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0年第12期
来自: 收藏家杂志社 |
发布时间:2024-11-10 09:31 |
查看: 274 | 发布者: gogoyy |
摘要: 《收藏家》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藏家微店享八折优惠中国古代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与审美特征嵌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表面装饰工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金银嵌错工艺出现后,嵌错金、银、红铜、绿松石的青铜器广泛流行,铸就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精品。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工艺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仍有不少值得 ...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翟胜利
嵌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表面装饰工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金银嵌错工艺出现后,嵌错金、银、红铜、绿松石的青铜器广泛流行,铸就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精品。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工艺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仍有不少值得探讨之处。本文将结合考古发现与文化因素分析,以几件典型的嵌错青铜器为例,对这种工艺的技术源流、工艺特点和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由于《说文解字》等文献记载的讹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错金、鎏金工艺存在误解。就制作工艺而言,错的本义是用厝石加以磨错 。古代青铜器铸造完成后都需要磨错以处理范线等铸造痕迹,错金、鎏金等工艺中也都包含磨错程序,所以错不能算作独立的装饰工艺。传统所谓错金银工艺,技术角度的准确称谓应该是嵌错,基本工序包括开槽、镶嵌和磨错。嵌错金、银、红铜、绿松石等都只是该工艺的不同表现形式。刘卫华
战国中山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非常高超,设计新颖,造型独特,充满勃勃生机,特别是多种多样嵌错工艺的运用,使器物表面显得更加色彩斑斓、熠熠生辉。中山国的嵌错工艺综合吸收了游牧民族和华夏地区的优点,在材料运用、纹饰创意和加工工艺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特色,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周叶青
青铜器上可以观察到一些工艺痕迹,如范铸与补铸、部件衔接、打磨等,这些工艺痕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民们的技术成就。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看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富足程度,并且结合文献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经过,尽可能地拓宽对先民们的认识,还原史实。
——以曾侯乙青铜器为例
院文清
曾侯乙青铜器,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是最多最齐全的组合,可以说是战国早期这一阶段最为典型的代表。曾侯乙青铜器具有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特点,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浑铸、分铸、熔模铸造(失蜡法)等冶铸技术,技术熟练地掌握和实施运用了错金、镶嵌、铸镶、铜焊、镴焊、铆接、榫卯、贴金箔等多种工艺,而呈现出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等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集先秦青铜制造技术之大成,集中反映了东周时期最为先进的青铜制作的科学水平。
刘明杉
万贵妃是明代成化皇帝终其一生的宠妃,二人富于传奇色彩的感情生活为后世津津乐道,万氏恃宠所作恶行也为后人诟病。本文以万贵妃之母王氏墓中出土的一对金翟簪和一件镶宝石莲座梵文金分心为线索,对相关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从见微知著的小视角反映明中期宫廷贵妇的流行时尚对民间女性的影响。——从几件南宋官窑的青瓷标本说起
杜晓俊
本文从五件南宋官窑的青瓷标本谈起,运用多视角的考据方法,从宋代墩的相关考古、文献及绘画资料入手,进行比对研究,发现它们不仅表现了藤墩捆绑连接结构的编织纹样,其中的弧形条状构件还保留了圆形开光的特征,基本可定为南宋官窑仿藤式墩的组成部分。总体来看,它们有的带窑粘,有的部分积釉,有的外表多处釉未包裹。可见,这是一次不成功的烧制。或许是因为器型较大和结构复杂,增加了烧制难度。因未见同类传世器,故窑址所见遗存品显得格外珍贵。如可对实物进行修复和还原,以呈现世人,不仅可丰富南宋官窑瓷器的种类,也可扩大世人对南宋宫廷文化的认知。
❖ 南宋 官窑青瓷墩构件

——兼论澳门内港古炮类型归属
陈炳辉
“古炮”属可移动文化遗产范畴,具有历史、考古、社会、科学及技术等多重价值,载有军事、战争史、科技史、社会史、政治与国际关系史等各种历史信息。在澳门过去4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有多门大炮被保存下来,不少展示于澳门的博物馆与文物景点上,其中以澳门大炮台数量最多,年代约在19世纪中晚期。本文从形态学角度,阐释澳门大炮台上现存大炮的设计细节,分析其类型归属与形态特征。此外,2020年4月16日澳门内港地区因工程动土,在23号码头(佑德码头)地段挖出一门古炮残件,随即引起澳门社会各界关注和议论。笔者曾撰文初步分析此门古炮的特征,推论其年代约为19世纪中期。为了进一步厘清内港古炮的类型归属,本文将在上述澳门大炮台大炮的研究基础上,与内港古炮对比分析,由于两者大致同期,正好作为比较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马天行
藏传佛教又称为藏语系佛教,也有俗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列为佛教三大地理体系,但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在印度的达兰萨拉、喜马偕尔邦、印空拉达克以及尼泊尔、不丹等国均有信众。

