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18年第2期

摘要: 特 别 关 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仿古与创新程晓中❖清雍正 珐琅彩雉鸡图碗清朝前期,景德镇瓷器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外及宫廷对景德镇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仿古和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康熙的创新品种有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粉彩、“青花五彩”等釉彩装饰品 ...






特 别 关 注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仿古与创新




程晓中



❖  清雍正 珐琅彩雉鸡图碗


清朝前期,景德镇瓷器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外及宫廷对景德镇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仿古和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康熙的创新品种有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粉彩、“青花五彩”等釉彩装饰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时期的官窑则以各种仿古高低温颜色釉见长,特别是仿宋代五大名窑釉色古朴典雅,朴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艺,精妙绝伦、鬼斧匠工,许多创新品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青花玲珑瓷、象生瓷雕、仿金银器、仿铜器、仿竹木、漆器等特种工艺瓷,惟妙惟肖。特别是乾隆时期创制的粉彩转心瓶和各色釉彩大瓶,工艺繁复、烧制耗时费工,真是巧夺天工。


❖  清雍正 仿哥釉双耳炉



特 别 关 注

雍正时期彩瓷的艺术特色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为例

耿东升




❖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


清代雍正一朝正处清朝盛世时期,虽然雍正在位仅13年,但在这一时期,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制瓷业也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其生产工艺日趋精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景德镇官窑瓷器烧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康熙朝制瓷技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其造型一改康熙时期浑厚古拙之风,崇尚轻巧俊秀工丽之貌,其绘制也由康熙时期的雄浑苍劲,而代之以俊秀尔雅的艺术风韵,以细巧雅致,制作精良而著称。此时的瓷器生产分为三大品类,一是传统的青花、釉里红、斗彩以及康熙时期初创的粉彩、珐琅彩等彩瓷,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仿古名窑以及仿明代永宣时期瓷器,品类器型更加丰富;颜色釉瓷生产集合宋元明清几代以来各类釉彩的大成,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清代雍乾时期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时撰有《陶成纪事》记有雍正时期烧制的釉彩品种已有57种之多。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瓷器收藏颇多,其中所藏的雍正时期彩瓷颇具特色。


❖  清雍正 斗彩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特 别 关 注

模拟中创新

——探析清代雍正时期的广彩瓷

杨俊艳



❖  清雍正 广彩麻姑献寿图盘 广东省博物馆藏


历经清初顺治、康熙的过渡,清代雍正时期(1722~1735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瓷器贸易领域扩大,广彩瓷进入快速生产时期,并成为外销瓷重要品种之一。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绘瓷”的简称,广义上是指在广州地区绘制的釉上彩瓷,初创于康熙晚期,雍正以后成熟发展,至清晚期仍较为流行。探究原因,主要是其加工方式较为特殊,并在彩绘技术、颜料、题材及内容等方面积极吸纳其他艺术养分,注重在模拟中不断创新,故能够取得斐然成绩。


❖  清雍正 五彩人物图盘 故宫博物院藏





特 别 关 注

铄古铸今

——清代瓷器艺术

刘渤



❖  清 雍正款窑变釉堆塑螭虎纹鱼篓尊 天津博物馆藏


清朝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的最高峰,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品种还是造型,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都是继承前人的成就,又不断创新的结果。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从彩瓷到单色釉瓷无所不仿,仿造型、仿纹饰、仿釉色,随着时代的进步,还不断创新。本文从造型和釉彩两个方面向读者介绍。


❖  清 乾隆款仿朱漆夔龙纹捧盒 天津博物馆藏




观 展 前 沿

不拘一格 以变求新

——春秋战国文物展介赏

郑曙斌


❖  铜鼎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上演,社会发生大变革,社会秩序重组,经济飞速发展,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革旧鼎新、孕育生机的新兴气象,为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基础。湖南省博物馆蒐集全国30家单位收藏的240件藏品成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展,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铁器、漆器、玉石器、丝织品、简帛等类文物,以展现革旧鼎新时代风潮下的政治变革、经济勃兴、科技创新与思想绽放的历史,展览分为“礼崩乐坏、诸侯混战”“革旧鼎新、焕发生机”“神技天工、人性张力”“思想绽放、文化奠基”四个部分。


