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2年第7期
来自: 收藏家杂志社 |
发布时间:2024-11-10 09:15 |
查看: 218 | 发布者: gogoyy |
摘要: 文博研究万新华觉铭,是青浦圆津禅院第九代住持,工诗善画,活跃于乾隆、嘉庆时期江南艺文界,与当时诸多社会名士如同邑王昶、钱塘梁同书、吴县潘奕隽、长洲王芑孙、奉贤陈廷庆等交流互动,交情莫逆,留下了许多往来书札,体现了其与江南文人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当时儒释交往的丰富图景。❖尹昆 觉铭像康熙十年烧造祭器考奚文骏本文首先通过对史料 ...


王昶、梁同书、潘奕隽、王芑孙、陈廷庆
致释觉铭信札考释
觉铭,是青浦圆津禅院第九代住持,工诗善画,活跃于乾隆、嘉庆时期江南艺文界,与当时诸多社会名士如同邑王昶、钱塘梁同书、吴县潘奕隽、长洲王芑孙、奉贤陈廷庆等交流互动,交情莫逆,留下了许多往来书札,体现了其与江南文人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当时儒释交往的丰富图景。

奚文骏
本文首先通过对史料的研究,提出康熙十年烧造祭器的背景是该年康熙帝首次东巡祭祖的需要,通过分析嘉靖和乾隆两朝的皇家祭器得出康熙十年所烧祭器可能的样貌,研究认定南京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康熙娇黄釉暗刻龙纹盘就是康熙十年所烧祭器的标准器,最后提出这次烧造应是宫廷委托民间窑场完成的,最有可能的承担者就是“瞻公窑”。

于曦湲
中国山水画自诞生以来,如何排布山水景物在画面中的空间就成为历代画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问题。宗炳、张彦远等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虽然都基于各自的绘画实践而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但均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直到中国山水画发展巅峰的北宋时期,郭熙才在前代画家探索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远”法的山水空间构图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用于绘画实践,创作出了山水巨制《早春图》,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成熟的标志。

商周至南北朝时期蝉在青铜器
纹饰、玉、蝉冠中的形制和意象
李兴国
蝉在古代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象,多见于红山文化玉器、商周青铜器、汉代玉琀及冠饰当中。受早期的图腾崇拜和巫文化影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赋予了蝉“不死复生”的文化内涵,道家推崇羽化成仙,佛家追求轮回转世,儒家则把他奉为独善、清高的处世准则。文化的多样性,自然在器物的形制、纹饰、艺术风格上留下淡妆浓抹的一笔。
❖ 商代 京鼎
冯维
大字行书《醉翁亭记》手卷收藏于沈阳故宫,是文徵明在嘉靖十六年(1537)所作,全卷古意盎然,色相俱足,笔法清劲飘逸,刚利有致,书风习黄庭坚而又俱自身特色。文徵明曾多次书写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字里行间体现的是其学而不怠的坚韧性格,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文中蕴含的乐于自然、乐于同乐的情感与文徵明晚年时期悠然自适、追慕前贤的生活状态不谋而合,也表达了文氏对高尚雅致的隐逸情结的向往和憧憬。
王瑞华
根据已刊布的资料,晋侯墓地已出土青铜器中出现了数位晋侯名字和谥号,器形精美,铭文信息丰富。下文撷取了部分晋侯墓地出土带有晋侯名、字和谥号的重要有铭青铜器,以缕清晋侯世系及历史脉络。

❖ 晋侯鸟尊
李晔
五彩是中国古代瓷器彩绘装饰技法,同时也指彩绘瓷器品种。“五”为虚数,实指色彩丰富。按照工艺特征分类,有纯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色地五彩三类。纯釉上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以红、黄、绿、褐、紫、黑、蓝等彩进行绘画,勾线平涂,入窑以800℃到900℃焙烧而成;青花五彩,先以青料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进行釉上彩绘,焙烧而成。色地五彩,是指在各种颜色釉瓷器上饰以五彩,再焙烧而成。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五彩瓷器共有73件,年代涵盖明代、清代和民国3个时期,三类五彩均有收藏,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家二三级珍贵文物。本文将在五彩发展历史的框架内,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对馆藏五彩瓷器进行研究。

