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观北魏尔朱荣登高碑札记

摘要: 文/杨俊芳 己丑正月初十,正是立春日,我们一行六人驱车前往窑头(古称尧头)观看山顶的北魏尔朱荣登高碑,窑头地处定襄县东南16华里的七岩山之东居士山上,此山古属阳曲县,是古代并州太原经阳曲入忻口的必经之路,旧时古道依存。后此山划归定襄,太原至忻州的公路开通,此道废弃。过往来客、兵士将领曾络绎不绝的古道旁的村落随着古道的废弃被遗忘在群 ...



文/杨俊芳


己丑正月初十,正是立春日,我们一行六人驱车前往窑头(古称尧头)观看山顶的北魏尔朱荣登高碑,窑头地处定襄县东南16华里的七岩山之东居士山上,此山古属阳曲县,是古代并州太原经阳曲入忻口的必经之路,旧时古道依存。后此山划归定襄,太原至忻州的公路开通,此道废弃。过往来客、兵士将领曾络绎不绝的古道旁的村落随着古道的废弃被遗忘在群山环绕的寂寞中,岁月流转,旧时交通要道没入野草杂丛中,不见人影,只闻泉吟野鸡鸣,溪走山涧中。

寂寞的古道,沉默的村庄,若隐若现的溪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世代相传的石基窑洞,日积月累开垦的梯田,守着岁月流痕在遗忘中变得宁静而落后。30年前,住在居士山上的村民们与外界联系很少,去仅20华里之遥的定襄县城要凌晨两三点起身,日近午时方可抵达县城,日斜便返,亦得披星戴月而归,甚至朔日凌晨方至家中,沿途山风悲鸣,狼嗥狐走,煞是吓人,故老弱妇幼终年不下山,壮年男丁亦是不得已才下山。1974年从七岩山沟口(即黄场峪南村口)至窑头修筑了盘山路,驴车、农用车及越野车可通,路修好后并没有使这里变得热闹起来,反而成了一条移民路,通过三十余年的迁徙,许多村落已成了没有人烟的村落遗址。



我们沿着颠簸崎岖的盘山路缓慢行进,一路不见人烟,冬日的山里更显得寂寞而宁静,苍茫而雄伟,从车窗外向下看是几十米深的崖涧,使人动生眩晕之感,经过近两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窑头,原任窑头公社书记、时任职于定襄县交通局的李局长成了我们的向导,车行至窑头村口却依然不见人影,李局长说:“下车吧,前面没有路了,看能不能找到个老乡给引引路。”刚下车清新的空气就扑面而来,一路的颠簸之苦早已抛到九霄云外,雾气蒙蒙,山峦起伏,冰泉在群山间时隐时现,脚下的杂草根处已抽出绿芽,立春日登高,别有情趣。

不一会儿,李局长领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走来,老者非常热情的给我们带路,我的学生李元、李局长之子李毅背着摄像机、照相机尾随其后。整个村几乎没有新房,大多破败不堪,高低错落的几十户窑洞,只有一两家贴着春联,老人说这村里只剩下两户人家了,年轻人都搬到山下去了。李局长询问老人高寿,方知老人已八十有二,但毫无蹒跚之态,行走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如履平川,倒是我们这些坐惯了现代交通工具的年轻人走不多久已觉双腿酸软。去村后一里余拐弯处,不远处又见一村,老汉驻足说,那个村东牵驴的是我女婿,我们翘首远望果见有一牵驴的人影。我们不禁惊叹,那么远老汉一眼就辨认出是他女婿,真是好眼力呀!老汉对着那身影高喊,马上得到了回应,回头对我们说:“你们过去吧,让他领你们去。”谢过老者,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至村边,牵驴者已拴好驴迎候在村口,回望来时路,老汉仍站在拐角处,天高山远,老人和脚下的大山连成一体,站成丰碑的一种,放心的向我们挥着手。

她的女婿也已年过花甲,背略略有些弯,他指着村北半山腰窑洞前担水的男子说那是他弟弟。原来村里只有他们两人,他们也是年前刚从山下回来,我们想起刚才八旬老汉的“神眼”又禁不住哑然失笑。每年春播时节山下的年轻人们就会回来种地,种完了就又回到山下的新居去了,留下庄稼们自个迎着春风夏雨在山里默默地生长,直到秋天才再回来一次,把庄稼们收割了运到山下,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寂静而陈旧的村庄成了山民们的“行宫别院”。



热心的兄弟俩一同给我们引路,村后的山路更加陡峭,逶迤而行,陡势渐加。年过半百的李局长已是上气不接下气,那位年过花甲的女婿居然脚力甚好,毫无喘息之气,而且还携此扶彼的,成了大家的护法力士。驻足喘息间,六旬老人告诉我们,脚下所走的路就是古代太原经阳曲去忻口、雁门、塞外的石头垒砌的古道,一时“咸阳古道音尘绝”“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怀都涌上心头来。不多时,北魏尔朱荣登高碑已在眼前了。旁有一石砌山神庙残垣,碑文刻在峰巅一块天然石块上,面东坐西,高九尺有余,宽四尺,字迹可辨者众多。(碑文见录于牛诚修著《定襄金石考》民国二十一年版)。登高望远,一览无余,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据史载,尔朱荣在正光四、五年皆称冠军将军,封地三百里,居秀容川(即今忻州)袭祖爵并州刺史,据碑文及牛诚修碑文考所载,北魏冠军将军尔朱荣于孝明帝正光四年(公元523年),率其新部四千人追击度碛,不及而还,回师秀容(即忻府)途经定襄于九月九日登高并刻碑于山巅一天然石崖上,以抒其怀。碑中载“……其九月九日,以方嵎□无事,与官属升定襄南山,嵯峨崔巍,上拂霄□,流目□顾,见代郡。历览周秦汉氏□事薄襄字之袭代……”

伫立于碑前北望山下,定襄城清晰可见,忻州城亦依稀可辨,遥想当年,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山清水碧,一望千里,代郡、雁门、上郡、太原、西河州等尽收眼底,何等壮观,怎能不生登高抒怀之情,举杯畅饮之绪、放歌山巅之兴?