❖  双翼错银铜神兽 




观 展 前 沿

从古代犬类绘画看中国犬文化

徐小虎


❖  南宋 佚名 秋葵犬蝶图 

纨扇 纵24.5厘米 横24厘米


历代画家中有不少是画狗画而闻名的,狗画也是画家们的日常绘制题材之一,唐代周昉绘制的《簪花仕女图》中就画了一名精心打扮的贵族少妇手执尘拂嘻逗一只小狗,由此可知养狗玩狗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明代佚名画家《犬戏图》中描绘方法动人细腻,画中小狗可爱小巧,很是讨喜。元代画家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里刻画的猎犬,每一只都瘦骨伶仃,几乎可以看得出来每根肋骨的位置。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制的作品《獒犬职贡图》栩栩如生,气势不凡,是历代画家所称赞的画苑珍品。


❖  明 佚名 犬戏图  

绢本 纵36厘米  横35厘米




真 伪 辨 微

文徵明还是沈周

——扫地焚香诗及其归属问题

孙丹妍


上海博物馆藏明人信札中有一开为文徵明写致“琴山先生”的诗札,琴山为何人待考,信札的内容是抄录了一首近作诗歌“扫地焚香”诗,以寄存问之念。此诗的归属一说文徵明,一说沈周,在流传当中,有两个版本,字句出入较大之处在于尾联,墨迹本作“却怜不及濂溪子,能任窗前草自生”,著录书中的作“问奇尚有门前客,却恨青山不揜名”。


❖  琴山先生 诗札 


墨迹本都为文徵明所作,两件书法俱都特征显著,书写精美,应为可信。晚明及清代著录此诗的著录书,其来源都可上溯到文徵明的《甫田集》,而或许是因为文沈两人都常作隐逸田园的诗歌,这些著录书中,此诗又被归于沈周名下。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有根据著录而作赝品的可能。著录堪为参考佐证,可靠的墨迹则可一锤定音。《文徵明致琴山先生札》即可证明“扫地焚香”诗当是文徵明的作品。




博 物 精 华


修身齐家的雅器

——国家博物馆古代陈设玉藏品巡鉴

王月前




❖  商 玉龙 


陈设玉器是指专供居室内摆设观赏用的玉器,与玉工具、礼仪玉器、装饰玉等同为玉器的主要种类之一。陈设玉器对所用玉料的成色要求极高,虽然需要的玉料体量相对较大,但玉质和玉色的等级绝不亚于其他玉器种类。相对于很多传统玉器,如礼玉、玉工具等,陈设玉流行得较晚,一般认为它们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形成规模和一定的标准,在唐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到明清两代达到鼎盛。


❖  清 青玉鱼龙形花插 


陈设玉器按风格可分两大类:一是仿古玉器,大部分是仿造古代青铜器中的器型,如鼎、簋、尊、匜、瓶、壶等,造型仿真,惟妙惟肖;二是时尚玉器,即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借鉴当世流行的其他各种材质的同类器物器形,以功能用途和玉质特点进行创作雕刻的玉器成品,如杯、盒、盂、瓶、山子、珍禽瑞兽、人物花卉、文房用具等。为了适应不同的欣赏品位和器物功能,陈设玉器的题材也十分广泛,多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山水仙境、吉祥图案等,在技法上与同时期的绘画和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有共通之处,追求一种画卷意境和笔墨情趣,具有极髙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博 物 精 华




