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20年第10期

摘要: 吉林省博物院藏漆器高雪 张语师 ❖清 剔犀漆桌❖清 黑漆描金山水窝角方套盒❖明 剔红盏托❖剔彩竹林七贤笔筒茗香远扬谁为器——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茶具鉴赏(下)李竹雨17~19世纪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繁荣的茶叶贸易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艺术的融合。大量的中国茶具随着各国商船来到西方世界,随着当地饮茶习俗的 ...


特别关注

吉林省博物院藏漆器



高雪  张语师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经髹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实用功能和欣赏价值。我国漆器的产生,从同步发现最早的河姆渡漆木碗算起,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岁月,漆工艺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然而由于漆器不易保存的属性,故唐宋以前的漆器,除考古发掘中见到的部分外,存留下来的极少,现今所见的传世漆器大多为元明清三代的作品。吉林省博物院现藏有明清漆器上百件,现拣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加以介绍。

❖  清 剔犀漆桌 

绚丽华贵



——话黑漆描金器

刘晓晨


清代,漆器品种多样,色彩缤纷,精美绝伦,深受皇家国戚的喜爱。漆的工艺繁杂,制作时间长、成本高,使漆器变得更为阳春白雪,成为权贵的专宠。在众多漆器品种中,黑漆描金又因其富丽堂皇深受皇家的偏爱,它是皇帝书房中的案几、坐具,也可以是后妃寝室的案桌,更可是他们手中把玩的圆盒。沈阳故宫就藏有一些黑漆描金制器,数量不多,用途广泛,从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到清宫陈设,小到漆盘,大到香几。

❖  清 黑漆描金山水窝角方套盒

漆茶具



郭丹英


漆树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而漆器则是人类与大自然协手共创的杰作。
对于茶具这个大家族而言,以漆作为材质的茶具是其中重要的分支,在历代茶具的发展舞台上,漆器呈现其多姿多彩的身影。

❖  明 剔红盏托

故宫旧藏清代雕漆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邢娜


清朝满族人入关,皇家倡导吸收中原汉族文化,乾隆皇帝自幼受中原传统思想的影响。宫廷器物的审美是以皇帝的喜好为中心。在宫廷器物中,文具是重要的门类之一,运用各类材质精工细作,漆工艺中雕漆又以剔红为主的雍容以及剔黑为主的肃穆而特色鲜明。在雕漆文具类中造型有文具箱盒、提匣、砚匣、笔、笔架、笔筒等。其中笔筒外形简洁,适于雕漆,装饰题材亦可丰富多彩,在常见题材中的文人故事或者御制诗显然更贴切笔筒的实际功能。

❖  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博物精华


茗香远扬谁为器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茶具鉴赏(下)

李竹雨

  

17~19世纪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繁荣的茶叶贸易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艺术的融合。大量的中国茶具随着各国商船来到西方世界,随着当地饮茶习俗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大量清代外销至欧洲茶具,现择其中部分精品,略作介绍。

❖  清乾隆 青花加金彩山水人物纹茶具组

公私秘藏



裴铁侠虎啸琴探源



王莉


陕西历史博物馆裴铁侠之“虎啸”琴,为裴铁侠赠其弟子李璠之物。1950年,李璠携琴乘车前往北京应聘,途中“虎啸”琴遭遇意外。为保全此琴,沿途就地“送存西安博物馆”。裴铁侠“虎啸”琴之沉浮,也基本勾勒出了建国至今的古琴发展脉络。不管历史背景如何,古琴蕴含的强大的人文精神,是其赖以延续的原动力,具体表现在琴人、琴器、琴曲等方面,一如裴铁侠、李璠,以及他们友谊的见证者“虎啸”琴。

❖  清 黑漆描金山水委角方套盒

版本目录




宋池阳郡斋本文选鉴赏



刘明


国家图书馆藏有宋淳熙八年(1181)池阳郡斋刻本李善注《文选》3部,其中两部分别为陈清华郇斋和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存世尚有其它诸部印本。兹以陈清华郇斋藏本为例,行款版式为10行18至21字不等,小字双行19至22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镌本版字数,中镌“文”和卷次及叶次,下镌刻工。卷端题“文选卷第一”,次行低两格题“梁昭明太子撰”,第3行低3格题“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事崇贤馆直学士臣李善注上”。关于其雕椠风格,傅增湘称其“字体长方,结构严谨”(《藏园群书经眼录》),宿白则称之为“开版较紧、字体端秀自然”(参见《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  淳熙本“文选”挖版之例

古器物考





福禄之器  吉祥万代



——清宫康雍乾三朝葫芦瓶

张莹  李理


《诗经》有云:“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说中华民族的先民出自瓜瓞,世代延绵,繁衍后代。自古葫芦就被视为多子多孙的象征,并逐渐演变成为葫芦文化,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葫芦,谐音“福禄”,是吉祥福禄的象征;又因其多子,被视为多子多孙、繁衍生育的吉祥物;葫芦作为盛器,被看作是神仙栖息之地,是仙境的象征,藏有长生不老之药;葫芦还被视为避邪之物,驱除恶鬼和疾病。葫芦所折射出的“福”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  明万历 青花红绿彩狮穿花纹葫芦瓶