向西望去,不远处又见一峰巅,便是当地千年口口相传的老松台,也是七岩山最高处,老松台上现有实心塔一座,石砌窑洞三间,据说是唐代王维、王缙兄弟读书处,内设“唐居士王维神”石碑。此山名为居士山,大概就是因王维居士曾在此读书而得名。唐时,此山归阳曲县辖,阳曲县与太原接壤,据清代李镕经先生著《七岩山志》和民国七岩山僧人明玄所著《七岩山志》载,“ 本山起自长白,由此支分为太行。入本省界自盂邑版泉而来,止于本县界窑头之背,突起一岭,横贯百里,名曰大岭,”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七岩山距阳曲县、盂县、定襄县呈等距之势,七岩山东南是为盂县,西南是为太原、阳曲,西北是为忻口、定襄,东北是为五台, 窑头之背起于一岭正是指老松台(即居士山),止于民国一直是东通直保,北达代雁之要路,盘曲于此岭之间的古道依存。唐王氏家族乃名门望族,书香世家,王维能诗善画,性爱山水,通晓佛理,深依禅宗,晚年隐居山中,去太原不足百里之遥的七岩山,王维怎肯放过,且七岩山在魏时以享誉周边,现犹存北魏神鬼二年(公元519年)比丘慧端等八十余人造像摩崖碑记、北魏尔朱荣摩崖登高碑、东魏摩崖石佛千尊、北齐广武灵赵郎奴摩崖造像及碑记,唐房焕摩崖题铭等,足已佐证此山之盛誉。王维少时在此读书、悟佛、吟诗作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到秋日,此山上茱萸遍野,九月九日登高者络绎不绝。王维所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故乡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与此正相吻合。居士山实为一岭,即山志中所述窑头之背的大岭,据当地人说,当年王维就住在窑头,王维于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当地老百姓在老松台上立石碑以示怀想,并将此岭命名为居士山。


王维是写意山水的鼻祖,遥想当年,七宝山一代山青水秀,草木葱茏,泉涌石上,溪流谷间,飞瀑叠出,佛音袅袅,山崖差次,佛像依壁而立,鸟鸣不绝于耳,好一番人间圣境。怎能不启摩诘悟佛之心,参禅之意,王维能诗善画,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忘怀神游,吟诗作画。宋代苏轼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谓一语中的。王维在画史上亦声名显赫,精于山水,画风兼具婉丽之工巧与劲爽之畅意。还画道释肖像与历史画,王维的文学造诣、艺术旨趣以及参禅悟道、澄怀明志与少年时在七岩山至高处老松台上读书、登高多少有点渊源吧!

思绪飘然,鸟瞰群山,神游忘归。扑棱棱几身鸟影从不远处的山腰间一闪而过,随后传来几声清脆的鸣叫……

“那是石鸡,到夏天多的是。”老乡平淡而朴实的话语打断了我们驰骋的遐思,不觉日已斜,冬雪未尽,春意已至,早春的第一缕阳光淡淡的飘洒在山间石碑上,恍若隔世。

小心返至半山腰,驻足回望,不禁大惊,五六头毛驴在石碑东面的峰壁上悠闲自在的吃草,就像悬挂在山腰上一般,观者不免两股战战,惊叹不已。那兄弟俩见状淡然一笑,“没事,他们天天就在山上来回串游。”好一番“春风古道悬驴,拾景人在山腰”的景象呀!

返至窑头,意犹未尽,途经泉井,渴意顿生,井隐藏在一石砌洞穴中,深三五尺,井口宛若瑶池,水尤清冽,泉石以为底。若不是冬日,必酣饮至鼓腹。在兄弟两的盛情下我们入户饮烧开的甘泉,果然味甘而清爽润喉。喝水间弟弟又提到距窑头不足二里处有一千佛碑,大大激发了我前往的欲望。稍息片刻,我们就在兄弟俩的带领下前往千佛碑处。又是一个没人烟的村落,破旧的窑洞淹没在一人多高的杂草间,行至一院落前,房屋坍塌甚重,乱石遍地,在兄弟俩的指引下,我们于杂草乱世丛中看见一高约6尺、宽约2尺,厚约1尺的大石碑,碑的正面已风化严重,字迹画痕漫漶不清,侧面画迹清晰,单线阴刻千佛于上,佛像高约3寸,刻于明嘉靖七年八月(公元1528年)。《七岩山志》中无此碑记载。据那位兄所述,这里原有千佛殿,除四旧时毁掉了。突然四五只野鸡从路边的草间飞起,尾羽细长如锦鸡,腹羽较浅,背羽呈褐色,接近尾羽处色彩多变而艳丽。撂下几声惊慌的鸟鸣迅速的淹没在山石草丛间了。

古道沉寂了,山沉寂了,村庄沉寂了,窑洞沉寂了,刻在高处的石碑和没在杂草中的石碑也都沉寂了……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请输入标题 bcdef


【作者】 杨俊芳,女,笔名阿曼,号七岩山人。美术学硕士,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九三学社社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青年诗歌研究会副秘书长。从事油画、国画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