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19年第5期

摘要: 特别关注尽态极妍——宋代花鸟画概览袁杰崔白 寒雀图卷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对花鸟画的重视程度。本文介绍一下宋代花鸟画发展历程和脉络,以便于对宋代花鸟画有一个更深 ...


特别关注


尽态极妍

——宋代花鸟画概览

袁杰



崔白 寒雀图卷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对花鸟画的重视程度。本文介绍一下宋代花鸟画发展历程和脉络,以便于对宋代花鸟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李迪 枫鹰雉鸡图轴


徽宗朝宫廷花鸟画的新风格

李方红



佚名 梅竹聚禽图


徽宗朝的花鸟画继承了黄筌父子风格中讲求形似和神似的统一,摒弃了呆板、图绘式的因素,并且接受了崔白、吴元瑜绘画中的活泼互动因素,创造了讲求“形似”与“格法”统一的新风格。因此,在徽宗的主持下,北宋宫廷花鸟画呈现出了新的风格特征,这种新风格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北宋晚期的中国花鸟画风格面貌。


崔白 双喜图 


从赵佶腊梅双禽图看其花鸟画的风格特征

彭代群



本文介绍《腊梅双禽纨扇面》入藏四川博物院及三次鉴定情况。赵佶长于写生,构图洗练,以工细彩墨为主。


宋 赵佶 腊梅双禽纨扇面


四川博物院藏两件宋代院体画赏

成吟



宋人秋葵图纨扇面


四川博物院藏《秋葵图》为典型的“黄家富贵”风格。作品运用黄筌的勾填法。秋葵在画家笔下是以细笔勾形,笔法蜿蜒曲回,花苞竞妍,枝叶散舒,花蕾饱满。画面清丽,富丽别致,代表了宋代院体画的典型风貌。

《荷塘浴凫图》布局平远,画面主体色调单纯,以赭石与墨色相间,略点苔点,数枝绿叶衬荷花。野鸭的灵动,荷叶的风姿与浅滩湖水对比,动静相宜。从对自然物和水的处理方法看,颇有马远的风范。


宋人荷塘浴凫图纨扇面


赵孟坚的白描水仙

朱万章



南宋 赵孟坚 水仙图卷(局部)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赵孟坚擅绘水仙。但因追捧者众,自南宋以降,伪其白描水仙者代不乏人。就笔者目力所及,认定其白描水仙为真迹者有天津博物馆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本。三本之外,现被定为赵孟坚白描水仙的作品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本。赵孟坚的白描水仙对后世影响极大,师承其艺或临摹其白描水仙者,在明清两代较为多见。

今天我们在梳理和解读这批洋溢着作者婉转曲折、顽强不息生命意志的艺术佳构时,是不能只“作画图看”的,它所承载的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一个特殊年代的文人惊呼历程,很明显已然远远超出绘画本身。


南宋 赵孟坚 水仙图卷(局部) 天津博物馆藏


李迪和他的花鸟画

孙丹妍



宋 李迪 风雨归牧图


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期间是李迪的创作高峰,宁宗朝的作品多少前两朝,但集中在庆元年间,亦即宁宗朝的早期。秉承两宋画院的传统,李迪的画风精工细腻。通常来说,这种风格对画家眼力、笔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不会是年纪太大时的作品,而现在最早的纪年作品《风雨归牧图》亦已成熟,因此,孝、光二朝及宁宗朝前期最有可能是李迪的壮年时期。庆元早期是他的创作高峰,题材都是他最擅长的花鸟。


宋 李迪 红白芙蓉 红芙蓉



观展前沿


南海一号沉船

——解读南宋海洋贸易的重要宝库

刘冬媚



南宋 金项饰


5月18日至8月25日,“大海道——‘南海一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该展览展出400余件“南海一号”沉船文物及馆藏相关南宋时期文物,这批文物涵盖了从1987年第一批调查发现搜集的代表性器物跨越到2019年最新发现的成果。展品类别涵盖了陶瓷器、金属器、碑拓、自然标本等。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南宋中兴——“南海一号”沉船所处的时代;万贯珍品——“南海一号”沉船所载货物;万里行舟——“南海一号”沉船的船员生活;船沉南海——“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卅载寻踪——“南海一号”沉船发掘保护实录。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博物馆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第二季)》的宋金项饰,也将在展览中呈现。


