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17年第6期

摘要: 欢迎订阅《收藏家》杂志特别关注之华服霓裳威严与华美 胡桂梅 ——清代龙袍略论 康熙皇帝十三子胤祥画像清代的服饰制度,从清初创立,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不断修订,至乾隆时终于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服饰体系,并提出对明朝的服饰制度采取“即取其文,不必取其式”的继承方式,使得清代的衣冠服饰在形式上既保留了紧身窄袖的民族特色,同时 ...


欢迎订阅《收藏家》杂志

特别关注之华服霓裳

威严与华美          胡桂梅 

             ——清代龙袍略论  


康熙皇帝十三子胤祥画像

清代的服饰制度,从清初创立,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不断修订,至乾隆时终于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服饰体系,并提出对明朝的服饰制度采取“即取其文,不必取其式”的继承方式,使得清代的衣冠服饰在形式上既保留了紧身窄袖的民族特色,同时又沿袭了汉文化中一些传统典章制度。龙袍作为宫廷服饰中重要一类,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清代龙袍以故宫博物院存世量为最大,其他文物收藏机构也有部分传世品,总体来看,清代龙袍形制丰富,制作工艺复杂,集历代织绣工艺之大成,与整个服饰体系一同在清乾隆时期定制,反映了封建集权社会的正统审美取向和时代风采。


明黄色满地云金龙妆花绸女棉龙袍




清宫吉日的锦绣霓裳       殷安妮

             ——后妃吉服叙要

皇帝黄缎彩绣金龙夹袍

        清宫后妃吉服虽是典制服饰,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和界定,但宫廷喜庆吉日的特定环境决定了吉服也需要在端庄中彰显华美,在尊贵中追求灵动,以体现宫廷生活的丰富、奢华、精致和至尊。其中以乾隆朝的后妃吉服最为华美精致,这不仅反映了乾隆朝国力的昌盛,织绣业的发达,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服饰设计追求个性,装饰追求精致的审美取向。


红色缂丝八团彩蝶花卉夹吉服袍



祭孔服饰演变初探        徐冉  


清代 舞生红绸袍

        自山东曲阜首建孔庙伊始,至清朝末期停建,中国历史上曾建有1560 多座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构成了中国的孔庙群体。孔庙祭祀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历代贤哲的释奠活动,经历了从孔子后裔、鲁都曲阜到天下通祭的过程,隋唐以后更是成为传统社会的“国之大典”。孔庙祭祀的时间、程序、服饰和乐舞等仪式,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探寻孔庙祭祀服饰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对于研究2000多年以来孔子“以衣守礼”的服饰礼仪观,和现代世界各地文庙祭孔服饰的形制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府旧藏服饰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传世服饰馆藏地,以其服饰藏品的种类繁多,选料精良,面料丰富,工艺手段复杂闻名全国,它包含了朝服、公服、便服、常服、吉服、丧服、礼服等男女及儿童多种服饰种类,可谓是中国传统穿着文化明清民国时期的集中而典型代表,再由于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孔府服饰成为中华传统服饰的静态标本和“活化石”。


中华民国 玄色缎绿绸里一等祭服

名家格古

如何通过纹饰鉴定古陶瓷(中)      叶佩兰  李昊冰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盘

如何鉴定古陶瓷纹饰,主要从装饰方法、纹饰题材、纹饰色彩三个方面着手。瓷器装饰纹样大致分成以下几个种类,有几何图案纹、植物纹、动物纹、山水人物纹。在鉴别时无论是哪种题材纹饰,首先要注意绘画风格和笔法的技艺水平。古代瓷器绘画一般来说官窑器物画风较为规矩、严谨、细腻,民窑器绘画画风笔线流畅、潇洒、生动。在鉴定明清瓷器时还需要掌握某个朝代具体的独特纹样,这样通过画面内容即可断代,当然还要结合绘画技艺以及胎、釉特征。


