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梵宇华章——云冈第8窟南壁伎乐天人像
来自: 考古 |
发布时间:2022-3-21 12:50 |
查看: 614 | 发布者: Ansanjin |
摘要: 第8窟是云冈石窟中期洞窟开凿最早的洞窟之一,雕刻题材丰富多样,装饰配置复杂繁缛,特别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雕饰绮丽的装饰,大量融进西方佛教艺术因素,在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中,具有设计新颖、雕刻细腻、中西合璧、式样多元的特点。此窟后室南壁窟门拱额两侧分别雕刻二身的伎乐天人像,上下排列、左右对称,这四身伎乐天均置于忍冬纹拱沿外侧,忍冬纹 ...
具有设计新颖、雕刻细腻、中西合璧、式样多元的特点。此窟后室南壁窟门拱额两侧分别雕刻二身的伎乐天人像,拱额东侧竖笛伎乐天演奏竖笛,上身裸露,颈戴项圈,腕佩手镯,腹部鼓起,臀部凸出,两腿粗壮,左腿弯曲,左脚跟踮起,重心放在了右腿上,右足外侧。圆脸,线刻眼睛,值得注意的是,右眼刻划的似曲线,眉目间透露出动感,双手紧握竖笛,手指纤细,但雕凿粗糙。双唇含着横笛呈演奏状的优美效果,给人以高雅的观赏感。拱额西侧束腰鼓伎乐天演奏束腰鼓,形态较为丰腴,面似童子,表情喜悦。仔细观察,线刻的两眼不对称,脸部可见轻微的凹凸与凿痕。双手呈正拍打腰鼓,上举的右手看似很粗糙,但富有活力,左腿弯曲,左脚尖踮起,造像整体作舞蹈状。拱额东侧琵琶伎乐天面似童子,圆脸含笑,细眉小眼,口微张,左手紧握琵琶,右手指修长,正弹拨演奏琵琶,双腿后翻,作飞行状,整个身躯将飞行姿态表现得充满了活力。腹部凸起,粗壮的双腿,臂戴钏,手、脚腕佩饰,具有古印度妇女的特点。拱额西侧横笛伎乐天演奏横笛,眉目修长,慈仁和蔼,双手上举,身体弯曲似弓,正吹奏横笛呈飞行状,体态优美。线刻的佩饰、衣纹,给人以简洁自然之美。作者:华 子
编辑:付 洁
责编:张 华
编审:刘晓权
转载自:云冈石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