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知识帖 | 常见佛教经变画识别指南

摘要: 本文经公众号:艺旅文化授权发布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闭幕。这些天,除了冰雪健儿们在运动场上的表现之外,开幕式与闭幕式的创意、比赛场馆的环境,乃至吉祥物冰墩墩,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图源水印)作为中国的一大盛事,敦煌元素又怎么会缺席?就像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内场馆——“冰丝带”,它的设计灵感便有一部分来自于敦 ...

本文经公众号:艺旅文化授权发布


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闭幕。这些天,除了冰雪健儿们在运动场上的表现之外,开幕式与闭幕式的创意、比赛场馆的环境,乃至吉祥物冰墩墩,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图源水印)

作为中国的一大盛事,敦煌元素又怎么会缺席?就像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内场馆——“冰丝带”,它的设计灵感便有一部分来自于敦煌壁画——“飞天”。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图源/澎湃新闻


飞天 莫高窟301窟 隋代

不过,作为震惊世界的艺术宝库,说起敦煌壁画的“故事素材”,可远远不止飞天。今日话题——经变画!

01

什么是经变?

经变,又叫做变、变相。是一种将佛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它与唐朝的变文类似,都是供一般群众理解和欣赏佛经的通俗化表现形式

榆林窟3窟 普贤经变 西夏

不过,变文是将深奥的佛经内容以通俗浅显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而经变几乎是绘画类型的专属一般以纸、绢和墙壁作为主要的载体。

但受限于漫长的时间,我们所知道的经变画,大部分都是壁画

榆林窟3窟 文殊经变 西夏

不可否认的是,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文字,一直是佛教教义得以传承的重要形式。但不客气地说,在佛教流传的初期,中国的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根本看不懂佛经。

再加上佛教的经文都是由梵文翻译而来,如果没有高僧讲解,更加难以看懂。因此,为了传播教义,佛教徒们可是挠破了头。

梵文贝叶经 公元11-12世纪 西藏博物馆藏(图自中新网,摄影:李林)

于是,为了让更多的善男信女信奉神佛,佛教徒们不得不转用更加容易被普通民众理解的方式传教。从翻译佛经到讲经说法,再到建立寺庙、雕琢石窟造像,都是为了更加浅显地宣扬出佛陀的伟大。

莫高窟第45窟西壁龛内北侧 左胁侍菩萨 盛唐(图自刘永增《解读敦煌 敦煌彩塑》)

而经变,正是这一思想下的产物。佛教徒们用大师级的绘画技巧,把纯文字的佛经转化成无与伦比的图典,让不言而喻的禅理转化为直观而强烈的视觉震撼。

不过,虽然经变也是用绘画的形式阐述,它与我们写过的佛教故事画还是有所区别的。

张骞出使西域图 根据真实事件绘制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

那些常见的佛教故事,往往是以结合佛陀的“亲身”经历或者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虽然也是为了彰显佛陀的法力高深,从而吸引信徒,不过,大部分都是更加偏向于对佛陀形象的刻画,重点不在于阐述佛教的义理。

而经变画,则是以佛教义理为主,基本上专指将某一部佛经的几个品、或几部相关佛经组成的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它既刻画佛教经文结合更深的故事情节,也有根据佛经描述绘制而成的净土景象。

榆林窟3窟 东壁南侧 千手观音经变 西夏

莫高窟220窟 东方药师经变 初唐

总体说来,佛教经变的范围更加广泛,是佛教壁画里不可或缺的一类素材来源。


02

经变画发展极简史

目前可考的,具有最早记载的经变,是源自东晋时的《法显传》(又名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