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故宫藏画里的开渔:秋浦归渔,丛荻闲钓
今天是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之意。今年的持续高温,对这一节气可谓期盼已久。处暑时节有很多的传统习俗,开渔节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2022年处暑前后,开渔节已经在沿海各地拉开了帷幕:在广东阳江,随着开渔令的发布,三千多艘渔船开启了新一轮耕海征程;在福州连江,苔菉镇渔港近千艘渔轮扬帆起航;在浙江宁波,开渔节将贯穿“万象山海、千年渔乡、百里银滩、十分海鲜、一曲渔光”主线开展活动。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整理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与渔夫或捕鱼相关的历代名迹,从宋代马远的《秋浦归渔图轴》到傅抱石的《柳溪渔艇图》,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份清凉。
宋 马远 秋浦归渔图 轴
宋 马远 秋浦归渔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马远 秋浦归渔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1140—1225年),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宫廷画师。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本幅有乾隆行书御题:归舟那系荻芦丛,攫取笭箵满不空。底识个翁闲逸趣,鬓丝飘散鲤鱼风。丁亥(1767年)仲秋月御题
(传)宋 燕文贵 寒浦鱼罾 轴
(传)宋 燕文贵 寒浦鱼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写日暮之景。近岸一翁独坐捕鱼,蜷缩之状暗示出天候之严寒;隔着平阔清泠的江面,远处沙洲枯芦绕岸,数只雁鸭点缀其间,更添荒疏寂寥之感。此图与本院所藏另一幅标为宋人“渔父图”为同一粉本,旧传为燕文贵所作,然就画风论,应出自晚明画家之手。
(传)宋 燕文贵 寒浦鱼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燕文贵(967—1044年),浙江吴兴人,仁宗时为画院待诏。其山水、人物均佳,尤善画四季景色,清雅可爱,号为“燕家景致”。
宋人 渔父图 轴
宋人 渔父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开阔无涯的江面,烟雾弥漫,寒气逼人。芦苇环绕汀渚,野雁几只点缀其间,另则淩空与游于江上者相呼应,为冷寂的江面平添生意。江畔渔夫坐草篷中,双手交叉胸前,弯腰缩颈,不胜寒冷地望着水面,期待着有鱼上网,神态十分生动。 本幅布局行笔简洁,意境古雅宁静,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宋燕文贵“寒浦渔罾”同一构图,以本幅之笔墨较胜一筹,惟仍属元明之际所作。
宋人 捕鱼图 轴
宋人 捕鱼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捕鱼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捕鱼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古代,渔、樵、耕、读,常常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并常被用作文艺作品的主题,以表达作者避世遁隐的愿望,其中尤以“渔隐”的素材最为普遍。时至元代,汉族文人仕进无门,社会地位骤降,江南士人遭遇尤甚。于是,“渔隐”就更频繁地出现在绘画作品中,其中以吴镇的《渔父图》最为典型。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镇人。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称为元四大家。吴镇善作“渔隐”题材的山水画,传世《渔父图》即有多幅,此图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幅。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江南水乡景色,平岗丛树,一渔父驾小舟逍遥于湖湾水色之间。全图墨色苍润,山石、树木、枝叶都注意到了墨色浓淡的交替运用,借以表现层次关系并突出主要物象。笔法多变,皴擦点染,均可看出作者高超的控笔能力。湖山间幽僻清寂的意境跃然纸上,给人以远离尘俗之感。吴镇的《渔父图》大都以秀劲潇洒的草书《渔父群》相配,诗、书、画相得益彰。即如此图中所书:“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鳃鲈,诗筒相对酒葫芦。”诗为画图点睛,真切地表达出 “一叶随风万里身”的隐逸情思。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取景江南水泽风光,近景画江畔土岗,两株大树临风而立,树下置一茅亭,有蜿蜒小径可穿越而过,直抵江边。辽阔的江面,波水清澈:近岸芦苇处,一叶扁舟沉静地漂浮其间;舟上二人,前者文士打扮,远眺江面,后为童仆,静坐撑篙。对岸远峦几重,烟树迷濛,房舍数间隐于林间,是一幅风情闲逸、寂静清幽的山水佳构。山石线条勾写柔润,皴法出自五代巨然披麻一路,整幅画面罩一层淡色水墨,充分掌握了大气与光的表现。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吴镇 渔父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画上自题诗看来,所绘乃月夜江湖之景。吴镇精通命理,崇尚道家精神,一生未仕。此图及诗可谓是他乐情山水,笑傲江湖的生活写照,河岸中托身渔父的高士,或是其烟波钓徒的自况与隐逸情思的寄托。
元 吴镇 洞庭渔隐 轴
元 吴镇 洞庭渔隐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是吴镇六十二岁的作品,采用“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近景画双松挺立,枯树横斜,隔岸则是迤逦的山坡,与水边荡桨的渔舟,十分忠实地呈现出江南水乡泽国的景象。虽然布局简略,但添加边角的签名,以及上方的题词之后,别具一番宁静典雅的情调。
元 吴镇 洞庭渔隐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吴镇 洞庭渔隐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吴镇草书自题: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梅花道人戏墨。
元 唐棣 霜浦归渔图 轴
元 唐棣 霜浦归渔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棣(约1287?—1355年),字子华,晚号遁斋。吴兴人。幼聪颖,年方弱冠,诗画均为乡人推重。初画山水学赵孟睿?闷浠?笊?糁?ぁ<炭??酰?碜荼嗜胛べ龋??渲卸怨?跤昧ψ钌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