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虎年寻虎莫高窟
自古以来,老虎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素有“百兽之王”的美誉。的确,老虎体态雄伟,毛色斑斓,四肢强健而勇猛威武,集完美的形、色、神、力于一体。
敦煌石窟内容包罗万象,动物图像丰富,其中自然少不了老虎的身影。虎年来临,让我们一起寻找敦煌石窟里的虎吧!
伴僧前行的虎

这幅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携虎行脚僧》,笔触细腻,颜色淡雅,是“行脚僧”绘画中的精品之作。画面的主体形象是一位行走的僧人,他高鼻深目,满脸虬髯,身背经笈,手拿念珠。僧人身旁随行一只老虎,虎目圆睁,阔步向前,威风凛凛。
画师将行脚僧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同样赋予在他身侧的老虎身上。在漫长的旅途中,一人一虎结伴而行,所有的孤寂和艰险,最终化为内心的清明。新的一年,愿您在人生的道路上心怀敬畏,勇敢前行。
山林中的猛虎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披绘有一幅山林射猎图:一只猛虎越山跃谷,怒目圆睁,张口吐气,以迅雷之势扑向骑马的猎人,而猎人勒马回身,拉弓引箭,身手敏捷。画师用极为简练、流畅而潇洒的笔墨,准确地捕捉到了猎人与猛虎对峙时的紧张瞬间。
本生故事画里的虎

佛本生故事,记录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的种种善行事迹。萨埵太子本生,讲述了佛前世作为萨埵太子时,以己身救助母虎和幼虎的故事。故事借助了极端情境,宣扬慈悲与奉献的核心情怀。
莫高窟第301窟窟顶南披与东披,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出了《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故事,其中南披一处画面颇为感人。画面中母虎端坐回首,目含深情,注视着周围的七只虎崽,它们有的撅着小屁股趴地,有的盯着抬起的小爪子出神,有的挥动四脚作撒娇状,有的东看看西闻闻……憨态可掬。画师将这一极富人间温情的陪伴刻画为壁上的永恒美好,为敦煌壁画增添了一抹家的温馨。
有家的温暖怀抱,可尽情释放旧年的疲惫,在新一年里勇气满满出发。愿您在新的一年里,能拥抱身旁的温暖,也笃定脚下的路途。
振翼腾飞的白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被称为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四象之中,白虎是西方之神。《事物异名录·仙道部》云:“西方之神,系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组成虎像,位于西方,色白,故称白虎”。

莫高窟第431窟窟顶平棋内,绘有一身白虎,是虎以四方神灵之一的身份首次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画面中白虎、青龙、朱雀等形象与周围的植物纹样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丰富壁画内容的同时,兼有装饰效果,体现出画师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处理技巧。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南披,也绘有一身白虎。它张口乍舌,昂首振翼,奔腾于空,和朱雀、玄武、青龙一起,在洞窟中奔腾跳跃,守护四方。新的一年,祝您在事业上如虎添翼,振翼腾飞。
韬晦待时的虎

伺机而动的虎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
此窟主室南壁也绘有一只虎,目视前方,眼神坚定而刚毅;缓步潜行,神态镇定而沉稳。

这两只虎一反常态,与人们熟知的呼啸张扬截然不同,表现的是一种掩藏锋芒、退守待时的形象。绘画风格比较写意、粗放,却成功地刻画出了老虎的动态和神情。
时机未到之前,迂回和等待可能是靠近目标的最佳选择。虎年来到,愿您拥有等待时机的耐心和面对一切的勇气,积蓄能量,相时而动。
莫高窟最萌的虎头
虎头 莫高窟第95窟 元
从考古学资料来看,人类对“虎”的崇拜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许多部落会把虎视作祖先、图腾或保护神。汉代以来,民间盛行“画虎于门”的习俗,以虎为门神来镇守宅邸,驱灾辟邪,莫高窟第95窟的虎头也应有此意。
虎年伊始,万物复苏。愿莫高窟的这些老虎们,将希望、幸福和快乐带给大家。
值此元宵佳节,祝大家身体健康,生龙活虎;工作顺利,如虎添翼。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虎虎生威。
文:王芳芳、杨赓
学术支持:郭俊叶
来源:敦煌研究院


恭迎弥陀圣诞 | 请来瞻礼历代阿弥陀佛庄严宝像
中国石窟寺院供奉四大菩萨造像巡礼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请来瞻礼最为珍贵的历代观音宝像
地藏菩萨圣诞吉日,请来瞻礼历代地藏造像绘画精品
镰仓大佛,大悲之美
是日恭逢药师如来圣诞,我们去敦煌瞻礼壁画中的药师佛像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吉日,供养大家一组中国历代木雕观音造像
九九重阳,恭逢摩利支天菩萨圣诞,礼敬转发,消灾除障
八大菩萨画像
听说要修复了,再看一眼灵岩寺的罗汉吧
恭逢地藏菩萨圣诞,我们去敦煌探寻地藏菩萨的踪迹
四川新津观音寺明代壁画,与法海寺壁画堪称南北双璧
北美哲敬堂藏中国古代造像精品
归命、礼敬、供养十二光如来,对念佛行人的无边利益
七月十五,救度饿鬼道众生,报七世父母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