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1年第03期

摘要: 《收藏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藏家微店享八折优惠清代乾隆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上)吕成龙清代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强盛时期,也是清代社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此时,位于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厂在瓷器烧造方面,也呈现出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等密切相关的特点。其产量之大、耗费之巨、工艺之复杂,可谓前无先例、后无来者,在中国陶瓷 ...


《收藏家》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特别关注

清代乾隆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上)



吕成龙


清代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强盛时期,也是清代社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此时,位于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厂在瓷器烧造方面,也呈现出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等密切相关的特点。其产量之大、耗费之巨、工艺之复杂,可谓前无先例、后无来者,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乾隆朝以后各朝,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逐渐衰退,御窑瓷器生产亦每况愈下,产品数量、质量均不能与乾隆朝同日而语。


❖  清乾隆 祭红釉梅瓶

登峰造极的清代乾隆官窑彩绘瓷



——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为例
张润平


乾隆一朝六十年(1736~1795),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达到历史顶峰,无论青花、彩瓷、颜色釉和仿古釉,都达到极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评价乾隆官器“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清乾隆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烧造品种之丰富,种类之多样,装饰之华丽,令人赞叹。其青花瓷的生产达到巅峰,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绘瓷的烧造,更加精益求精。仿古瓷方面,在景德镇督陶官唐英的带领下,官窑大量仿烧前朝名窑,如仿宋诸多名窑,无论在造型、釉质及纹饰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下面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为例,重点阐述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彩绘瓷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唐英制乾隆六年款 青花缠枝莲纹花觚


乾隆御制诗瓷器浅谈



龙霄飞


乾隆御制诗品类繁多,主题多样,出现在瓷器上则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吟咏瓷器本身的作品,一类则是吟咏花鸟风物、园林图景等其他主题的作品。在乾隆御制诗瓷器的两种类型中,旧器新刻的一类中大部分的御制诗是吟咏陶瓷本身的,而在新器新烧一类中则既有吟咏陶瓷主题的,也有吟咏其他主题内容的。


❖  清乾隆 豆青地开光粉彩山水图海棠式瓶


以静为用 是以永年



—— 乾隆皇帝与清宫御制瓷器
李理

观看、欣赏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御制瓷器,了解弘历的设计、制作、珍藏,体味他的人生品味、艺术世界,并由此欣赏和热爱我们的古代传统文化。


❖  清 乾隆款青花番莲蕉叶赏瓶


山东博物馆藏乾隆官窑瓷器选介



王卫丹


乾隆官窑瓷器的生产,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艺术上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造型精美,图案新颖,品类繁多,工艺技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山东博物馆收藏乾隆官窑瓷器近百件,今择其中的代表性器物进行介绍。


❖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高足杯 

赏玩手札


吉祥止止



—— 从百花呈瑞特展谈传统花鸟画中的吉祥文化

徐小虎


福寿康宁、吉祥如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吉祥,《易经·系辞下》说:“吉事有祥”,《庄子》则曰:“虚实生白,吉祥止止”,唐代成玄英注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在传统农耕社会里,人们对事物的取、舍和对事象的趋、避,逐渐形成了取优舍劣、趋吉避凶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了处置社会政治、经济事务的基本原则。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绘制图画,俗称“瑞应图”或“吉祥图”。
吉祥图,是传统文化中最能够代表中国人对生活的理想与追求的造型艺术,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审美情趣、美学观念与民俗习惯等。就表现形式而言,它大致有两种艺术类型,其一是吉祥图案,广泛运用于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二是吉祥绘画,多为独幅艺术品,伴随着时代变迁而风格纷呈。

❖  北宋 崔白 四瑞图页


救八难度母唐卡组画赏析



赖菲


四川博物院馆藏一套《救八难度母》唐卡组画,设色淡雅,意境空灵,严肃的宗教题材故事被隐藏于浓郁的世俗化场景中。尤其是该组画采用汉地画风进行绘制,画面吸收了丰富的汉地绘画元素,从主尊人物到陈设装饰,无不表现出汉地特色,可见创作者在将极富藏族特色的宗教艺术唐卡与汉地绘画风格结合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也反映了汉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融汇。本文对这套唐卡的画面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显著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

