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青海2021年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汇报
摘要: 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第一期项目 汇报人:张小云该项目是对都兰血渭草场察汗乌苏河北岸墓葬出土的8件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项目中纺织品文物均为较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件二级文物,纹样形象生动,图案基本完整,色彩清晰,并且在一组动物图案身上写有“王”字,具有较高的研究、艺术价值。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原则 ...
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第一期项目
汇报人:张小云
该项目是对都兰血渭草场察汗乌苏河北岸墓葬出土的8件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项目中纺织品文物均为较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件二级文物,纹样形象生动,图案基本完整,色彩清晰,并且在一组动物图案身上写有“王”字,具有较高的研究、艺术价值。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对文物原料、染料、织造工艺等进行了科学分析检测,纺织品文物原材料均为蚕丝,均属纬重组织。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在于修复材料染色,由于文物颜色不均匀,需选择颜色与文物整体相符。按照方案保护技术路线,清理文物表面污染物附着物、回潮平整梳理经纬线及针线加固,经过保护修复后,使织物纹饰清晰地展现,文物的强度、柔韧性也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
二、元黄地交领大袖窄口织锦袍服保护修复项目
汇报人:严明圣
此件袍服出土于尕海镇墓群,为元代织金袍服,整体服装基本完整,主料以银线显花,款式为交领、右衽、大袖窄口、领口袖口镶金织锦,这是青海地区出土的唯一一件较为完整的元代袍服。项目实施中以科学研究带动保护修复,通过对其材料成分、面料类别、染色材料及裁剪方式进行检测分析,解决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遵循了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经过除尘平整和加固修复,保护修复效果良好,大大增加机械强度,使其原有形制得以展现,有利于后期保存、展示、研究,工作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转载自:青海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