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1944年,回忆中美好的乌鲁木齐

摘要:   编者按  民国时期,撰写新疆游记的以政客和知识分子居多,其中女性实属凤毛麟角,杨韧章(解放后为南京大学教授)正是其中一位,1942年(23岁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响应国民政府号召,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前身)任教。  本文,作者回忆了旅居乌鲁木齐两年多美好而惬意的生活,通过优美柔情的笔调,介绍城内的苏联领事馆、水磨 ...

  编者按

  民国时期,撰写新疆游记的以政客和知识分子居多,其中女性实属凤毛麟角,杨韧章(解放后为南京大学教授)正是其中一位,1942年(23岁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响应国民政府号召,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前身)任教。

  本文,作者回忆了旅居乌鲁木齐两年多美好而惬意的生活,通过优美柔情的笔调,介绍城内的苏联领事馆、水磨沟、红雁池、南山等景观,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乌鲁木齐城市风貌和社会发展状况。

  乌鲁木齐河旁的迪化城

  

  非常幸运,我常为南花园的座上宾。南花园(今自治区教育厅一带)位于南樑,与苏联领事馆比邻,后背乌鲁木齐河。在沙漠里,有树有草有水有花的地方便是天堂,南花园就是这么一块美丽的仙岛,乌鲁木齐河水被引入园中,小桥流水,百花争艳,花架上垂着成串的紫色葡萄,园圃里面透露出朵朵鲜红的草莓,四周有参天的大树,那边一座小巧的俄式建筑,室内布置得很西式化。徜徉其间,会叫你忘却身置何处。

  这个南花园是盛府的私邸,盛世才的老太太与他的胞妹盛世同,已在这里面度过了近十年的光阴,据说他们的四弟盛时骐就是在左边厢房里被谋杀的,那间房子一直锁着,后面园内俄式的洋房,便是他五弟盛世骥的小家庭,在最初的几个月内我们常被邀请入宴,喝醇美的红葡萄酒,尝甘冽的哈密甜瓜。其后我又被请为家庭英文教师,使我生活在沙漠中,时时能享受有绿色花草的安慰。

  在我与南花园接触的日子中,我发觉他们虽享有极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却潜伏着一种内在的不自由的痛苦!在我离开新疆的时候,南花园早已换了主人,我相信,他们能走出南花园,一定会庆幸自由的更生!听说后来XX曾在南花园内私刑过无数善良的人们,因为那些人是反对他的。啊!南花园竟是那么一块美丽而可怕的地方。

  

  紧接着南花园的便是苏联领事馆,它在南樑街上占据了偌大的一片好地方,四周整齐高大的围墙,成林的杨树构成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大门外有荷枪雄赳赳的士兵守卫,除去有正式的宴会外,平常绝不许外人进去参观,据说里面俨然独立一个小天地,有电台,有球场,有宿舍,有学校,更有磨电房。尽管迪化城内的电灯还不及蜡烛亮,苏联领事馆总是朗如白昼的。

  与苏联领事馆有密切联系的便是国际书店,这是迪化街上唯一的书店,却不是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店里也有中国文字的书籍可读,大都是俄文的书籍与地图,有一些俄文与维文对照的字典和一些宣传品,价格惊人的便宜,真是价廉物美,可见他人文化工作牺牲精神与利害。

  

  鉴湖公园又称西花园,位于乌鲁木齐河西岸,河渠萦绕,流水清澈,河畔不少参天的杨树,冬天的枯枝上满停着银白色的积雪,孩子们尽情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溜冰,夏季到来时变成了迪化最热闹的游览胜地,游人络绎不绝,园内有杨增新祠堂,有纪晓岚阅微草堂故迹,可惜都紧紧的锁着,从来不许人们入内瞻仰。

  自城内去公园必须经过西大桥,乌鲁木齐河自此而下,便流入狭隘的红山嘴北去,所以西大桥是河东河西的重要通衢,也是迪化取水的最重要的地方。沙漠里井水都含有很重的盐质钙质,不能供饮用,河水便是人类的生命,迪化全市居民便依赖这甘甜的河水而生活。你每天都可以看到不断的水车来去,河边便是一幅诗意的饮马图!

