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杏花:鹧鸪声里雨丝斜,开遍千花与万花
摘要: 一场春雨,杏花江南。南宋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道尽了雨后江南的幽美婉约。“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说的是春光之美,虽然上海等地的一些社区由于疫情还处于封闭中,但春日的花信与生活的自在是封不住的。在杏花盛开之际,《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系列专栏“故宫花信”本期关注的是古代名迹里的杏花:其中,既有元 ...
一场春雨,杏花江南。南宋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道尽了雨后江南的幽美婉约。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说的是春光之美,虽然上海等地的一些社区由于疫情还处于封闭中,但春日的花信与生活的自在是封不住的。在杏花盛开之际,《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系列专栏“故宫花信”本期关注的是古代名迹里的杏花:其中,既有元代钱远笔下的“粉衣朱掌又能啼,落日东风得意时。”也有明初诗人陈基题杏花的句子:“鹧鸪声里雨丝斜,开遍千花与万花。”


(传)宋 林椿 《杏花春鸟》
本幅选自宋人《合璧画册》,枝干笔法接近林椿“山(木茶)霁雪”,惟转折提顿较明显,技法上更显纯熟。用色层层填染,具“山(木茶)霁雪”韵味。花朵白粉分染处理,与推断为马麟(约1180—1256后)所作之宋人“桃花”相类,然“桃花”枝干更见自然感。林椿、马麟的活动时期在先后间,“杏花春鸟”则或是略晚于马麟之典型精致南宋院画作品。
宋 赵昌 《写生杏花》

宋 钱选 《画鹅》轴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说的是春光之美,虽然上海等地的一些社区由于疫情还处于封闭中,但春日的花信与生活的自在是封不住的。在杏花盛开之际,《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系列专栏“故宫花信”本期关注的是古代名迹里的杏花:其中,既有元代钱远笔下的“粉衣朱掌又能啼,落日东风得意时。”也有明初诗人陈基题杏花的句子:“鹧鸪声里雨丝斜,开遍千花与万花。”

烟雨江南里的杏花
宋 马远 《倚云仙杏》
宋 马远 《倚云仙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字钦山,山西河中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与父世荣、祖父兴祖,子麟皆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种种臻妙,山水尤能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
宋 马远 《倚云仙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设色绘红杏一枝,布局简略。折枝由左侧斜出,至末梢上下分叉,折转伸展。花朵或含苞吐蕊,或怒放争胜,翻俯偃仰,浑融天成。上方有杨皇后题:“迎风呈巧媚,浥露逞红妍。”(传)宋 林椿 《杏花春鸟》

(传)宋 林椿 《杏花春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原签题“林椿杏花春鸟”,画又名太平鸟的朱连雀立杏花枝头,回首与观赏者呼应。本幅选自宋人《合璧画册》,枝干笔法接近林椿“山(木茶)霁雪”,惟转折提顿较明显,技法上更显纯熟。用色层层填染,具“山(木茶)霁雪”韵味。花朵白粉分染处理,与推断为马麟(约1180—1256后)所作之宋人“桃花”相类,然“桃花”枝干更见自然感。林椿、马麟的活动时期在先后间,“杏花春鸟”则或是略晚于马麟之典型精致南宋院画作品。
宋 赵昌 《写生杏花》

宋 赵昌 《写生杏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昌(约10世纪末—11世纪初),四川成都人,字昌之。擅画花卉,常在清晨朝露时分绕栏观察,并于手中调制色彩描绘之,自号“写生赵昌”。
宋 赵昌 《写生杏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选自《宋元集绘》册,仅画杏花一枝,花朵繁盛,显得春意盎然。笔墨精致秀雅,花瓣主要以白粉染成,只在花苞部份加染胭脂,有剔透之感;花萼则以胭脂点染,色泽浓郁,两相衬托,凭添一份妩媚。宋 钱选 《画鹅》轴

宋 钱选 《画鹅》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畹群铣莆?拔庑税丝 薄W炙淳伲?庞裉叮?趾刨惴澹?惔ㄎ蹋?鸷徘羼忱先恕⒋ㄎ獭⑾袄廖痰龋??荩ń裾憬?庑耍┤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