南宋 龙泉窑青釉内出筋葵口碗



风·尚

——18至20世纪中国外销扇

  白芳



清 象牙雕风景人物扇


2018年12月18日至2019年5月5日,广东省博物馆于推出了年度原创大展《风·尚——18至20世纪中国外销扇》。展览精选广东省博物馆藏163件/套中国外销扇及相关展品,时间跨越两个多世纪,它们材质名贵、工艺奇巧、纹饰华美、色彩绚丽,凝聚着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再现了西方社会当时的审美意趣。观众在领略外销扇优雅与时尚风致的同时,也打开了一幅18到20世纪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融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从中一睹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况。


清 象牙骨描蓝填银仕女花卉羽扇



博古论道


宋人悬画琐记


方忆  付国静



会昌九老图(局部)


悬画,即悬挂书画,为我们所熟知的宋人四般闲事“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之一。挂画,是指借助某些道具和手段悬挂绘画作品向世人展示的一种行为方式。宋人“挂画”与当今的家居挂画或一般室内场所的书画悬挂之目的有相同之处,即装饰与欣赏。然而除去这两种意图,宋人“挂画”的行为方式,又有更为复杂的地方,这其中可以看出书画收藏之盛,也可以看出以画装饰的普及,同时也包含着以书画作品室内装饰、绘画品鉴的理论和技巧,诸如如何择画、挂画,挂画的道具,挂画的位置,与书画的陈设搭配等等。文献与图像资料的结合是我们释读宋人“挂画”行为的最佳途径,或许能让我们从中了解到其中的细微末节。


宋 人物图(局部)




博物精华


丝路外销高峰时期的元代龙泉窑青瓷

张润平



元 龙泉窑青釉褐彩暗花缠枝莲纹盘


瓷器作为元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呈现出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分布的趋势,元代贸易瓷在亚非欧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现,从目前已知的海外考古发现证明,龙泉窑瓷器的数量占比最高。元代瓷器的器型和使用功能充分展现出元人的生活习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元代瓷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元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值价值。

元代龙窑泉窑青瓷的釉层从薄胎厚釉的多层施釉改变为一次施釉,釉色呈豆青、艾青色。豆青滋润如玉。装饰技法除刻划花外,还有印花、贴花、镂雕、露胎堆贴等,造型也从宋代的纤巧秀丽、古朴典雅的特征开始转向硕大壮美、雄壮浑厚的艺术风格,主要纹饰有云龙、飞凤、瑞果、花卉、双鱼、八仙和八卦纹等。


元 龙泉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赏古集真


龙凤辨微

——从首都博物馆藏金银器上的龙凤纹样

看明代宫廷的等级规制(上)

柳彤



 鎏金斗牛银带钩


首都博物馆的金银器藏品中有数量众多的明代遗物,它们大部分出土于明代墓葬中,有些器物上镌刻了“龙凤”图案,但这些器物的主人,就其身份而言是不可以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的。事实上这些金银器物上的“龙凤”与帝后使用的龙凤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是明代宫廷等级规制下的产物。

在明代,除了飞鱼纹与龙纹相似,还有蟒龙和斗牛。它们也是与龙纹相似的高级别纹样。总的来说,形似龙纹的动物纹样有以下几种:蟒纹,级别仅次于龙纹,与龙的差别,龙为五爪,蟒为四爪或三爪;飞鱼纹,级别在蟒纹之下;斗牛纹,级别在飞鱼纹之下。


嵌宝石飞鱼纹金执壶


望古遥缅风人意  弗令俗工骋新样

——从乾隆咏玉诗管窥其艺术品位

张尉



良渚文化 玉璧 


   咏玉诗是乾隆御制文物诗中的重要内容,其不少诗篇大力倡导对古意的追摹,极力反对俗巧风格的“时样”“新样”,对当时的玉器审美和琢玉风尚起到了引领作用,表现出淳朴雅致的艺术品味。


