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2019年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综述
图为夏河丹尼索瓦人发现地——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白石崖溶洞。该遗址确定为青藏高原目前已知的最早考古遗址。(资料图) 丁思 摄
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会议上公布,夏河丹尼索瓦人发现地——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白石崖溶洞保存有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包括大量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资料图) 丁思 摄
图为夏河丹尼索瓦人化石。(资料图) 丁思 摄
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多家境内外科研院所参与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该研究也是本次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项旧石器考古研究成果,也是唯一的一项来自中国的考古发现。
2019年5月2日,该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研究揭示,一件发现于中国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白石崖溶洞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距今已有16万年,是除西伯利亚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也是目前青藏高原的最早人类活动证据。
这件下颌骨是一位佛教僧侣大约40年前,从青藏高原海拔3300米以上的白石崖岩溶洞穴中发现的。这群难以寻找的古代人类——丹尼索瓦人在先前仅发现过几件零碎的遗骸,所有遗骸都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一个洞穴(丹尼索瓦洞)中发现,该洞穴海拔仅700米,位于白石崖喀斯特洞穴西北部,二者相距约2200公里(直线距离)。

2019年的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丰硕,发现了不少重要遗址与材料,也发表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年度发表于重要期刊及杂志上的学术论文近百篇,经发表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近百处。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填补了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址时间与空间上的空白,拓展了旧石器考古的研究范围,进一步完善了人类演化与文化发展的序列,阐释了现代人演化、适应环境、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并提供了证据。
同时,在学术交流与遗址保护方面也收获颇丰,举行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增进了旧石器考古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旧石器考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原文刊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
中国考古学会编著,2021年10月出版
插图及文字说明来源于网络,非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