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1年第01期
《收藏家》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品味服章之美 再现大明风华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目前主要保存在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其中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明代服饰是上世纪50年代从曲阜孔府调拨而来;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服饰早先是由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保存。孔府旧藏的明代服饰实物种类丰富,涵盖朝服、礼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吉服、便服等主要的服饰门类。
❖ 大红色暗花纱缀绣云鹤方补圆领

20世纪早期蓝地花蝶纹服巾赏析
于奇赫


桂林博物馆藏壮族背带浅析
秦婕
桂林博物馆馆藏壮族背带代表性较强,以清末至今制作和使用的背带为主,不乏融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身的精品。通过对馆藏壮族背带的梳理,发现即使属于同一民族,因居住区域的不同,背带的形制也会有所差异,但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代表同时代壮族背带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因而有必要对馆藏壮族背带进行科学分析与研究。

蔡憬萱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政权,满族的先祖为肃慎族,起源于白山黑水之地,发展到辽金元时期的女真人就是其中的一支。骑马狩猎是满洲先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因此为适应骑射的需要,清代的满族服饰在继承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之外,也加入了大量本民族的元素,设计出了方便、实用又自成一体的服装。


一模·一样
吉林省博物院多年来陆续收藏了约2000件糕饼模具,数量众多,品类丰富,为我们研究糕饼模具提供了重要的文物支撑。糕饼模具,顾名思义就是制作糕饼所使用的模具,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南北方都有使用,而且因为南北方饮食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这些模具在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有区别。


赵利鑫
应国虽是一个小国,但从出土的应国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和制作工艺来看,其物质文化较为发达,在周王朝较高的政治地位,与邓、申、姜等周边诸侯国之间有政治联姻关系。这些铜器及铭文,是研究应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无羁时节好行空
晚清民国时期,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西画东渐”的历史浪潮。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的作品打开了中国绘画史的新篇章。在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新体画”影响下,诞生了一批绘画巨匠,马晋就是其一。他们使用中国传统的笔墨颜料,纸本或绢本,却采用西方绘画技法,如明暗法、透视法,兼用传统中国绘画的线条塑形手段,诞生了一系列中西融合魅力四射的绘画作品。


垂足而坐
中古汉人从席地坐改为垂足坐,这种民族重大礼俗的演化过程极其缓慢,起始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过渡期,直至唐宋才最终完成,历时800余年。
坐姿的演变,乃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高型坐具的使用。西域胡床的传入,竺国佛座的泊来,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目前所见,古代高型坐具史料,大都来自于我国的西部和中原地区,而地处东北的高句丽的相关文物材料,或许受限于零散和交流的不畅,尚未被古代家具研究者所了解和认知。本文对此略作介绍,希望能给古代家具演化史的学术研究补充一些新的内容。


龙纹镂空花钱赏析
龙纹花钱是镂空花钱中重要的一部分,沿用时间也较长。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盛于元明时期,衰于清代民国。各类龙纹镂空钱铸造时间也有不同。单龙纹镂空钱多是早期铸造的。这类花钱数量较少,纹饰粗率,未发现黄铜质,说明它们均是早期铸造,明清以后基本未再铸造。双龙花钱品种多,有大双龙、降龙和升龙等。双龙花钱应是盛行于元明。其中,双降龙镂空花钱造型古朴,均为青铜材质,数量较少,铸造时间相对较早。升龙钱始铸时间稍晚,约出现了辽金时期。早期双升龙花钱铜质较好,钱体较厚重,龙纹精制、霸气十足。明清时期出现黄铜花钱,龙纹也渐趋呆滞。尤其是清代民国时期“弹簧龙”,龙身似一串算珠,已经没有早期龙纹的气势,失去生气。龙凤纹、鱼化龙镂空钱的出现,是龙纹花钱多样化的体现。


雍容华贵器 琳琅尽得归

清微淡远 中和雅正
黄茜茜

艺海拾珍
王蔚


冯其庸和他的收藏


王铎行书五律诗书艺浅论
明末清初,正当新旧王朝更替的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已不见郁勃的生命力。恋古与创新相互激荡。此时,幸有王铎振臂一呼,以其雄强豪迈的书风一洗当时书坛萎靡不振的风气,以卓荦不羁的超凡之才,自信勤奋的探索精神,创造出“风樯阵马、笔走龙蛇”气势夺人的新书风。其个性解放与艺术风格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发展变法的思想对当时的书法起到了重要意义。也为当时书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和生机,对明末清初以及后来的书坛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与开拓。


中国印学全面而权威的工具书
——《中国印论类编》(修订版)出版
荣边

《收藏家》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