沈阳故宫藏明清山水画

马成良    邓庆


❖  明 吴伟 墨笔孔子问路图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为德,以水为性,坚持其内在修为及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回望明清两代,曾出现盛世之期,绘画亦得到了空前繁荣。明代山水画派别众多,名家无数,并出现了浙派、苏松派以及吴门画派等。清代大山大水的全景山水画风持续兴盛,并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以王鉴等为代表的“四王画派”以全景画风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以摹古为宗旨,受到了皇室的重视;而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四僧等为代表,却恰好是主流不可缺少的补充本文从沈阳故宫博物院庋藏的明清山水画作品中选介19幅,以飨同好。


❖  清 吴庆云 设色春江烟云图轴




名 家 述 林



识而琢之 其器乃成


——作为收藏家的章乃器和他的藏捐文物

文/苏生文     文物摄影/申沉、刘化龙




❖  饕餮纹青铜鬲 


章乃器,浙江青田人,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族资本家、经济学家、文物收藏家。2017年是章乃器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爱国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从章乃器本人和他家属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千余件文物中甄选出精美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120余件文物布置了本次展览。展览由四个单元组成:吉金重宝、照鉴古今、玉器之美、陶风瓷韵。


❖  饕餮纹扁足青铜鼎 




公 私 秘 藏







近代上海银器中的中外情谊




胡宝芳




❖  民国时期海道测量局中国人赠英国籍副局长米禄司银盾


近代上海,是旅华外侨最集中的城市。上海中外人士交流、交往中,常互赠礼物表情达意。近代上海银器曾经是中外居民社交中最常见的礼物之一。1970年代开始,作为中外互赠礼品的近代中国银器逐渐引起国内外文博界、收藏界关注。本文以现存若干近代上海华人赠送外侨银器礼物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稽察近代上海华人与旅沪外侨社交实况,以勾勒近代上海中外人士交往的另一幅历史画面,丰富中外关系史及上海史研究内容。


❖  1930年上海汉口东棉洋行同仁赠已裴银炉




名 家 格 古




瓷器鉴定那此事



——窑与瓷器的关系(下)

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




❖  明代 湖田地区葫芦窑遗址(民窑)


到了元代晚期中国制瓷工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江西景德镇所生产烧制的瓷器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清两朝的景德镇,不断研发创新所烧制成的青花、颜色釉、釉上彩等瓷器品种是这一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所追捧的主流产品,也因此景德镇成为世界的制瓷中心,至今七百多年来依旧光彩夺目。之所以景德镇会有这样的辉煌出现,择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窑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变。

每一件瓷器的身上都留有窑与火赋予的信息,掌握和了解了窑火就等于掌握了古代陶瓷的DNA,在鉴定时将传统的经验学方法与分析窑火及生产技术(生产技术以后介绍)的方法相结合,对陶瓷爱好者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  镇窑侧视图

A.窑门 B.火膛 C.窑室 D.火眼 E.烟囱 F.观察眼 G.分析眼 




石 墨 撷 英





小残卷斋藏碑帖选刊(二)




孟宪钧



❖  裴岑纪功碑整纸朱拓本


本篇介绍小残卷斋藏碑帖汉嵩山三阙铭、裴岑纪功碑、裴岑纪功碑朱拓本、汉武梁祠画像石题记。


❖  伏羲氏等画像及胡澍题记


❖  太室石阙额




品 古 佛 韵






礼敬札纳巴札尔





刘钊



❖  札那巴札尔坐像 

17~18世纪 蒙古国乌兰巴托乔金喇嘛庙博物馆藏  高67.3厘米


札纳巴札尔的名留青史,不仅是因为其亮洁的品质、鸿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创建了独树一帜的札纳巴札尔造像艺术。作为一个高超的艺术家,他亲自制作造像和唐卡,他开创的札派风格金铜造像横亘古今,汲取10世纪左右尼泊尔、帕拉的艺术精华,同时将蒙古男子的健美体型,女子的婀娜身姿活现于造像之中。


❖  金刚总特像 

17~18世纪 蒙古国乌兰巴托札那巴札尔博物馆藏 尺寸不祥


杂志征订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