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这座汉唐风沙中遗落的王城,藏着多少“五凉”秘密?
▲骆驼城遗址
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在江南建立,北方则为混战割据的十六国时代。在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凉”,是因为东汉至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属于凉州刺史部。
“五凉”治下的河西地区,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独具一格、史不绝书、上承建安、下启隋唐的“五凉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奔流新闻记者去往张掖市高台县的骆驼城遗址,寻找一座汉唐风沙磨砺中遗落的北凉王城,那里会隐藏“五凉文化”怎样的线索?
高台县骆驼城遗址是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
从高台县城出发,去往城西22公里处骆驼城镇西滩村。十几分钟的车程后,一条笔直的乡间柏油大路指向一座黄土夯筑的大城。
城虽已残,但气度犹在。远远地看,它像一道游弋的龙蛇让冬日寥寂的荒原多了一份生动之气。置身于骆驼城眺望四周,强烈地感受到了古城那凛然不可侵犯的雄伟气势。往西,地理上一一陈列着酒泉、嘉峪关、阳关,汉唐时西北的险关要隘遥遥相望;向北,皑皑祁连雪峰形如一道天然屏障;向南,合黎山峻岭高耸,恰如又一道屏障;向东,一马平川的河西走廊平畴沃野,如诗如画……骆驼城恰如嵌在河西走廊咽喉的一把锁,扼守其间,固若金汤。
骆驼城分南北双城,整体轮廓清晰、结构完整,两城现存墙垣总长1933米。按照专家们的测算,骆驼城的南城面积近24万平方米,而北城近7000平方米,这样广大的面积,只能从航拍照片上才能看到它的全貌,几个小时的探访,大体只能属于是走马观“城”。
现存的遗迹基本上就是城墙、马面、瓮城、腰墩、角墩、古井和夯土台基了。在南城北城之间有一道腰墙,长度四百多米,高在七八米之间。腰墙东西两端各有一个腰墩。古城四周都有角墩,南城东西两座有夯土台与城墙相连,北城东西两座则完全与城池分离。在南城,现在还可分辨出当时曾设有三座城门,其中东西相对,都设有瓮城。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北凉石塔
谁又能想到,脚下荒凉岑寂的遗址曾是昔日北凉的都城所在地。
明代诗人沈青崖追慕汉唐时的骆驼城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风景绘屯庄。
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
紫燕衔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
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行兵寄羽觞。
这首七言绝句描摹了骆驼城往昔的繁华盛景——楼台亭榭,水清树茂、阡陌纵横,宛若盛世之江南都市。
奈何,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晨光中的骆驼城
说北凉,就要捋一捋河西地区“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史——在短短百余年间,真可谓是“城头变换大王旗”。
公元301年,安定郡乌氏县人(今平凉市)张轨被西晋政府任命为凉州刺史,他家在西晋世代为官,是名门望族。张轨虽未称孤道寡,但他却是凉州的实际统治者,拉开了五凉历史的序幕。前凉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同时向东晋和前秦表示臣服,但公元376年前,前秦的苻坚还是灭了它;
公元386年,建立后凉的前秦大将吕光,却是被迫上位。吕光奉苻坚将领去征服西域,在回途中,前秦却因淝水之战失败瓦解。不得已,吕光率军进入姑臧(武威市),建立后凉政权,公元401年被后秦所灭。
后凉政权里,分裂出北凉和南凉,北凉政权由段业建立,南凉政权则由鲜卑族秃发氏建立。
不久,北凉政权继续裂变,又分出一个由李暠建立的西凉政权。李暠担任北凉的敦煌太守,李暠背后有当地强大的豪族势力支持,北凉政权不得不默认他超然的地位。后来,李暠以敦煌为都城建立西凉,西凉于公元421年被北凉政权所灭。
南凉政权和北凉政权相继在公元414年、439年分别被西秦乞伏氏和北魏拓跋氏所灭。至此,100余年的五凉历史落下帷幕。
▲北凉疆域示意图
北凉的建立者段业完全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吕光在姑臧自称凉州牧,建立后凉政权时,派段业担任建康(治所即今骆驼城遗址)太守。公元397年,段业被沮渠男成、沮渠蒙逊等人推举为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建立北凉。
沮渠蒙逊虽然亲手把段业捧上了王位,但他心里时刻所想的是再把段业从那个位置上拉下来。
作为“五凉”政权里最杰出人物的沮渠蒙逊,他才智出众有雄才大略,却又为人滑稽,而且善于权变,常以游猎饮酒,掩饰自己的才能。
沮渠蒙逊想到除掉段业的计谋,相当的阴险和毒辣。他要以自家堂兄沮渠男成为铒,吸引段业出击,他再顺势一举除掉两个对手。
公元401年5月,沮渠蒙逊突然向段业提出到偏僻的安西去做太守,段业一听这个凶神要走,喜出望外,自然是满口答应,浑然不知已经落入沮渠蒙逊的算计之中。
到了赴任时,沮渠蒙逊假装找沮渠男成告别,并约定一起去祭祖。然后他偷偷差人向段业告密,说沮渠男成是以祭祖为名,图谋叛乱。段业本来也想除掉沮渠男成,于是在男成前往祭祖的路上,埋伏重兵,将其击杀。
▲骆驼城出土的木马
当沮渠男成的死讯传来时,沮渠蒙逊召集所有的部众,假装泣不成声,痛数段业残杀忠良,昏庸无道,手下将士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为男成报仇,并且拥戴沮渠蒙逊为首领,起兵讨伐“无道之君”段业。
很快,沮渠蒙逊就聚集上万军队,并且得到了北凉其他各部族的响应。被沮渠蒙逊算计的段业众叛亲离,很快就成了沮渠蒙逊的俘虏,尽管他百般哀求,还是没有逃脱惨死的下场。
段业本人在凉州没有根基和人脉,在以豪族、声望、部曲称雄的十六国时期,段业型的人物其实是相当“羸弱”的一种政治存在,完完全全就是无本之木。
段业的仕途,主要担任文职工作且从未参与枢密之事,担当郡守仅仅一年便被人拥立,面对沮渠蒙逊这样的枭雄,内心应该是惶惶不安的。
同时期的凉州大族宋繇评价段业:“段王无远略,终必无成。”
宋代的司马光认为“业,儒素长者,无他权略,威禁不行,群下擅命,尤信卜筮、巫觋,故至于败。”
从记室到参军,而后到著作郎、尚书、最后到担任郡守,这已是段业能力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