❖  救水难度母图

专名例释


清代岭南画家苏六朋人物画研究



—— 以佛山市博物馆藏品为例

梁钰莹


清代嘉、道年间,岭南文化的发展处于繁华时期,苏六朋的绘画在岭南地区影响颇大,其画笔下的人物,一眉一眼,或憨或诈,都笔笔传神;能工能意,指笔兼用,又通诗书画印,与同时代的苏仁山并称为“岭南画坛二苏”,在广东美术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有一席之地。苏六朋是岭南画家之翘楚,其人物画的布局、线条、表情刻画、题跋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作品取材民间,富有时代精神,是清代晚期的文人画转向世俗的代表。

❖  清 苏六朋 人物图


浅析山东地区出土丝织品上的织造文字



刘靓


中国作为最早开始桑蚕养殖业的国家,丝织品作为文字的记录载体出现的年代比较早。山东虽为古代重要的丝织业中心,但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出土丝织品较少。本文以山东地区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丝织品上的文字为研究对象,对古代丝织品上的织造文字进行探讨。

❖  花蝶纹暗花绫夹袍织款

观展前言


感时舒卷 瑞牛呈祥



—— 中国美术馆“美在耕耘”新年展之开篇

赵辉


辛丑岁首,大地复苏,感时舒卷,瑞牛祥集,带来了春的气息。中国美术馆以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为主题,倾情策划“美在耕耘——中国美术馆新年展”展览以600余件作品,体现了一代代艺术家们辛勤耕耘的斐然成果,亮点纷呈。

❖  “美在耕耘”展厅

博古论道


文物中的东夷文化符号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鸟形纹饰欣赏

杨阳 郭俊峰


《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曰 ‘夷’。”山东地区即是古代东夷族的聚集地。根据文献记载,东夷族是一个崇拜鸟的民族。所以,历史上又称这一带的古代居民为鸟夷。正如《大戴礼记·五帝德》曰:“东方鸟夷民。”而在现实的考古发现中也印证了上述观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中都发现了以鸟为题材的文物标本,鸟的形象在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和金银器中的出现频率极高,这些鸟的形象丰富多变,生动鲜活:既有立体圆雕的鸟,也有雕刻在器物上的鸟形纹饰,还有外形为鸟的盛器或容器。不仅有现实存在的鸟,还有神话传说中虚幻出来的神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先民对鸟的高度崇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二十余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带有鸟形纹饰或鸟形器物的文物标本,对研究东夷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信息,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  龙山文化时期鸟喙形鼎足

博物精华


沈阳故宫藏清帝御用兵器(上)



邓庆


清朝以弧矢定天下,统治者首重习射。凡八旗官兵,无不习勤弓马。并号称弧矢之利,精强无敌。本文以沈阳故宫藏有的几件后金帝王的御用兵器和清代八旗官兵的武器为研究对象,对清帝御用兵器进行探讨。


❖  清太祖努尔哈赤 龙虎将军剑


耳畔流光



——常熟博物馆藏明代葫芦耳环赏鉴

顾秋红


在明代,女子佩戴耳饰成为当时普遍的风尚,小巧玲珑的耳饰却尽显女性之美。明代耳饰可分为耳环和耳坠两大类。其中耳环在明代贵族妇女墓中出土数量众多,纹样丰富,有葫芦环、珠排环、八珠环、梅花环等。而葫芦耳环又是明代耳环中的典型式样,其基本造型由元代继承而来,按材质分为金葫芦耳环和金珠宝葫芦耳环,前者按制作工艺又细分为金光葫芦耳环、金瓜棱葫芦耳环和金累丝葫芦耳环等。这些形制多样的葫芦耳环折射出当时社会精湛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  金瓜棱葫芦耳环



《收藏家》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