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汉隋明三朝在南越开疆拓土的成就: 汉武帝确实威武!
华夏文明悠悠5000余年,期间中原王朝政权不断更替,国土四至也常处于或伸或缩的弹性变化当中,其中,单单和现在的中南半岛东部,即越南之间的拉锯战就忽进忽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总体看来,中原王朝对它的控制是失多余得的。粗略统计一下,我们只在汉、隋、明三个朝代对其有过有效的直接统治,而且维持的时间都不长。
秦汉时期
说起汉朝对南部边疆的控制,需要从楚汉相争时,秦朝派到南方平定岭南的任嚣和赵佗将军说起。任嚣和赵佗平定岭南后,大秦却突然遭遇变故,秦始皇意外死于沙丘,没两年就天下大乱,任嚣也死了。赵佗成了岭南的主人,并于公元前203年建立了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汉朝建立后,先与南越国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南越国一度成为大汉的附属国。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继位后,他灭了南越国,将南越国拆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个郡,其中,日南郡位于最南面,大约在北纬16度附近,一年中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太阳从北面照射,因而日影在南面,故称“日南”。9郡大约维持到公元192年,发生了日南郡南部的象林县脱离汉朝而自立为林邑国(占婆国)的事件,此后林邑国不断北上蚕食汉郡。东吴、东晋、南朝等政权虽都有过一些征伐,但没有太大进展,再往后,中原王朝和南越就大体以北部湾或横山为界。
隋唐时期
到了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派将军刘方攻灭林邑国,设置了荡州、农州、冲州3州,共辖12县。大业三年(607年)改设为比景郡、海阴郡、林邑郡3郡。但实际上隋军攻破林邑数月后即班师回国,林邑王复其故地,比景等郡已不在隋朝实际控制之中。隋朝也有日南郡,唐朝时改称驩州,但与过去的日南郡已完全不同,而是现代的越南荣市一带。且“日南”一直作为驩州的别称,并非正式名称。后来中原王朝又逐渐失去了对南越的控制,两宋时虽有过征伐,也多是无功而返。
明朝时期
到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时,当时明朝的属国安南国发生谋反事件,使得前朝王族被灭,明军支援部队到达安南帮助平乱时,护送的安南王族的队伍遭袭,使得安南王族没有了继承人,夺回来的王位却无人继承。于是,朱棣便在1406年在南越设立了交趾布政使司,将越南再次统一过来。只可惜,明朝官员在这里并没有认真施政,在1428年当地人又起来反抗,攻占了明朝的官署。后来宣德皇帝认为安南价值不大,所以并没有开展反击,中越边界逐渐固定下来,直至新中国与越南进行谈判后,更是正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