❖ 明万历 青花五彩梅花式盆
王晓艳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寿文化,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寿文化有着漫长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其内涵被不断拓展和丰富。清代时期中华寿文化已充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绣、玉器、竹雕、牙雕、木雕、瓷器、珐琅、铜器、剪纸和书画等不同质地物品中都有寿文化题材装饰。寿文化题材图案纹饰构成元素丰富,包含人物、动物、植物、山水景物和文字等多种元素,寿文化元素或单独、或组合构成或寿文化元素与其他吉祥元素组合构成寿文化题材,寄托着人们对长寿、富贵、吉祥、多子等等的美好愿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清 缂丝群仙祝寿图
赵强
圣旨是皇帝颁布重要文告的专用文书,而民间常见的圣旨则是封赠官员祖父母、父母的诰命或者敕命。按照清代的覃恩封赠制度,一至五品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给予诰命,六至九品官员及外藩、世爵有袭次者发给敕命。同时,各级官员也可以奏请朝廷将授予自己的散阶封赠给亲族尊长,生者称“封”,殁者称“赠”,即封或赠。这种荣亲封典的覃恩范围是,一品至三品官员能够封或赠曾祖父母,四品至七品官员可以封或赠祖父母,而八品、九品官员仅授本人,不封妻子,若是本人不请封,便可请旨封或赠父母。清道光八年(1828),时任广东始兴县“教谕衔管训导事”(正八品)的澳门望厦村人赵允菁请旨赠父母,以尽报本之忱。道光皇帝恩准所请,依例赠其父赵元辂(图1)为“修职郎”、其母张氏为“八品孺人”。这卷敕命既是文八品散阶身份凭证文书,也是清代封赠制度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 赠赵元辂敕书
朱亚光
《同光十三绝》是京剧史上重要的戏剧图画史料,传由清光绪初年画家沈容圃或他人假沈容圃之名以清道光年间画家贺世魁所绘单幅名伶肖像拼绘而成,现收藏于梅兰芳纪念馆。此画为纸本,纵263、横790厘米,以工笔重彩绘制完成,风格写实。画中绘制活跃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技艺高超的名伶代表半身像,其身份自左向右依次为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画面中心位置标有朱笔提写并以金线描边的“沈容圃绘”四字及“沈题”“容圃”钤印两方。
❖明万历 青花五彩梅花式盆
——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铜镜为例
常祥 郝素梅 刘秀玲
历史长河中,铜镜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精美的工艺品。镜背上繁缛华丽的纹样,承载着当时的生产工艺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唐宋铜镜为例,对唐宋铜镜中的纹饰进行浅析。
❖ 瑞兽葡萄纹镜
——山东博物馆藏两件元代瓷枕整理与研究
王卫丹 孙华勇
山东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磁州窑瓷枕中有两件最具代表性白地黑花人物故事图瓷枕。瓷枕均为长方形,瓷质较为粗糙,胎呈土黄色,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工匠们便在瓷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又在瓷胎上用毛笔绘制各种花卉和人物故事图案,寥寥数笔,生动的画面跃然枕上。最后再罩上透明釉,入窑高温烧造而成。
❖ 元 白地黑花“一箭双雕”长方形枕
张红娟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中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罐,外壁通体青花装饰,腹部纹样特别,为四幅神仙人物图,分别骑乘仙鹤、鲤鱼、槎等,造型各异,场景宏大,仙气十足。罐腹所绘何人?有着怎样的故事渊源?又有何寓意?令人忍不住探究一二。
❖ 明中晚期 青花瓷罐 乘鲤图
——鼻烟盒与鼻烟壶
李正
英国V&A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最顶尖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之一。该馆永久收藏了超过230万件藏品,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几乎每一艺术门类超过5000年的人类创造史。2021年来华展览《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主要展示了罗莎琳德和亚瑟·吉尔伯特夫妇所藏金器、银器及微型马赛克艺术品等突出精湛工艺水平的藏品。其中有一批数量可观的鼻烟盒,造型精美,绚丽多姿,着实引人注目。
❖ 约1821年 拿破仑一世鼻烟盒
刘岐荣
故宫博物院收藏古琴是由清代制作的礼乐伴奏的古琴、清宫旧藏历代古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文物局调拨和购买、捐献的唐、宋、元、明、清古琴两部分组成。《故宫古琴》收录的是清宫旧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文物局调拨以及故宫博物院收购、收藏家捐献的历代古琴共计46张,其中观赏琴11张。笔者作为这本书的副主编参与了编辑的全部过程。首先,前期跟随郑珉中到库房过目每张琴,然后为出版制作抄写《故宫古琴编目表》和为古琴拍照,之后到印刷厂对书样随校随修改,有时从下午三四点钟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早七点多再到单位为书中缺少的资料进行补充等,最后作为责任校对进行核红。
❖ 天风环佩琴
周雨晗
关于“舞马”的记载及历史追踪起源,在历史文献中随处可见,反映了古代帝王奢华的生活,舞马俑相关文物遗迹是唐代鼎盛时期的产物,是舞马历史的实物见证。唐代舞马俑传世极少,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公私博物馆中,收藏的彩绘舞马可谓独树一帜,堪称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就舞马的起源、发展及几家公私博物馆藏舞马俑进行探讨。

