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唐代密宗寺院安国寺石佛造像
摘要: 安国寺,是唐代著名的宗教寺院,建址在今西安市东北隅,唐长安城长乐坊以东,与青龙寺、兴善寺齐名。安国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后在武宗灭佛时被毁。唐懿宗咸通七年(867年)重建。西域僧人利涉、河中僧人良贲以及端甫等名僧均出自这里。当年,寺内屋宇雄阔,壁画众多,供奉有多尊大型石佛像和
安国寺,是唐代著名的宗教寺院,建址在今西安市东北隅,唐长安城长乐坊以东,与青龙寺、兴善寺齐名。
安国寺始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后在武宗灭佛时被毁。唐懿宗咸通七年(867年)重建。西域僧人利涉、河中僧人良贲以及端甫等名僧均出自这里。当年,寺内屋宇雄阔,壁画众多,供奉有多尊大型石佛像和塑像。
1958年在安国寺旧址出土的这十一尊密教造像很可能是在唐武宗法难中遭破坏而埋入地下的。计有文殊菩萨、降三世明王像、金刚造像。马头明王像、不动明王像、宝生佛造像、明王像、菩萨头、像残造像等。从出土位置判断,应为唐长安城长乐坊安国寺遗址。这批造像,造型别致,多束腰,衣纹为旋纹,流动感强,神态生动;莲花座雕饰饱满华丽,岩后座刻凿细致形象。其中,马头明王像座的莲花与岩石相结合的佛座样式以及宝生佛的马座样式极为少见。
这批造像无不为我们展现了唐代密宗造像独特的艺术魅力,是研究唐代密宗造像的的珍贵资料。值得一提的是,造像多采用汉白玉,其石质晶莹剔透,很接近玉石,今天已经很难见到这样好的汉白玉了。
分享自:福 建 佛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