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常熟虞山南麓古墓

摘要: 常熟市虞山南麓古墓葬,发现汉、唐、宋、明、清等时期墓葬,时代跨度大,而且墓葬形制多样,大小不一,说明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葬俗观念有所转移和演变。墓主有监察御史家族成员和知县等中下级官吏,亦有普通百姓等,出土文物五百余件(组),为综合研究虞山周边墓葬形制演变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在2019年位于常熟虞山南路的一户农宅在翻建基 ...


常熟市虞山南麓古墓葬发现汉、唐、宋、明、清等时期墓葬,时代跨度大,而且墓葬形制多样,大小不一,说明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葬俗观念有所转移和演变。

墓主有监察御史家族成员和知县等中下级官吏,亦有普通百姓等,出土文物五百余件(组),为综合研究虞山周边墓葬形制演变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在2019年位于常熟虞山南路的一户农宅在翻建基础施工,也就是开挖地基的时候,竟然发现了7座明清时期的古墓,发现古墓的地方名为狄家祠堂,而此地附近也一向是常熟名人墓葬比较集中的区域,翁同龢、王世谷、柳如是、钱谦益、瞿景淳等常熟名人都归葬于周边区域,所以这也是常熟古墓葬的一个重要保护区。因为该区域地处向阳坡地,想来就是风水说中的吉壤宝地啊

常熟是国务院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而虞山脚下

也向来是历代名人归葬之地

据常熟大事报道:

考古人员在发掘和清理后认为

这是一处罕见的、密集的古墓葬群

100多平方米的墓坑中

共发掘出以明、清时期为主的7座古墓葬

其中一座青砖石盖板墓保存较好

通过墓葬的形制和青砖的尺寸

考古人员初步判定

这座墓葬应该是一座明代时期的墓葬。

这两年开始,大量农宅开始翻建

不仅仅是这次发现的7座古墓

其实从当年9月底开始

考古人员已经先后四次

在民宅翻建过程中发现了古墓葬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

就倡导“薄葬”

目前已经发掘的明代藩王墓

也都体现了明墓中陪葬器物较少的特点

藩王尚且如此,平民墓葬就更如此了

近年来,常熟各地也陆续

发现了不少古墓葬

比如,2017年赵市中学施工时

就在校园里发现了一座古墓葬

2017年赵市中学翻建前教学楼、地面重排水管等施工,7月17日,就是在校内道路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发现了一座明朝古墓。

不过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的这座古墓——可不是你从《盗墓笔记》里看来的古墓那么玄乎,从图片上也能看到,这座墓是一个夫妻双穴石盖板砖石墓,是夫妻合葬的古墓——夫妻各用一个墓室,距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古墓中有没有发现宝贝呢?据报道,苏州考古所和常熟博物馆对赵市中学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陶罐两只同时从墓室中还发现锭棺砖。

▲锭棺砖

锭棺砖,本称垫棺砖,其作用是垫棺所用,垫在棺的下面,一般成对出现。明代一般烧制成银锭的形状;所以又称锭棺砖。

▲两穴之间有孔

在东、西两座墓穴之间还发现一个方形孔道,孔道就像个连通器,把两座墓穴结合在一起。两个墓穴之间采用孔道“连通”的葬制习俗,早在汉代时就已经发现有此类现象,古人认为那是灵魂的通道。在夫妻合葬墓中设置这个孔道,应该是希望夫妻在死后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让灵魂相通,说明这对夫妻生前感情非常好,因此一般只有夫妻墓穴之间才会有。

▲清理后的墓穴

2017年9月,同样是在常熟虞山南路上,在环山健身步道施工时也发现了一座古墓可以看出,这座墓和赵市中学发现的古墓一样,同样是一个夫妻双穴石盖板砖石墓,两个墓室间也有孔相连,墓中也出土了陶罐,应该也是明代的平民墓。

2017年1月3日,新年开工第一天,在常熟季家山的市政工地上,同样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中不仅出土了墓志铭,而且还发现了一支金簪,考古队员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确认这是一座明代早期古墓,墓主人是一名叫陆妙清的女性,卒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十一月,终年84岁,她丈夫名叫张伯淳。陆妙清去世时儿孙满堂。

墓室上方用两块青石盖板

切割整齐,工艺较好

并且也没有被盗迹象

发掘中,墓室的青砖逐渐呈现

墓室中堆积了大量烂泥

据围观群众称

这里本是一户民宅

因市政施工才发现了石碑

施工工人介绍

挖机挖到一块石头,又看见一个洞

就连忙向施工方报告

在烂泥清理中

还不断有腐烂的漆木器残迹出现

但由于腐烂严重

已经失去了文物价值

最终在一堆烂泥中

一枚金色发簪出土

简单擦拭后,金光闪闪

发簪的头部还有精美的花纹纹饰

虽然历经近600年岁月洗礼

顶部的宝相花花瓣上纤细的小线条

依然刻画得栩栩如生

上面发现的都是平民墓,但是2017年初在张桥发现的一座古墓,规制就要大很多了,不仅发现了石像生和石马,还有神道和墓园,据说至少是个二品大员,不过这个神秘大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个谜。

看看整个墓葬形制

的确和发现的平民墓不可同日而语

综合讯息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