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19年第11期

摘要: 特别关注——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精品组合茶具赏析乐素娜竹西忆茗香盛世清尚茶酒位:从唐司马家族墓出土三彩茶器说起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与茶有关的文学史、农业史、贸易史与宗教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互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茶的制作、饮用及所使用器具,已经依靠传世文献、出土器物 ...



特别关注

惟携茶具赏幽绝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精品组合茶具赏析

乐素娜


一个时代的茶具往往是当时饮茶方式的直观体现之一。如唐宋时期饮茶需要将茶饼碾末,故而成套出现的唐宋茶具文物里,除了碗、盏等,往往还会有碾茶器。又如在“唐煮宋点”饮茶方式的影响下,唐代的茶具组合里常常会有“煮茶”所必须的“风炉”“釜”等,宋代的茶具组合里一般有“点茶”时注水的茶具——“注子”(汤瓶)等。饮茶方式的一大转变带来了茶具的大变革,从此壶、盏搭配的茶具组合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 唐 白釉茶具一组


竹西忆茗香


——扬州博物馆藏茶具精品赏析

周旋


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故乡扬州,崇尚吃茶的风气很盛。《扬州茶馆》一文生动描述了扬州人的早茶生活。扬州有句俗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早上去茶馆吃个早茶,晚上到澡堂泡个小澡,扬州人悠闲惬意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又这样结束了,由此可见茶对扬州文化的影响之深。

❖ 宋 景德镇窑青白瓷茶具组


盛世清尚


——宋代茶文化展精品赏析

李竹雨


从2019年6月8日至2019年8月8日,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了的“盛世清尚——宋代茶文化展”。此次展览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原创展览,也是国内较为系统地展示中国宋代茶具的展览,展出文物128(组),辅助展品12件,通过“啜英咀华”“烹点之妙”和“茗香远播”3个单元向公众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黄金时期——宋代。以下为展览中的精品,与读者共赏。

❖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兰草纹盏

茶酒位:从唐司马家族墓出土

三彩茶器说起


于奇赫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与茶有关的文学史、农业史、贸易史与宗教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互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茶的制作、饮用及所使用器具,已经依靠传世文献、出土器物与其他图像材料的相互佐证建立了历史性的时空序列。对于茶器的研究而言,目前考古出现了大量的实物资料,而结合同时代的文献,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茶器是在人们饮茶中哪一环节所使用的。特别是具有组合关系的茶器,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人的饮茶流程。

❖ 司马仲举夫妇合葬墓出土部分器物

博物精华


广东省博物馆藏墨彩瓷器赏析

黄静


墨彩瓷器是指以黑色彩料为主,兼用矾红、金彩等彩料,在瓷器上绘画,再经烤炉二次焙烧而成的瓷器品种。墨彩是清代瓷器的常见装饰手法之一,出现并成熟于清代雍正时期。其绘画根据画面的需求,用彩可浓可淡,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效果十分接近,故又称为“彩水墨画”。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不少数量的墨彩瓷器,年代跨度为清代至民国,涵盖了内、外销各品种。以下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清代藏品,分享与众。

❖ 清雍正 墨彩山水盘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名家书法赏


秦欣欣


中国书法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清代书法发展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新乡市博物馆藏有部分名家书法作品,本文精选几幅以飨读者。
❖ 冯敏昌 行书横轴

专名例释



荷包考

孙传波


本文以文献与考古资料为依据,从荷包历史发展演变及使用功能不同角度出发,论述荷包的名称变化、造型变化及功能变化,从而揭示了荷包承载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件,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荷包文化。

❖ 北齐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书札碑贴




清代山西潞安知府高振宛墓志考

  张庆华 唐新


清代山西潞安知府高振宛墓志铭,建国后出土于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尹集村。现由其后人收集并安放在高氏进士陵园。此墓志为青石制,呈正方形,志盖已失。志石下部断裂经修复基本完整。高100、宽100、厚12厘米。志文阴刻,楷书,竖行,共31行,满行21字,约1100字。

❖ 清 高振宛墓志铭


青州市博物馆新征碑刻选粹


张志忠


近几年,山东青州文物调查以及各类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陆续出土或发现了一批石刻文物。这些石刻文物或散布于乡野,或为个人收藏,有条件的则被征集入馆收藏。据初步统计,这些石刻文物以碑刻为主,详细种类有题记、碑刻、墓志、雕塑、经幢、建筑构件其年代最早者可至南北朝,明清两代占绝大多数。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一批资料,笔者拟对掌握的新见石刻文物进行整理,以期抛砖引玉,使更多学者认识、了解并更加深入地挖掘出这批文物所蕴含的珍贵价值。本着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顺序,首先对青州市博物馆新入藏石刻文物进行整理。

