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3年第12期目录

★
目 录
|特别关注 |
从《江深草阁图》读唐寅对杜甫诗意的呈现
王放
《红楼梦》清代文人绘画概说
樊志斌
《磊翁十二真图》考述
唐红炬
鲁迅的古物收藏
萧振鸣
摘 要
|特别关注 |
|栏目导读 |
元代造像稽考
崔元和
摘 要:五台山南山寺始称万圣佑国寺,是元成宗为裕圣皇太后修建的皇家寺院,寺内主要建筑及造像均出自元代著名建筑及造像大师阿尼哥之手。南山寺极乐寺大雄宝殿现存世尊拈花及迦叶、阿难二弟子彩塑,为元代万圣佑国寺造像遗存,虽经后世多次补塑重装,但题材内容及样式风格仍保持元代基本面貌特征。世尊拈花之造像题材,与《金光明经》等数部护世佑国佛教经典均有较密切关系;世尊背光上由诸天构成的“天党护国”造像,则更确切地表达了创建此寺的主旨,即通过“由国弘经”和“万圣佑国”两个方面的“内外因缘和合”,达到“佑护世王”之目的。五台山南山寺极乐寺大殿中央佛坛现存造像,是研究认识有元一代皇家彩塑像设及寺院文化的罕见实物遗存。
关键词:五台山 天党护国
皇家寺院 造像稽考
平遥金庄文庙沿革及造像考略
简莉
摘 要:平遥金庄文庙大成殿现存孔子及“四配”“十哲”造像,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元代文庙造像遗存,是有元一代文庙像设及儒教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见证。关于金庄文庙的具体创建时间,文献记载有所差异。本文梳理中国古代文庙造像的规制变迁,并在此基础上,解读金庄文庙造像实存,考证其历史沿革。
大同观音堂辽代彩塑探析
刘建昭
摘 要:大同观音堂保存着多尊精美的石造像,外包细泥,并贴纸彩绘,正中为观音立像,左右各立两尊金刚菩萨,八大明王及两尊天王护法分别立于大殿东西两侧。其创建时间虽仅比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晚一年,但殿内彩塑系民间风格,其题材和艺术特性明显不同于皇家造像。因此,观音堂彩塑是研究辽代大同地区民间佛教信仰及塑像题材、雕造技艺的绝好实例。
高宇星
摘 要:崇善寺大悲殿三大士彩塑菩萨立像展现出标志性的“千手千眼”“千臂千钵”和“千轮千华”背光样式,其宏大的体量,别具一格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构思,堪称山西彩塑艺术的瑰宝之作。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崇善寺三大士背光的历史源流、工艺结构和艺术特征,以挖掘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山西金代彩塑服饰演变及其原因
林春杏
摘 要:本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结合文献和图像资料,对山西地区典型的金代早、中、晚期寺观彩塑服饰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说明金代各时期山西彩塑服饰的样式、用色等特点,以期对金代彩塑的时代特征与艺术价值进行更好的论证。
初探
吴一凡
摘 要:佛教造像丰富了寺观建筑、石窟寺的内在,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在调查研究、资料查询、病害分析等基础上,梳理了崇善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法器的种类,对现存法器的特点进行了形制描述,并简单探析其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希望能够为彩绘泥塑的保护及研究提供些许的帮助。
从《江深草阁图》读唐寅对杜甫诗意的呈现
摘 要: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唐寅《江深草阁图》是以唐代杜甫诗作为母题来呈现诗意的精彩作品,画面不仅表现出画家对杜甫诗中“寒”意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还可以看出画家人生际遇中个性自然表露带给画面的独特美感。
《红楼梦》清代文人绘画概说
樊志斌
摘 要:本文基于文献考察,对“《红楼梦》文人绘画”的定义、特点、现存情况进行梳理。《红楼梦》在清代文人中传播广泛,现存相关题材的文人绘画数量较大,其创意、审美、技法等与一般版刻图录、年画、广告画多有区别,体现了《红楼梦》创作者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磊翁十二真图》考述
唐红炬
摘 要:《磊翁十二真图》是清代画家陈维邦的作品,以册页形式绘循吏江皋(号磊斋)的人生踪迹,江皋本人依图纪诗,其好友、清初名臣张英因图题咏,可谓诗书画三绝。此件文物是观察、认识清代官场风气和世态人情的一扇窗口,也是祖国壮美山河的一次集中展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现公开发表,并作初步考述,以供学界进一步研究。
鲁迅的古物收藏
萧振鸣
摘 要:鲁迅以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和翻译作品名世。从鲁迅博物馆、纪念馆所存鲁迅文物来看,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作家、翻译家,还是一位收藏大家。国内有六家鲁迅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藏有鲁迅收集的大量古物。虽然他不以收藏家名世,却留给世人丰富的文化遗产。鲁迅的古物收藏与他的思想、文学创作和美术事业都是密切相关的,均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审视。
即时征订
扫描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