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3年第8期目录

摘要: 《收藏家》2023年第8期目 录|特别关注|朝阳区太阳宫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发掘报告李澔洋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范泽华朝阳区姚家园清代墓葬发掘报告李鹏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头饰漫谈张子晗| 石刻碑帖研究|金石并茂题跋交辉――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金石善拓六品的考释与研究李宇翔游相兰亭“九江本”石刻考略王伟| 陶瓷研究|陕西历 ...

《收藏家》2023年第8期

目      录


|特别关注 | 


朝阳区太阳宫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李澔洋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范泽华

朝阳区姚家园清代墓葬发掘报告
李鹏

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头饰漫谈
张子晗



| 石刻碑帖研究 |


金石并茂题跋交辉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金石善拓六品的考释与研究

李宇翔


游相兰亭“九江本”石刻考略

王伟




| 陶瓷研究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耀州窑瓷器撷英

周叶青、王莉




| 博物珍藏 |


山东博物馆藏“天风海涛”琴探析

郭云菁




| 人物研究 |


罗伯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渊源续考

杨玥





摘    要


|特别关注 | 

|栏目导读 | 


清代墓葬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是北京地区清代考古的重要对象。为全面提高明清时期考古学研究,近年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直注重加强发掘资料的整理与刊布,葬制、葬俗及随葬器物的探讨与研究,力求做到“透物见人”,进而构建、完善区域社会的历史文化面貌。 

2018 年至 2022 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朝阳区太阳宫、姚家园,海淀区中关村、四季青发掘了一批清代墓葬,并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典型且精美的随葬器物,在明清时期墓葬考古中具有代表性。配套出现的朝珠、顶戴和翎管为研究服饰、使用、身份、等级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带扣、纽扣、扳指、鼻烟壶、烟斗、铜镜、印章等为研究清代中下层人员的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基本完整的“顺治通宝”五大版式、银锭以及宽永通宝、景兴通宝等是清代货币制度、中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尤其是成组出土的金质发簪,造型生动别致,纹饰多样精美,制作工艺复杂,代表了当时金器制作的较高水平,也是了解和研究清代满、汉妆饰异同的重要实物资料。




朝阳区太阳宫明清时期墓葬

考古发掘报告

李澔洋

摘    要:2022 年 7 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朝阳区太阳宫乡发掘了 11 座明清时期墓葬,可分为单人葬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其中的 6 座墓葬内出土了包括朝珠、顶戴、钮扣、手镯、耳环等在内的成组精美文物。配套出现的朝珠和顶戴为研究清代直隶地区朝珠的使用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成套出现的纽扣、手镯及耳环等首饰以及铜镜等生活用品为研究清代中下层平民的服饰搭配,还原生活场景,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成组出现的铜钱以及银锭则是明、清两代货币制度发展与演变的重要历史见证。

关键词:清代墓葬  朝珠  顶戴  首饰  顺治通宝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范泽华  


摘    要:2020 年 4 月至 5 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理了11 座清代墓葬。这批墓葬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保存状况较好,根据墓主人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葬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瓷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等。尤其是金质发簪,成对出现,成组使用,并且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生动别致,纹饰多样精美,是了解和研究清代首饰的重要实物资料。综合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初步判定这批墓葬从清早期一直延续至清晚期,这有助于探究清代中关村地区乃至北京西北部社会生活状况与丧葬习俗。 

关键词:清代墓葬  随葬器物  中关村南大街  金簪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朝阳区姚家园清代墓葬发掘报告

李鹏


摘    要:为了配合工程建设,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朝阳区姚家园新村附近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 122 座,其中 M60、M65、M67、M70、M72、M78、M80、M85 为清代墓葬。这八座墓葬分布相对集中,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清代墓葬考古受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相关研究开展也较少。对这几座清代墓葬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究清代社会发展状况与丧葬习俗。 

关键词:清代墓葬  出土器物  姚家园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头饰漫谈 

张子晗


摘    要:清代是中国古代女性头饰发展史中工艺技术最发达、装饰纹样最丰富的时期。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精美饰物,部分尚在修复整理中。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件头饰,从其源流与发展、种类和样式、材质与工艺、文化意蕴和用途四个方面略作阐述。 

关键词:清代墓葬  头饰  发簪  发钗  金饰件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 石刻碑帖研究 | 

金石并茂题跋交辉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金石善拓六品的考释与研究
李宇翔

摘    要:本文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简要梳理了金石题跋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对《秦权全形拓》陈介祺跋本等六件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所藏金石善拓的图文内容与题跋文字进行分析,从而在其相互作用与内涵阐述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金石  题跋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   拓本
作者单位: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


游相兰亭“九江本”石刻考略 

王伟

摘    要:南宋丞相游似收藏《兰亭序》拓本百本,按所得先后、天干次序从甲乙至壬癸编次,每干再从一至十编为集,共计十集。明初多为晋府所藏,后“以鼎革散布人间”。杭州孔庙碑林旧藏九江本《兰亭序》一石,梳理宋至近现代文献,通过石刻泐痕特征、《兰亭序》版本及所存印章、历次摹刻情况等分析,考证其原帖为“游相兰亭”百本之“壬之八九江本”,其《兰亭序》版本属于定武体系,由清道光七年(1827)至咸丰十年(1860)之间藏书家蒋光煦、刻工孔省吾摹刻而成。 
关键词:游相兰亭  九江本  定武兰亭  兰亭石刻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 陶瓷研究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耀州窑瓷器撷英 
周叶青、王莉 

摘    要: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相当数量的耀州窑瓷器。从唐代到金代,类型丰富,品种多样,其中青釉剔花牡丹纹倒流壶最为出名。而耀州窑作为北方重要的窑口,优秀的器物不单单只有一件。这些精美的器物或深藏库房,或亮相不多,因而不被大众所了解。为了弥补缺憾,本文拟对馆藏的耀瓷进行梳理,以飨同好。 
关键字:耀州窑  陕西历史博物馆  素胎黑釉点彩   “官”字款 
作者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 博物藏珍 |  

山东博物馆藏“天风海涛”琴探析 

郭云菁

摘    要:明鲁荒王墓出土的“天风海涛”琴,是目前仅见的考古出土的全箱式七弦古琴。本文揭示了该琴从宋元明三代至今的流传经历,又从唐琴和雷琴的斫制历史入手,结合有山东流传经历的三张唐琴来总结唐琴和雷琴的特征,据此对“天风海涛”琴展开再讨论。最后对“天风海涛”之雅名进行了分析,并概述其延用状况,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古琴的保护和传承,期待古琴在新时代演奏出最大气恢宏的“华夏正声”。 
关键词:“天风海涛”琴  唐琴  雷琴   天风海涛  古琴
作者单位:山东博物馆




| 人物研究 | 


罗伯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渊源续考 

杨玥

摘    要: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富于收藏、乐于捐赠。本文通过考订罗伯昭先生与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往来信函、国家博物馆藏品档案和亲友回忆录等材料,更新了罗伯昭先生首次捐赠的时间,梳理了前人甚少讨论的罗伯昭先生古币之外的捐赠义举以及为博物馆征选代购等事迹,以期更全面地展示罗伯昭先生化私为公的爱国情怀和为新中国博物馆体系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罗伯昭  捐赠渊源  北京历史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即时征订

扫描二维码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