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4年第05期目录

摘要: ★即时征订扫描二维码

《收藏家》2024年第05期


目      录


| 特别关注 | 



龙泉青瓷中的“宋韵文化”

  沈子珍  裘晓翔

  叶斯纯  项庆标


试论北宋至明代龙泉窑青瓷

与宫廷的关系

  聂花菲   刘莹   田力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宋代龙泉青瓷

——从龙泉青瓷海外流布看宋韵

青瓷文化的对外影响 

  裘晓翔  占翀 

  沈子珍  廖杭莹


新安沉船出水龙泉青瓷三题:

产地、贸易路线与公用瓷器

  周雪妍  沈岳明


| 碑帖研究 |


玄赏斋法帖:

二十世纪董其昌刻帖的绝唱

  胡海帆


| 石窟造像研究 |


邛崃地区晚清民国“将军碑”

调查分析

  陈  爽  朱己祥  刘惠婷


| 陶瓷研究 |


陕西彬县窖藏出土瓷器再探 

  王  莉


初识清代中国外销瓷中的甜点具

  邓玉梅


| 展陈前沿 |


解读“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

  高  露


| 博物珍藏 |

风俗画中的个体商贩图像考

——以山东博物馆藏品为例 

  鲍艳囡




摘    要


| 特别关注 | 

| 栏目导读 | 



龙泉青瓷中的“宋韵文化”

沈子珍  裘晓翔  叶斯纯  项庆标


摘  要:两宋时期是龙泉窑的快速发展和鼎盛时期,无论是北宋的双面刻花青瓷还是南宋的薄胎厚釉青瓷、黑胎青瓷,无不体现着宋代文人雅士的人文意境和审美情趣。宋代起,龙泉窑以主角身份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为世界带去精美瓷器的同时,促进了世界陶瓷文明的互鉴与交流,体现了宋代的人文精神、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和开放包容的精神。


关键词:龙泉窑 宋韵文化

    匠工精神 外销

作者单位:龙泉市文物保护中心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泉市委党校



试论北宋至明代龙泉窑青瓷

与宫廷的关系

聂花菲   刘莹   田力


摘  要:在龙泉窑青瓷的相关研究中,其中最具争议和分歧的就是龙泉窑的性质问题,这也是研究龙泉窑的一个难点。本文拟基于史实文献的记载、龙泉考古的实证,结合当时的文化审美、流通贸易、工艺技术等,分析龙泉窑在宋元明时期与宫廷所产生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龙泉窑青瓷 官用

    宫廷用瓷 海外贸易 

作者单位:龙泉市博物馆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宋代龙泉青瓷

——从龙泉青瓷海外流布看宋韵青瓷文化的对外影响 

裘晓翔  占翀  沈子珍  廖杭莹


摘  要:龙泉青瓷是浙江的文化名片,在从宋代开始至明代早期的数百年间,龙泉青瓷作为远洋贸易的大宗商品参与开拓了影响至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书写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辉煌篇章,海外沉船遗址、港口遗址、墓葬遗址出土的大量龙泉青瓷以及珍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龙泉窑珍品就是“龙泉青瓷产品、文化全球化”的明证。本文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宋代龙泉青瓷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研究海外龙泉青瓷的出土和收藏情况,从古今两个维度看宋韵龙泉青瓷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关键词:龙泉 海上丝绸之路

    青瓷 宋韵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

龙泉市文物保护中心

龙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新安沉船出水龙泉青瓷三题:产地、贸易路线与公用瓷器

周雪妍  沈岳明


摘  要:本文以新安沉船出水龙泉青瓷为考察对象,通过器物造型及纹样的个案研究,对其产地、年代进行讨论。沉船中龙泉南区及东区产品的出水组合,呈现了龙泉青瓷经由瓯江水道至温州港集散的内运航线。作为官府用瓷的“使司帅府公用”铭青瓷盘登上贸易商舶的具体原因,可能与官府对舶货的监管有关。


关键词:新安沉船 龙泉青瓷 

    外销瓷 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 碑帖研究 | 

玄赏斋法帖:

