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丝绸之路:从长安到罗马

摘要: 丝绸之路大通关文 | 星球研究所授权转载于星球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关于丝绸之路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以为这条伟大的商道之上会有满载丝绸的古代商队从长安一直走到罗马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从长安到罗马实在太远了仅直线距离就高达8000公里所有对商队致命的风险路途中一个也少不了大漠、雪山、高寒、酷热、匪盗、兵灾这不符合商人的思维方式(今天西安到罗马的直线距离示意图,图片源自@Google地图)▼   ...

丝绸之路大通关

文 | 星球研究所

授权转载于星球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关于丝绸之路

有一个常见的误区

很多人以为这条伟大的商道之上

会有满载丝绸的古代商队从长安一直走到罗马

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这种情况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从长安到罗马实在太远了

仅直线距离就高达8000公里

所有对商队致命的风险

路途中一个也少不了

大漠、雪山、高寒、酷热、匪盗、兵灾

这不符合商人的思维方式

(今天西安到罗马的直线距离示意图,图片源自@Google地图)

  

但是无论再大的风险、再远的距离

有一类人仍然会这样做

他们就是

探险家

准确的说是一群中国古代探险家

他们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接力完成了从中国到罗马的全部行程

中国人的视野一下子从长江、黄河

扩展到几乎亚洲全境,甚至非洲和欧洲

无数地方的第一次文献记载

都由中国探险家作出

无数古国或地方的历史

需要依据中国探险家的记录才能还原

那是一个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描绘的张骞出使西域壁画,此处为摹本,敦煌研究院藏品)

  

第1位出发的探险家

是西汉时大名鼎鼎的张骞

汉帝国经过几代帝王的韬光养晦

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兵强马壮

一代雄主决心一雪匈奴之辱

他需要在西域找到一个盟国

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

但当时汉朝对西域几乎一无所知

哪位勇士可以首开壮举?

公元前139年

汉中郡张骞应召前往

前后两次共花费17年时间

遍历西域诸国

史称“凿空西域”

(请点击放大查看,汉武帝时欧亚大陆形势图,制图@玖巧仔)

  

这次探索将中国人的视野向西延伸了数千公里

西域最重要的地理单元

河西走廊、祁连山、天山、昆仑山

都由张骞完成首次勘察

其中昆仑山本是虚无缥缈的神山

张骞在勘察于阗(今和田)南部之山时发现

此处富产玉石,并有“于阗河”(今和田河)流出

与上古传说中昆仑之虚产玉石、出大河的记载颇为相似

他随即向汉武帝报告

武帝据此正式命名此山为昆仑山

(昆仑山和田段航拍,摄影师PConline账号@赵来清)

  

除了我们已经熟知的甘肃、新疆

张骞对今天中国国境之外的探查同样值得铭记

他是有史记载的

第一位翻越帕米尔高原的探险家

帕米尔古称“葱岭”

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三国边境

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喀喇昆仑山

昆仑山、天山等五大山脉在此汇集

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

号称“亚洲屋脊”

(位于阿富汗的瓦罕帕米尔,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图片源自@Annieandpaddy)

  

他还是第一个用文字记录咸海的探险家

咸海是中亚的一个内流咸水湖

位于今天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

曾以6.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名列世界第四大湖

(1997年从太空拍摄,图片源自@NASA)

  

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物产资货也同样记载详细

他发现中亚各国的语言虽不尽相同

但受波斯文化影响,风俗相近

就连善于经商的特点也被明确指出

(《史记·大宛列传》)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

张骞对大宛(dà yuān)尤其印象深刻

大宛位于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

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中部

高耸的大山几乎将盆地完全封闭

只留少数几个山谷可以与外界联系

(费尔干纳盆地的山谷,摄影师@Дмитрий Чистопрудов и Николай Рыков)

  

山高谷深之中

却是有如今日中国新疆一样的宝地

盛产瓜果、农作物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