清 和阗青玉方壶


名家格古


瓷器鉴定那些事

——要想穷 烧郎红

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



并未完全还原成红色的郎红器物


“郎窑红”一词,来自清康熙时期朝廷委派负责督陶的的官员郎廷极。相传在康熙四十一年为了讨康熙帝的欢心,烧制了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新品种,称为郎窑红。在景德镇又有另一个版本,传说郎廷极要再次创烧铜红釉瓷器,但不敢在御窑厂试烧,便委托民间的朋友进行烧造,由于是第一次烧制红釉大件(生坯约45厘米高)器物,且铜红釉又难以把控,最终合格品极少,虽然名义上是为皇帝家烧制,但民窑烧制又不允许落款,这一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民间便有了“要想穷,烧郎红”一词,郎红就此诞生。

其实郎窑红是因镇窑的出现而出现的品种。镇窑容积大窑位温差可区分更细。这样明代所流传下来的釉料品种无法占满新窑炉的全部窑位温区,也就是说必须要创新,需要更多的釉色品种来充实不同温区的窑位。才不会浪费寸窑寸金的窑位。郎窑红釉只是众多创新出的颜色釉的一种。


康熙 郎窑红观音瓶



真伪辨微


殷商玉器鉴定零拾(上)

董立平



殷商时期刀法“折铁线”


商代按照传统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见,鉴定特征不明显;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时期的制品。殷商是传统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本章讨论殷商玉器的玉质特征、刀法、阴线、圆雕玉人与神人面。


阳线质量高



专名例释


明五岳真形图玉嵌饰

张卫红



介绍武汉博物馆藏明代五岳真形图玉嵌饰。


明 五岳真形图玉嵌饰


古器物考


八思巴文铜钱初探

孙勐 曾祥江



元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潞城镇后北营村发掘了一座元代土坑墓,出土了八思巴文铜钱“大元通宝”4枚。


元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天工开物


古代织绣品的保管及预防性保护

王淑珍



南北朝 车马出行图锦残片


北京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艺博)收藏近4千件织绣品,南北朝至元代的藏品主要为出土品,文物多为残片,污渍、褪色较为严重。明清时期的藏品大部分是国家调拨过来的传世品,文物品相较好,色彩艳丽。由于织绣文物多为棉、麻、丝、毛有机质地藏品,易腐难存。本文介绍自1987年艺博建馆以来,对织绣品的保护与修复。


明代  姜黄地纳纱绣五彩云龙纹上衣



市场观察


艺术金融如何助力拍卖? 

木子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经营、拍卖市场最高规格的年度活动,已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对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每年会上发布的年度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也被誉为“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白皮书”,极具行业影响力。2019年峰会邀请行业专家研讨当下拍卖市场形势,其中就国内外家族企业艺术品配置现状与趋势,拍卖如何在艺术资产配置中发挥独特作用,以及艺术金融如何助力拍卖市场等议题开展讨论。



艺坛随笔


巴人汲水图传奇

赵榆 张思琦



名家的经典作品常常会在拍卖会上多次出现并且一再创出佳绩。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立轴就是这样的一件作品。这幅画作纪录了重庆人民生活和重庆人民辛勤劳作,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表作之一。它三上翰海拍卖会,成交价从132万、1650万,到1.71亿元,所用不过12年,可谓拍界传奇。其实,早先的收藏者朱良的收藏故事一波三折,《巴人汲水图》曾三入其门,也可以说是一段传奇。


徐悲鸿 巴人汲水图



公私密藏


泰康收藏:解读不一样的中国风景

木子



陈逸飞 黄河颂


泰康保险集团是国内最早开展当代艺术收藏的金融企业,经由泰康空间初步建立起一个颇具美术史意义与规模的艺术品收藏系统,其中不乏相关美术史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作品和代表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近日,泰康保险集团在798艺术区A07大楼呈现“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这是泰康收藏继2011年于中国美术馆首度亮相、2015年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现编年脉络以来,第三次以展览的形式展示给公众。


吴作人 战地黄花分外香



拍前预览


名家闪耀 专场夺目

——北京诚轩2019年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底举行



介绍诚轩2019年春拍主要拍品。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2019年第4期 精彩呈现
22019年第3期 精彩呈现

2019年第2期 精彩呈现

 合作 

《收藏家》

| 随刊赠送24P画册活动征集中|

联系电话:010-65127493

感谢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