——傅抱石《东坡笠屐图》读记
万新华
傅抱石《东坡笠屐图》轴,纸本,设色,纵90、横30厘米,题云:“东坡先生。长公天仙,谪堕人界。人界不容,公气逾迈。斥之杭州,吾因以游。投之赤壁,吾因以适。琼厓儋耳,鲸波汗漫。乘桴之游,生平奇观。金莲玉带,曰维东坡。戴笠著屐,亦维东坡。出入诸黎,负瓢行歌。十惇百卞,其如予何?癸未冬月,抱石造像并录王鏊赞”,又抄录典故出处:“魏了翁跋张逵《东坡先生笠屐图》言,东坡道人在儋耳,一日访黎子云,中途值雨,从农家借篛笠木屐,戴笠而归,妇人小儿争笑,邑犬争吠。东坡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见《好古堂画记》,傅抱石。”画中苏轼一身宽袍大袖,头戴箬笠、脚着木屐,右手持杖,作回首状,一派“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之态,生动反映了身处逆境但不改乐观本色的人生境界。综合考察,傅抱石创作往往将自己与人物类似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缜密的形象构思细腻地再现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同时,他又注重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对人物神态、衣着的处理表现过人,贴切地把握人物的细微特征。傅抱石一如既往地追求“线性”,融合破笔散锋,兼用多种笔法,果敢不施修饰,充满着刚劲的力和写意的美。苏轼一生跌宕坎坷,尝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始终保持怡然自乐的处世哲学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面对个人处境的困顿,他能穿透历史的豁达,自我释怀。无疑,《东坡笠屐图》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明清徽州漆艺赏析
钮小雪
徽州漆器始于唐宋,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宋代徽州的螺钿漆器技艺精湛,有“宋嵌”之称,出现了菠萝漆技艺。徽州漆雕在明清时形成一个重要的漆作中心,通过原料、技艺的输出,对江南其他区域的漆作行业都有着重要影响。
李智瑛 赵腾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主要以收藏亚洲各国艺术珍品而闻名,其中尤以高加索地区和中国等地藏品最为精华。与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博物馆相似,在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两万多件中国藏品中,历代陶瓷艺术品表现突出。其中所藏中国清代异形陶瓷类型丰富,设计独到,具有极大研究价值。本文即以此为主题,对这些流落海外难得一见的清代异形陶瓷进行详细论述分析。

——清宫御笔题铭赏析
周炜文
毛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绘画工具,也是蕴藏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清代皇帝使用的御笔,材质丰富,工艺精湛,笔管题铭文字又极具特色。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毛笔有千余件,大多数还尚未开封使用。我们从这些清宫遗留的御笔中,可以窥见御笔的宫廷特色和承载的文化意义。
❖ “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展出的清代开笔仪式的工具和纸笺布明虎
本文精选六枚山东地区馆藏金元明时期纪年铜镜,以期在器物断代方面发挥作用。
刘能
92年前的春天,60岁的蔡元培在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开学典礼上提出“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艺术教育的理念由此开始。2020年,一座黑色系的建筑分外醒目的矗立在宁波钱东湖畔边上,奇妙的与东钱湖融为一体,这就是国内第一座以美育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华茂集团徐万茂、徐立勋父子十几年逐梦筑梦的落点脚, 也是新的开始,它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外观设计、专业的专家团队、丰富的馆藏珍品。十几年的追求,半生的收藏让徐氏父子的美育教育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真正的“活起来”。
——上海对话之艺术开启未来
木子
第六届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围绕“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新机遇”“产业链+创新链——艺术品在线交易发展的新模式”“艺术IP的活化运营与版权保护”三大主题,邀请业界翘楚、行业专家、聚焦业界关心的前沿问题,从多元的视角探讨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新未来。
——从油画《裸女》谈起
郝佳雯
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珍贵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均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通过对其拍卖作品列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刘海粟的众多油画作品之中,成交价格最高的并非幽静深远的《雪霁》,也非声名远扬的《北京前门》,而是他于1931年所创作的《裸女》(拍卖价逾1000余万元)。在其众多油画精品之中,为何这幅尺幅并不算大的人体油画可以受到如此重视并摘得头筹呢?通过对作品本身以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刘海粟的这件《裸女》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