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4年第02期目录

★
目 录
| 特别关注 |
恽寿平早期艺术轨迹
——以《竹石花卉图》册为中心的考察
朱万章
金农画梅作品的“一诗多题”、
代笔与真伪问题
颜晓军 李妍嘉
删尽一时流俗气
——金农的花果册页画
邢 晋
粤画开新“藕塘派”
——宋光宝及其绘画艺术
任文岭
河南博物院“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
展览侧写
马诗琪 韩子超
谈“绞胎”与“绞釉”类陶瓷器之
装饰特点
朱宏秋
中山国遗址出土文物中所见的
田猎元素
李雅雯
摘 要
| 特别关注 |
| 栏目导读 |
恽寿平早期艺术轨迹
——以《竹石花卉图》册为中心
的考察
朱万章
摘 要:恽寿平的《竹石花卉图》册系早年墨笔写意之作,从中不仅可看出其早年临习马远、柯九思、倪瓒、张雨、陆广、吴镇、刘钰、唐寅等前贤笔墨的状态,亦可反映其在专精没骨花卉之前的艺术演进轨迹。在此册的鉴藏与传播中,更可见出其时士大夫阶层对恽氏绘画的接受与推崇。考察《竹石花卉图》册的艺术成因及鉴藏传播,便可略窥恽寿平艺术嬗变历程及其作品在后世的接受史,从这一点来看,其意义显然已超越绘画本身。
关键词:恽寿平 墨笔写意 早年
鉴藏 艺术接受 花卉图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金农画梅作品的“一诗多题”、
代笔与真伪问题
颜晓军 李妍嘉
摘 要:金农的画梅作品数量众多,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金农的创作灵感和风格来源,而且归纳了其画梅作品中的“一诗多题”现象,并对其中透露出来的作伪现象加以分析。同时,对前辈学者提出的“代笔”等问题进行重新讨论,尤其认为“罗聘代笔”的适用性应该缩小,从而将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推进。此外,从诗书画印“四全”的角度对金农画梅作品加以鉴定,以冀确认其真迹的标准,对以往学界的猜测与误判进行纠正。
关键词:金农 罗聘 代笔
画梅 一诗多题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台州市博物馆
删尽一时流俗气
——金农的花果册页画
邢 晋
摘 要:金农作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才学出众,其人生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艺术风格于后世颇具影响。“花果册”题材是其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作品多表现其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其中1754~1755年间的多本“花果册”风格独特,既遵循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特点,同时也不拘泥于成规,多有创新。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艺术市场生态、文人交游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金农 文人画 雅俗共赏
花果册 漆书 卢见曾
作者单位: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
粤画开新“藕塘派”
——宋光宝及其绘画艺术
任文岭
摘 要:宋光宝是清代中晚期活跃于岭南地区的一位知名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远承北宋院体,近接陈栝、恽寿平等,在没骨法基础上以独到的“烘粉法”,最早有意识地将大量岭南风物描摹入画,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极大地促进了没骨法在岭南地区的传播与演变,不仅使粤画焕然一新并开创了“藕塘派”,而且对于居巢、居廉以及晚清以来广东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史料记载,结合目前所见宋光宝传世绘画作品,梳理与探讨其生平经历、书画交游、艺术渊源和师承、绘画特色、艺术成就等方面情况,以期能够对宋光宝生平及绘画艺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宋光宝 花鸟画 藕塘派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
展览侧写
马诗琪 韩子超
摘 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河南博物院策划推出的“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展通过展示商周时期礼的内涵、礼的传播与被普遍接受、礼的自我革新等内容,体现礼乐文明的历史价值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进一步揭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礼乐文明 国家 商周时期
作者单位:河南博物院
谈“绞胎”与“绞釉”类陶瓷器之
装饰特点
朱宏秋
摘 要:“绞胎”与“绞釉”类陶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的两个特殊品种。本文从实为“绞胎”却被命名为“绞釉”的三件陶瓷枕入手,通过分析博物馆藏品和考古资料,认为这两类陶瓷器所呈现的“花纹”不是釉的功劳,而是通过“绞胎”“绞化妆土”的工艺手法和施一色釉共同合力的结果,是一种极易造成视觉上迷惑的装饰奇观。
关键词:绞胎 绞釉 装饰 审美
作者单位:河南博物院
中山国遗址出土文物中所见的
田猎元素
李雅雯
摘 要:中山国北临燕国,南接赵国,四周还有齐、鲁等大国环伺,在列强的夹缝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历代中山王承袭游牧民族遗风,都热衷出游田猎。本文拟从出土文物及其纹饰出发,浅析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田猎习俗及其蕴含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战国中山国 田猎用具
文化融合
作者单位:河北博物院
建福宫区内各建筑的苫背做法
及其修缮实践
安 菲
摘 要:故宫建福宫区内的建筑是珍贵的历史遗存与研究资料。其整体建筑格局保存较好,基本保持了乾隆时期的样式与形制。2011年至2013年,在对该区域内的古建筑进行维修时发现,其屋面的苫背做法较之其他故宫建筑,有较大不同。为了原样修复,施工人员以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法为参考依据,对建福宫区内主要建筑的苫背做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通过多次实验,基本还原了古人的工艺,取得较为满意的修缮效果。
关键词:北京故宫 建福宫区 苫背
中国古建筑 屋面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基于文物保护与观展视觉体验下的
博物馆展品照明设计探析
任 巍
摘 要:展品照明作为博物馆展陈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博物馆文物保护和观众参观的视觉体验。其设计应以保护展品和利于观众观赏展品为基本原则。按照展品对光的敏感程度以及展陈设计的要求,合理设定照度值及色温,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限制展品年曝光量,在对照明光源的色温、发光效率、显色指数、紫外线和红外线含量、使用寿命等各项参数指标进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用性能良好的照明光源,在避免文物遭受光学辐射损害的前提下,为观众真实地呈现文物的原貌,更好地展示其历史性和艺术性,使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展品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展品照明 年曝光量 LED
照明光源 色彩还原
作者单位:首都博物馆
即时征订
扫描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