赏古集真






和同为一家



——唐蕃古道遗珍赏析(下)

许彩莲


唐蕃古道是公元7世纪初随着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开通的,它是中原王朝与西藏高原吐蕃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开辟的“陇道”“高平道”“河西道”“羌中道”以及“吐谷浑道”联通了中原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为唐蕃古道的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长安,拉开了唐蕃关系的序幕。之后,伴随着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的入藏,唐蕃关系日益密切。唐蕃古道开设驿站,双方使节、商贾、僧侣往来不绝,成为联通汉藏民族的“黄金桥”。

❖  唐 鋬指金杯

书札碑帖







墓志中的北京地望一例



——周肇祥旧藏《唐陆日岘夫人王氏墓志》考释

鲁晓帆


按照现有考证唐幽州幽都县礼贤乡其下已有五个村落大致地点已被证实,即“龙道村”在今爱民街南口以北一带,“黄城”村在今北池子大街以北一带;“别驾”村在今西直门内大街一带;“胡村”在今阜成门内大街以北一带;而“刘村”是在今阜成门外大街以北、二里沟大街以东一带较为合理。以此推论“刘村”应属于幽都县的礼贤乡,而不应属于蓟县的归仁乡。这样看来当年《唐陆日岘夫人王氏墓志》记载的葬地确有商榷之处,误把“刘村”属地错记为唐幽州蓟县归仁乡,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两县的交汇处,到底是属于哪个县?又属于哪个乡?大部分人都有可能分不清楚,何况,万一真的存在属地变迁呢?但笔者认为这种可能的概率较小,毕竟它牵扯到当时地形地貌的划分。

❖  唐陆日岘夫人王氏墓志拓片

艺坛随笔








汉文佛经与藏经橱(上)



——用文物解读《西游记》系列

邢鹏


明代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经为原型而创作的。佛经不仅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终极目标,也被作为小说故事中“无字经书”与“有字经书”之辨的意象体现,反映了佛教内部修行方法的区别。小说中的唐太宗为玄奘指经取号为“三藏”(第十二回),并借如来之口解释“三藏”的含义和数量。虽然这些内容并非佛教的正统观念而均是小说家言,但其恰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上以超度荐亡为主要特征的“死人佛教”之真实反映。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师徒在到达灵山之后,因未送“人事”而得到了无字经书。据佛教知识,小说作者可能赋予了无字经书更深刻的寓意,即是对佛教禅宗中顿悟法门与渐悟法门之争故事的暗喻。

❖  明永乐 《甘珠尔》大藏经及其红漆描金护经板

天工开物









地契修复案例浅析



李长红


地契即典押、买卖土地的双方所立的契约。它以纸制材料为载体的存在形式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保留下来的地契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也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地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本文以笔者工作中修复的一批民间家族地契为案例,详实的记录并分析了地契修复的理念、原则、流程、技术要点等,希望能为地契修复与保护提供些许经验和参考。


❖  地契修复前残损局部
❖  地契残损局部修复后效果

市场观察










2015~2018年江苏省线下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研究



顾颖


本文以2015〜2018年江苏省传统线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大量一手数据为基础,全面梳理、分析、总结四年间江苏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内部情况,并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江苏省与京、港、沪等文物艺术品拍卖业较发达的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认为江苏省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低迷,表现出多种显著的地域特征,值得管理部门和从业者积极应对。

藏友交流











明宣德釉里红琴棋书画大罐



朱毅


笔者祖传有一个明宣德轴里红琴棋书画大罐,高34.5、口外径23、口内径21、底外径24厘米;器型为唇口,直颈,丰肩,肩下渐收至底。拉胚成型,接胎。内壁胎接痕明显,外壁手摸呈波浪纹感。胎体洁白、结实、细腻。底不施釉,摸之滑溜如婴儿肌肤。底沾砂,局部泛火石红。釉为透明玻璃釉。本釉里红琴棋书画大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科研价值。

❖  宣德釉里红琴棋书画大罐 对弈图

崇祯渔父义渡伍子胥青花笔筒赏析



李洪彦


在广州的一个小拍上,笔者喜获一件大明崇祯年间的青花人物故事笔筒。该笔筒器高18.9、口径10.6厘米,直壁直口圆桶状。笔筒颈部及足上方各有一圈双弦纹夹忍冬草暗刻纹,足底露胎,略内拱,胎质细密坚白,且有明显竹刀旋刮痕。中间绘青花山水人物图案。远山近水、瀑布、小舟、鱼鳞状萱草、左右漂浮的“括号云”、崖边合欢树、远方城垛形花纹。寥寥几笔勾勒出生动的上身长下身短的人物造像,宽袍大袖的衣裳饰有※花纹。整个笔筒釉面白中闪青,青花蓝中泛紫、青翠艳丽。其已开康熙青花瓷器紧皮亮釉、墨粉五彩之先河。该笔筒所有特征,皆符合明末崇祯青花瓷器之特征。这是一件独具文人雅士气息的达官贵族文房用器,路份挺高,值得收藏。

❖  崇祯 渔父义渡伍子胥青花笔筒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