❖ 唐大中十三年张文度墓志

古器物考





铺首衔环功能考

王娜  马建军


铺首衔环是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它既有权势象征的意义,又有装饰的价值,主要被表现在青铜器、陶瓷器、漆木器、画像石、墓门棺椁以及建筑的门上。或铸、或雕、或刻、或制。

❖ 青州九龙涧西汉召嘉墓出土的铜铺首衔环

赏玩手札





形神之间见匠心

  陈明光


印章始于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许慎《说文解字》称其为“执政者所执信也”,可见一直都是象征权力的重要信物。到了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入印—中国篆刻史开始进入石章时代。陆游诗云“石不能言最可人”。晶莹之美石或硬度适中易于运刀,所镌印文盖于纸上则鲜艳夺目且经久不褪。职此之故,石章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他们从精彩纷呈的秦汉玺印中汲取养分以事刻章,篆刻遂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书画同登大雅之堂。

❖ 清 尚均 龙钮 尺寸:2.3×2.3×5.5厘米

人物述林






黄丕烈的书画鉴藏

  李军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荛圃,又作绍甫、荛夫,号复翁、复初氏、宋廛一翁、求古居士、佞宋主人等。先世居福建莆田,十世祖黄秀陆迁居江宁,有祖坟在焉。至曾祖黄琅移居苏州。黄氏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数上春闱不利,加捐户部主事。一生以藏书、刻书为志业,63岁时曾在苏州玄妙观西设滂喜园书籍铺。编刻有《士礼居丛书》。关于黄丕烈的藏书情况,从江标《黄荛圃先生年谱》、王大隆《黄荛圃先生年谱补》 等书中可窥一斑。

❖ 静春堂诗序卷  黄丕烈题诗

吾所藏与国所藏


——徐悲鸿的收藏与建立国家美术馆的理想

杜永梅


徐悲鸿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上注定是要浓墨重彩进行书写的。他所提倡的中国画改良与油画的中国化问题,至今仍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其美术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写实主义美术教学体系的基础,影响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他视作“悲鸿生命”的画作收藏,以及通过收藏建立国家美术馆的宏愿,也应一并写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 徐悲鸿 奴隶与狮 素描 1924年

谢瑞阶作品的美学价值


魏子云


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如黄河之水,激荡澎湃,奇丽多姿。作为河南现代美术领军人物之一的谢瑞阶,以其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尤其是黄河为题材的山水画享誉中国现代美术界。他于50年代至60年代多次跋山涉水,行程万里,深入到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七省区的黄河两岸,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了解黄河的水情及水利建设,对黄河的文化内涵有深刻的领悟。他锐意创新,突破前人藩篱,在对黄河的性格刻画和画水、用色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其作品表现出黄河豪放狂纵、大气磅礴、百折不回的豪迈气概以及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宏大气势,并形成了厚朴、粗犷、大气和刚毅的、具有黄河文化特征的画风,展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性格,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 黄河在前进


考古觅踪







大同北魏墓葬胡俑的粟特人象征


张志忠


近年来,随着太原隋代虞弘墓、西安北周安伽墓的发现和科学发掘,展现出一幅幅人物形象生动,体貌特征鲜明的中亚粟特人风俗画卷,为认识和研究粟特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通过比较研究对于了解和认识北魏平城时期墓葬出土的胡俑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以上胡俑材料的对比研究,似有所得,略陈管见。

❖ 象貌与服饰上的粟特人象征

市场观察








上海对话之探讨上海拍卖行的生存之道

木子


“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是由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主办的高层论坛活动,活动承办方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上海对话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秉持开放性、专业性,广泛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原则,第五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将会从更多的视角,全方位的进行权威的解读,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近年来拍卖行业面临国家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的改革,一带一路多重机遇,同时联合拍卖新兴业态,也将拓展拍卖行业发展的新空间。在上海对话论坛环节,由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拍卖研究中心主任范干平主持,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芸,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品部经理余家邦,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郁静瑜,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智光,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强,上海驰翰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毓皓,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云探讨上海拍卖行业发展的路径。

拍前预览









书画名家精品汇 钱币琳琅珍稀现


——北京诚轩2019年秋季拍卖会

 岑宣


北京诚轩2019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中旬在昆仑饭店拉开帷幕,推出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
中国书画共约500件拍品,傅抱石、黄宾虹、张大千、溥心畬、李可染、石鲁等皆有精品亮相,其余名家佳作亦多,值得瞩目。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2019年第10期 精彩呈现
2019年第9期 精彩呈现

2019年第8期 精彩呈现

 合作 


《收藏家》

| 随刊赠送24P画册活动征集中|

联系电话:010-65127493

感谢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