了自己的印象与记忆,因为彼时“慕胡俗、施胡妆、着 ...

在中国封建史上,再也找不到一个朝代能如唐朝一般,以空前绝后的开放性,迎来流芳后世的强盛与繁华。在今世,它是海外“唐人街”不灭的华灯;在彼时,它是来自五湖四海,齐聚在神州大地上的“胡”。唐朝人将来自波斯、天竺、大食、罗马等众多地区的人和物都冠以“胡”字,几乎每一种“胡”,都在大唐留下了自己的印象与记忆,因为彼时“慕胡俗、施胡妆、着胡服、用胡器、进胡食、好胡乐、喜胡舞、迷胡戏,胡风流行朝野,弥漫天下”。“胡”是大唐盛世令人无法忽视的亮色,也因为浓浓胡风,大唐盛世更显独一无二。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时,为了庆贺这来之不易的升官,他亲手做了一些胡麻饼,并派快马寄送给当时在万州刺史任上的好友杨敬之:“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不仅要让杨敬之解馋,还要让他好好品评,看看是否能比得上长安辅兴坊的手艺。原本被取笑“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的白居易,如今也是个“老长安”了,若不是认真钻研了这手做胡麻饼的本事,又怎么敢“王婆卖瓜”,要与长安名店相提并论呢?(唐) 饺子、点心及食具 ,国家博物馆藏 拍摄者:@动脉影 这也正说明了,胡饼在唐朝长安人心中的地位——既是坊间巷里的亲民美食,也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后来比白居易官职更高的唐朝宰相刘晏,曾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被街边刚出炉的胡饼深深吸引,直接就叫近侍去买了几个过来,又热又香的胡饼一扫清晨的寒意,便是一朝宰相也忍不住形象全无地用袖子包起胡饼就吃,吃得满袖油光,一脸饼渣,还带着一身油饼香气去上朝,跟边上的同事大赞胡饼“美不可言”。(唐) 九瓣花式糕点,新疆博物馆藏 拍摄者:@动脉影 据疏勒国僧人慧琳的《一切经音义》记载称:“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元无正体,未知孰是。胡食者即饆饠、烧饼、胡饼、搭纳等是。”风靡唐朝的胡饼做法花样不少,街边小店的胡饼充其量也只是平价美食,豪门所做胡饼可就要奢侈得多:“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基本等同于一个巨大的羊肉馅饼,在宴会上可以分而食之,便是如今羊肉也非廉价美食,如此手笔就可显唐人家产之丰厚。再到宫廷之中,同样喜爱胡饼的唐玄宗在享用胡饼时,最喜欢的配菜是“羊臂臑”,也就是经过精心炙烤的羊前腿,这就又比宫外的富户豪门更讲究。一日,还是太子的李亨陪唐玄宗用餐,御厨呈上的正是胡饼与烤羊腿,李亨用小刀割下羊肉,优质羊肉流出的油脂浸满了刀和手,李亨就用边上的胡饼把油吸尽,并将这样的胡饼全部吃光。唐玄宗见状,特地夸赞了李亨身为太子,却知珍惜粮食的品行。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九五之尊的荣光也转瞬成了出逃避难的狼狈,途中日夜兼程、车马劳顿,唐玄宗直到晌午还没能吃上饭,于是宠臣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总算让落难皇帝吃了顿饱饭。然而后来杨贵妃与杨国忠死于马嵬兵变,太子李亨先斩后奏地坐上了帝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不知日后唐玄宗若再吃起胡饼,当是什么心情?唐代,西域各国的众多胡人流寓长安,尤其以经商为业的胡人多聚于长安西市。这在众多笔记与传奇中皆可见,像是“明日午时,候子于西市波斯郊”“及岁余,西市店忽有胡客来”等等。在唐人的印象里,胡商善于敛财,有着非同寻常的眼力:“西市胡人贵蚌珠而贱蛇珠,蛇珠者蛇所吐尔,唯胡人辨之。”所以他们自然不可能错过酒这一巨大的商机。唐代几乎是各个阶层的人都爱饮酒,盛唐的酒更是促成了众多诗人与名作,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李白:“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在长安西市以及春明门到曲江的道路两旁,胡商们经营的酒肆鳞次栉比,为了具备竞争力,他们精明地推出了两样招牌——美酒与胡姬。(明)唐寅《临李伯时饮中八仙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高昌的葡萄酒,波斯的“三勒浆”与“龙膏酒”,都让前来买醉的唐朝人赞不绝口,流连在胡人的酒肆里难以自拔。所谓来自波斯的“三勒浆”,指的是用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三种果实以波斯独特技法酿出的美酒,至于葡萄酒那就更好懂了,罗马、大食、回鹘等国都以精于栽种葡萄和好饮葡萄酒而闻名。域外美酒的魅力既让唐人倾倒,自然唐人也会想到要仿制生产,最好是不依赖胡商也能尽享。贞观年间,突厥叶护可汗向唐太宗进献了一种紫色葡萄,因其浑长的形状,其名为“马乳葡萄”。(明)周之冕《葡萄松鼠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贞观十四年,唐朝攻灭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即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位于太原的葡萄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向朝廷进贡大量优质的鲜酿葡萄酒,诗人刘禹锡有幸得尝,以一首《葡萄歌》大加赞扬:“……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杨贵妃“持颇黎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意甚厚”,唐玄宗对她宠爱之极,非但不怪罪她酒后无法行礼,反而极爱她的醉颜残妆之美,于是唐代女子也纷纷用胭脂涂红双颊,仿作酒醉之貌。不过如果是想要原汁原味的美味,那自然还得去胡商的酒肆才能痛饮。更精明的胡商会把酒肆开在城门口,方便送别的亲友以酒饯行。而宾客一旦进入这样的酒肆,前来迎接的往往是娇俏妩媚的胡姬。被李贺描述为“鬈发胡儿眼睛绿”的胡姬们,捧来盛满美酒的胡瓶,异域风情十足的容貌一下就激起了广泛的好奇心,而她们劝酒时往往必不可少的节目便是乐舞。“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已无时。”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