二十世纪董其昌刻帖的绝唱

胡海帆


摘  要:民国时期苏州吴子深辑刻的《玄赏斋法帖》是历史上最晚完成的一部大型董帖,因出现晚,外界无传,自然成为近世帖目无载的新品种。从此帖内容和质量看,它完全可列入近代刻帖经典之列。在传统刻帖史上,它为董其昌书法丛帖画下了完美的句号。本文对此帖的辑刻者、帖石身世、流传过程和现状、存世三个时期的拓本、拓本重新分卷和补刻佚石作了全面梳理,重点阐述了此帖的内容特色与价值。


关键词:玄赏斋法帖 董帖

    董其昌书法 民国丛帖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




| 石窟造像研究 | 

邛崃地区晚清民国“将军碑”

调查分析

陈  爽  朱己祥  刘惠婷


摘  要:“将军碑”系邛崃地区一种常见的晚清民国的特殊造像碑,通常于冬、春枯水季节,树立在河沟桥头位置,主要用作桥梁附属物,其龛像组合表现观音、镇江王与土地,碑身兼具记事碑乃至告示牌功能。碑上尊像融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于一体,旨在救济水难、克制水患和守护水土,以有效护佑桥梁安全、利济行人往来。“将军碑”虽整体年代较晚、艺术水准偏低,却因其独特的尊像与功能,而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邛崃 晚清民国

    “将军碑” 镇江王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大学哲学系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




| 陶瓷珍藏 |  

陕西彬县窖藏出土瓷器再探 

王  莉


摘  要:学界关于陕西彬县窖藏出土瓷器的研究多聚焦于耀州窑青瓷。但在调查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彬县窖藏出土瓷器时,我们发现:除耀州窑青瓷外,该窖藏还出土有介休窑白瓷、耀州窑缩釉瓷、耀州窑黑瓷;这些瓷器对于了解彬县窖藏瓷器的全貌具有重要价值。从造型、釉色、窑口、用料、工艺等方面考察,彬县窖藏瓷之来源以周边的陕西与山西名窑为主,其品类多样,良莠不齐,且迎合北宋斗茶风尚,以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不同功用为目的,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故该窖藏非贡瓷,亦非某人或某些人群之专属,其作为商品流通的可能性较大,埋藏时间当不晚于南宋末。


关键词:陕西彬县窖藏

    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黑瓷

    耀州窑缩釉瓷

    介休窑白瓷

    埋藏时间

作者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初识清代中国外销瓷中的甜点具

邓玉梅


摘  要:甜点具是 18 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制糖工艺发展及饮食方式精细化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餐具。应西方市场需求变化,清代中国窑厂亦生产外销甜点具。因其出现时间比大部分餐具类型稍晚,当时无论是欧洲本土还是中国窑厂对这类新器形关注不多。本文从欧洲甜点发展的源头入手,探讨中国外销瓷甜点具与欧洲饮食方式改变的联系,发掘其与欧洲瓷厂同类产品生产装饰工艺的借鉴与融合,梳理和展现清代中国外销甜点具的主要产品特征和时代信息。


关键词:清代中国 外销瓷

    甜点具

作者单位:广州博物馆




| 展陈前沿 |  

解读“岐阳世泽: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

高  露


摘  要:李文忠为明代开国功臣,战功卓著,逝后被封为“岐阳武靖王”;李氏后人承荫袭爵,家族延绵明、清两代近六百年,被后世称为“岐阳世家”。岐阳世家文物包含御赐墨敕、历代先祖肖像、家族藏品、手书、族谱等,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展览为岐阳世家文物的一次完整展示。本文通过梳理李文忠家族的发展变迁和对家藏祖物的介绍,从家族历史和明清服饰制度角度对展品进行深度解读,希望藉此让读者了解其家族脉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岐阳世家 李文忠

    肖像画 服饰制度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博物珍藏 |  

风俗画中的个体商贩图像考

——以山东博物馆藏品为例 

鲍艳囡


摘  要:风俗画是以表现市井乡村百姓的习俗和生活百态为内容的绘画,反映的是社会风土人情的主题,是补充和完善艺术空间与历史空白的美丽华章。以售卖为主题的风俗画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山东博物馆藏四幅以明清个体商贩为主题的绘画,为了解当时的商品经济提供了直接的形象资料,是商业活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艺术印证。


关键词:风俗画 货郎 卖浆

    卖花 个体商贩

作者单位:山东博物馆














即时征订

扫描二维码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