❖ 唐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郝佳雯
所谓“八破图”,即使用工笔画的表现手法,用近乎写实的表现方式描绘各种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物品,如碑拓、书卷、信笺、扇面、古画、古钱等物的残破片段。画面中的物品或焦黄、或虫蛀、或折损、或残缺,这些物品经组合堆叠而形成的画面,即为“八破图”。因其残章断简往往带有被火焚烧过的焦痕,在民间又常被称作“锦灰堆”“集破”“八破”“集珍”“集锦”“集破”“什锦屏”“杂锦灰堆”“残画”“拾破画”“断简残编”“打翻字纸篓”等。这些写实逼真的物品被绘制于同一幅作品之中,常使观者误以为画面是由各种碎片拼贴而成,而非绘于纸上的。

章津才口述 秦岳峰整理
1964年,我从北京图书印刷职业学校文物班学习结业,分配到北京市文物商店琉璃厂东街宝古斋字画门市部工作,跟靳伯声师傅学做书画收购,那时天天“下户”,就是到各藏家去寻货。北京什刹海一带居住着老画家周怀民、六额驸王爱兰及张伯驹等藏家,当然是常去的。张伯驹的大名,早在文物班学习期间去北京故宫博物馆参观他捐的隋《展子虔游春图》、晋《陆机平复帖》时就知道了。初遇张伯驹夫妇,是靳伯声师傅带去的,那天,敲门迎进,寒暄过后,潘素先生沏茶离去作画。张先生学者风度,谈吐文雅,他见一青年人来,问我是谁,靳师傅告以姓名,说是刚来店的学徒。张先生对我说:“收字画,你得懂真假,要看许多东西才行,还得老师傅引领。”我点头称是。又对靳师傅说:“老靳你要传帮带,把经验掏给年青人。”然后,张先生与靳师傅聊起书画收藏界的人和事,谈真论伪,笑声不断。我一旁静听喝茶。临了,张先生说他已无货出让,但要给你们介绍几个主儿(藏家),说下地址,让去看看。“文革”一起,张伯驹被关八个月,遣送乡下;靳伯声师傅以“地主”身份被轰回河北香河老家,隔年病故乡下。靳伯声,名和,他曾是琉璃厂论古斋老板,与张伯驹交往甚密,张先生捐献的另两件名品范仲淹《道服赞》卷和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即得之论古斋靳伯声。靳师傅与张大千也是好友,说是同庚,“文革”前几年,大千还托人给他带来自绘的两张画,两把扇子。

——北京诚轩2022春拍百花齐放
北京诚轩
北京诚轩2022年春季拍卖会将于8月6日启幕,推出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四个项目,计有六个专场。
❖ 民国十六年 张作霖戎装像背龙凤黼黻图伍拾圆纪念金币样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