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考古的温度丨酒务头墓地考古轶事
来自: 考古汇 |
发布时间:2022-7-14 10:08 |
查看: 446 | 发布者: 呆桃Daytoy |
摘要: 2017年冬,酒务头墓地的发掘工作已进入正轨,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发掘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们在田野考古、科技考古等理念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收获。当然,这些都是能在工作报告中体现的工作。在日常工作的背后,也有着考古队员的惊险、兴奋、迷茫、执着与艰辛。正如杨绛写道“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 ...

2017年冬,酒务头墓地的发掘工作已进入正轨,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发掘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们在田野考古、科技考古等理念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收获。当然,这些都是能在工作报告中体现的工作。在日常工作的背后,也有着考古队员的惊险、兴奋、迷茫、执着与艰辛。正如杨绛写道“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今天,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下我在酒务头墓地考古工作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图1)
图1 现场讨论
分析确认勘探方案
2017年6月摄于闻喜酒务头
为弄清墓地周边是否有同时期的居址、小型墓葬埋藏区,考古队决定对酒务头墓地周边展开大范围的调查。一方面我们按照考古调查的方法,从沙渠河岸边逐地坎向高处调查。因为根据以往的考古资料,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的刘绪先生曾在沙渠河沿岸采集过晚商时期的陶鬲。这个陶鬲是否与酒务头墓地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沙渠河沿岸可能有晚商时期的遗存。为了更深入地调查,我们尽可能地走到每一个地坎。另一方面,我们根据闻喜当地的一些传说,对汤王山、方古堆等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这些地点,我们都发现了有新石器时期的陶片,甚至有人工巨型建筑遗迹,但由于水平有限,我们未能确定这些建筑遗迹的年代。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建筑遗迹应与中条山的铜矿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来,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建筑遗迹再进行详细的勘查。(图2)
图2 VR摄影准备
联合山西文博集团在墓地开展亿级像素VR数据采集
2017年12月摄于闻喜酒务头
12月底的一天,我们跟往常一样,一早就出发调查,我跟另外3名队员分别沿着不同的地坎向前行进。可能是由于我平时缺乏锻炼,亦或是我选择的地形更为复杂,在早上9点多的时候,我发现那几名队员已行进到迎面小山岗上。看着队员们都已经向更高的地方行进,我也有些着急,毕竟调查时要尽可能地保证调查队伍的步调一致。由于好多地坎都是断头路,只能走着过去,然后再返回来。为了节省时间,我有些抄近路的想法。在一个地坎走到尽头的时候,我直接向上爬,想直接进入上一个地坎。当我爬到上面地坎的时候,发现地里长满了齐腰的荒草,地面还异常平整,心想这一下能节省不少的时间,毫不犹豫地向前迈步,钻入杂草丛。这种念头仅仅维持了30秒,我发现自己的右腿已掉入一个不知深浅的泥坑,自己的身体也在往下陷,瞬间泥汤已没过大腿。原来这是一个村民自建的小型尾矿坑,看着平整的地面,只是尾矿坑表面结了的薄薄的冰层,而自己正好踏入了尾矿坑的边缘。此时,我也来不及多想,赶紧双手抓紧身边的杂草,慢慢地从尾矿坑中爬出来,直到爬到了较为结实的地面,我才坐在地边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看着下半身已经湿透、满身泥垢的自己心里一阵失落。而这时,我也才看到看护尾矿坑的人员正在隔着2个地坎的高台上大声地喊着不要靠近尾矿坑。我跟其他几名队员联系了一下,让他们注意安全,继续调查。我独自走到了路边,开车回到了驻地。回想着当时的情景,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这次调查就是我们考古调查的一个缩影。调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充满了未知,充满了艰辛。但当我们发现一处处古代的遗存,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这时的我们发现,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图3)
图3 商讨文保方案
分析M1现场出土文物的保护
(左起:高振华、王万辉、赵西晨、白曙璋)
2017年12月摄于酒务头墓地M1
酒务头墓地M1的发掘,备受各方关注。为了保障发掘过程中的文物及人身安全,运城市公安局、闻喜县公安局专门安排一个中队的特警,日夜守护在发掘现场。我们心里的底气也足了很多。
M1发掘伊始,我们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在其开口平面及周边未发现盗洞,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大墓极有可能未被盗掘。为了证明我们的想法,我们联合太原理工大学专门做物探的团队,进行了物理勘探。经过实验,探地雷达探测到距地表约6米深的位置有一空洞,但性质不明,是盗洞还是自然的空洞,我们不得而知,这也给我们的发掘带来了疑问。
