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堂上书生空白头——杜甫后期创作中的咏物与诗画

摘要: 对于杜甫五十九年的人生,一般将其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年底四十八岁入蜀后的作品,笼统称为后期诗。在其存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后期诗占七成多,其中涉及的动物,与之前时有重合,但生活状态变迁引致的心态变化,令其兴味多有所变异。杜甫晚年在《壮游》(公元761年)中,曾这样忆及自己天才儿童式的早慧:“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可知他自小便对 ...
对于杜甫五十九年的人生,一般将其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年底四十八岁入蜀后的作品,笼统称为后期诗。在其存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后期诗占七成多,其中涉及的动物,与之前时有重合,但生活状态变迁引致的心态变化,令其兴味多有所变异。
杜甫晚年在《壮游》(公元761年)中,曾这样忆及自己天才儿童式的早慧:“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可知他自小便对“咏物”,尤其是动物有感。原因是,“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所咏之物即或微不足道,其中依然蕴含深意,令其感动激发而不吐不快。
杜甫(712年~770年)

杜甫(712年~770年)

幽居不用名
到成都短暂借居草堂寺后,饱经离乱的杜甫在浣花溪畔营建起草堂,暂时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