  紧靠着西大桥左侧有新疆最大的印刷厂与新疆日报社,也是新疆唯一的报纸,并且有维文版与俄文版发行,所以除去汉人外,任何各族人民都可以阅读到报纸。在伊犁与南疆疏勒(即喀什)还有分社,隔日出版一次。自内地几位报人如李尚友先生、李帆群先生与吕器先生等到迪化接办后,新疆日报的内容与排印更现精彩,这恐怕是我们留居期间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了(按,可推断汉文版约1943年才有)。

  

  水磨沟距迪化城北约10余华里,是远近驰名的风景区,我们也曾特地去观光一番。出迪化北郊,地面异常荒凉,尘土盈尺,山岗上的"一炮成功"纪念碑也不能增加任何美感,但转过几个小山坡后,山坡上有骆驼刺之类的植物来点缀这单调的黄土风光,渐渐的,我们被马车载入深谷,那里有自山腹间流出的温泉,汇注成一条清溪,流水潺潺有声,坡地上有翠微的小松间杂着溪畔的杨柳,躺在溪旁的草地上,仰望树梢飞去的白云,或是立在磨坊旁,静听冲击磨车的流水,令人有出世之感。水磨沟有水磨三道,土舍(房子)数椽,鸡犬相闻,煞是世外桃源。

  另一边将温泉汇入池中,可以入浴,这边是有名的水磨沟温泉,其中有一道泉水,据说是迪化附近最好的淡水,每天有专用的水车拉入都督署内共盛氏饮用,并派有人专司其职,由此可见盛氏之穷奢极侈。在林继庸执掌建设厅后,先后在附近建有硫酸厂、天山化学厂及小型钢铁厂,不幸这些工业厂未能正式开工,便发生了新省的"八一二政变",边疆工作者的努力全部成为泡影。

  

  红盐池(今红雁池)与水磨沟南北相遥对,一个风和日丽的初夏,地面的积雪早已融尽,几位青年朋友们相约赴南郊远足。苏联式的"P式"汽车载着我们在崎岖不平的公路上前进,右边乌鲁木齐河两岸的杨柳都吐出了浅绿色的嫩芽,沿岸的农人们都在开始重整复苏了的田地,等待河水的灌溉,几个少女躺在树荫下弹着曼陀铃(小提琴),微风和着琴声,奏成大自然的歌曲。

  然而除去沿河以外,极目远望,大地仍是荒芜着,这缺水的区域使大好的土地荒芜着,使我们不禁想起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的阡陌风光。红盐池位于一个高台地之上,四周是一片高而平坦的草原,可以任你放马奔驰,伟大的荒凉的沙漠景色!新疆省政府在红盐池的南端设有新式的水闸,试办水利工程,这样红盐池不但是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可以储水灌溉,而且水力可以发电,供迪化全市需要。我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跑马、谈笑、野餐,并从附近仅有的农家购得挤出的新鲜牛乳,一直到落日斜射到红盐池的水面,才尽兴返程。

  

  白杨沟飞瀑,1947

  晴朗的夏日里,在南樑尽头的山岗上,便可以隐约分辨出天山的峰峦巍峨插入天际,较近一带的山岭,便是迪化夏日避暑胜地"南山",那里有一条条小溪流自天山的万年积雪,最后汇为一条乌鲁木齐河,那里有茂密的针叶林和雨量较丰的凉爽气候,虽然迪化的夏天并不怎样炎热,但是青年们仍喜爱去南山避暑,因为他们可以恣意欢笑、饮马乳、吃羊肉、住帐幕、骑骏马,在深山中任意奔驰,在大自然中陶醉着,直到南山初雪、迪化夏深的时候。

  这些过去的日子是多么值得纪念啊!我永不会忘怀那矗立在东方博格达峰,银白色的万年积雪闪耀着光芒,那湍湍不绝的乌鲁木齐河水中,三五成群的骏马在低头畅饮,乌鲁木齐河旁的绿杨,永远令人依依!这里是沙漠中的甘泉,是天山之麓的沃州,我们十分依恋地只在这里度过了两度寒暑,如今回忆起来,只不过是那一刹那的快乐与痛苦,我相信如果不是盛世才的专制与毒辣,我们将会长久的留居在美丽的乌鲁木齐河旁,开发可爱的边疆,教育大真的青年。

  杨纫章,1948 年 《西北通讯》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并发布

  点赞、评论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