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墓室内的填土被一层层地清理出来,值得庆幸的是,一直没有发现盗洞。但突然有一天,我们的队员在发掘区周边调查时发现,在距离M1大约300米西面冲沟立面上有一个孔洞,极有可能是盗洞。我们马上报告了公安部门,公安部门立即派人进行了现场勘查,确认这就是一个盗洞。看到这个盗洞,我们心里一阵打鼓,难道M1也被盗了吗?横洞300米长?经过细致勘查,这个盗洞仅向里挖掘约30米,里面有电瓶、鼓风机等装备,应该是在准备盗掘,但目前没有影响到M1,我们心里顿时平静了许多。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我们仍在慢慢地清理墓葬填土。突然,我们的技工师傅对我说,墓室中间的土比较软,可能是墓室塌了,抑或是盗洞塌了形成了空洞,中间的土软,周边的土硬,让我赶紧看一下。听到这个消息,我赶紧到墓室查看,然后一层层地向下清理。中间的虚土被清理掉以后,我迫不及待地进入坑内查看,以确认到底是自然塌陷还是盗洞,因为这个关乎到我们的收成。比较幸运的是,这个塌陷是木质椁室塌陷后,墓室填土随之塌陷形成的空洞,排除了盗洞的可能。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确认,M1未被盗。尽管盗与未被盗我们都能接受,都会按照考古工作规程,严格地完成发掘清理过程。但我们更希望未被盗,未被盗就意味着这个墓葬蕴含的价值更高,内涵更为丰富,能解决更多的学术和文化问题。
得到墓葬未被盗的消息后,考古队员精神大振,都坚决表示要打出个大胜仗。各项清理工作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逐步推进,专家和领导也一波一波地前来视察和指导。直至2018年1月底,我们的发掘清理工作才完成,共清理出铜、玉、陶等器物123件组。(图4、5、6)
图4 铜器组合
M1出土的五觚六爵组合
2018年2月摄于闻喜酒务头
图5 铭文铜器
刻有“匿
”铭文的铜盉
2018年2月摄于闻喜酒务头
图6 三维数字复原
M1发掘过程记录与结构复原解析
2018年2月制于闻喜酒务头
M1以及整个酒务头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晋南地区晚商时期的墓地布局、墓葬葬俗等提供了新的材料。晚商阶段,在安阳以外的地区,发现的带墓道大墓数量极少。以往仅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山西浮山桥北墓地有过发现。这次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和发掘,对于认识典型商文化在晋南地区的进退乃至商王朝在晋南地区势力的变迁都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年春节前夕,我们完成了对M1的发掘,并完成了对M1出土文物的暂存,但是剩余的几座大墓和车马坑仍在发掘现场,等待进一步的清理。根据考古所的安排,也根据考古所的传统,未完工的发掘现场在节假日期间必须有干部值守。经商议,我决定春节期间在工地值守。(图7)
图7 取暖
工作人员在寒冷的冬日围炉取暖
2018年春节前夕摄于闻喜酒务头
当时,妻子二胎怀孕已4个多月,妻子听到我要值班的消息很是不解,也很是埋怨,因为平时顾不上家里还好,过年也不回家,觉得我就是“卖给了考古所”。但妻子还是很宽容、很大度的,经过我的解释后,她不仅没有阻拦,还决定带上女儿和我一起到工地值班,因为她也不想我一个人在工地,想要一家人在一起过年。此时,我是能理解妻子的决定的,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没有因为家庭的事情拖累我,也没有因为我对家庭付出的欠缺而嫌弃我。我在心里只能留下深深的愧疚,也只能以更加执着、更加勤奋的状态去面对困难,为单位、为家庭争得荣誉。(图8)
图8 放风筝
春节到考古队驻地看望父亲的小女孩
2018年春节摄于闻喜酒务头
考古驻地是考古队临时租用的酒务头村的一个搬迁学校的场地,条件自然不能跟家里比,但比起大多数的工地已经很好了,因为有一个独立的大大的空间;驻地没有自来水,只能每天定时定点地接;工地的暖气是自己烧的,时有时无,仅能保持在15℃左右;工地的床都是单人床,不厚的床板人坐上去会吱呀作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妻子与女儿在工地陪我待了10天,度过了人生难忘的一个春节。
当前,酒务头墓地的发掘工作已经结束,整理工作也基本完成,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之后也还会开展相关的工作,但我对酒务头墓地的感情是一辈子的。不仅是因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调查过、发掘过,更是因为投入了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敬畏之情和家国责任。
1.原书:《发现山西丨考古的温度》
(点击图片↓跳转原书介绍)
2.展览: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
(点击图片↓跳转展览详情)
多种测绘技术综合应用的考古发掘信息记录——以闻喜酒务头墓地为例
考古的温度丨行走在地质年代里——寻找东亚远古人类的最早足迹
考古的温度丨手脚之下有“乾坤”——吕梁山中段史前考古调查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于《发现山西丨考古的温度》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高振华
终审 | 郑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