明嘉靖青花婴戏纹罐

博古论道

釉彩纷披下的庄严宝相        龙霄飞

             ——古陶瓷中佛教造像的题材与种类


清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首都博物馆藏

        陶瓷上的佛教题材、特别是佛教造像的内容并没有与佛教传入中国而同时出现,而是在稍晚的时候出现的。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以及目前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看,中国古代陶瓷中佛教造像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佛、菩萨、罗汉、高僧和护法形象等几类,佛的塑造风格也主要集中在汉传佛教的形象上,而在明、清时期才有藏传佛教的形象出现在陶瓷中,特别是清中期较为突出。佛教造像的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规模和数量是很不一样的,这与不同时期佛教的发展情况有关,而也与同时期陶瓷烧造的工艺相关联。


明  德化窑白白釉观音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博物精华

羲皇笔墨 意匠天成      冯维

             —— 沈阳故宫藏溥儒绘画作品赏析


秋山观瀑图轴

溥儒(1896~1963年),字心畬、仲衡,号松巢、羲皇上人、西山逸士、西山居士、旧王孙,斋号寒玉堂、省心斋。北京人,清道光帝之曾孙。幼年读书于京郊西山,由宫廷师傅教习,经史诗书画无所不精,5岁时奉诏谒见慈禧太后. 作对联得慈禧夸奖"本朝灵气都钟于此童"。1911年入北京贵胄法政大学,后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25年与族人溥伒、溥僴等创立松风画会。1928年应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聘请讲学,归国后于北京师范大学、北平艺专等校任教。35岁时举办画展,轰动京华,声誉日隆,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抗日战争期间闭门谢客,迁居京西马鞍山戒台寺,专心研究经史诗文及绘画,刻苦临摹家藏的唐宋元人名迹,深有心得。1949年后去台湾,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从事诗文、书画创作,与张大千、黄君璧为岛上画坛“三圣”,其山水画更被推崇为“国画北派青绿山水正宗首座”,并多次于港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1963年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著有《四书经义集证》、《慈训纂证》、《秦汉瓦当文字考》、《陶文释考》、《吉金文考》、《汉碑集解》、《寒玉堂画论》、《经籍择言》、《华林云叶》等。


 松风明月图轴

溥儒的画作充满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从运笔、墨色、构图、意境等方面看,是地道的中国画技巧。他的画风并无师承,全靠参悟古人书法名画,蕴育而成。


清代粉彩话吉祥     刘渤

           —— 天津博物馆藏粉彩瓷赏析


清宣统款黄地粉彩云龙纹瓷盖豆

粉彩最早在康熙晚期已出现,初创时期的粉彩瓷,与五彩相近,吸收了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其它色彩大多仍沿用五彩的做法。至雍正时期,粉彩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特征是彩绘人物或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然后将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再用干净的毛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宛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突出了画面纹饰的阴阳和浓淡,立体感极强。比五彩更加娇艳、淡雅、柔和,又称为“软彩”。 天津博物馆藏瓷中有部分清代彩瓷,其中的粉彩瓷很有特色,现选择其中十余件以飨读者。


清嘉庆款粉彩婴戏图双耳瓶

九仙学苑

历代帝王图之服饰探析        伍莉莉


陈文帝陈蒨和陈废帝陈伯宗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阎立本(传)《历代帝王图》目前被公认为存世最早的绘画之一,传为阎立本所绘,经前贤考证陈宣帝以前(即汉昭帝至陈宣帝)为北宋后补。《帝王图》是最直观、最真实反映古代帝王服饰的巨作,对古代帝王服饰研究起善重要的作用。


隋文帝杨坚

专名例释

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单色釉瓷器    高雪


清雍正 仿哥釉辅首弦纹大瓶

        单色釉瓷,顾名思义,指着单一色釉的瓷器,又称“纯色釉”、“一道釉”。以釉药的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由于釉内所含化学成分不同,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绿釉、黑釉、蓝釉、白釉等。故宋代的五大名窑器均属于单色釉器的范畴。单色釉器的烧造自宋窑之后稳步发展,至明代中早期已有了骄人的成就,创烧出永乐甜白、宣德宝石红,弘治鸡油黄等名重一时的釉色。到了清三代,尤其是雍正一朝,烧造工艺和艺术水平更有了全面的、突飞猛进的提高,窑师们不但恢复了前朝烧造的釉色,更积极推陈出新。根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陶成纪事》所载,此时已能烧制出多达57种釉彩,其中单色釉达37种,可见当时的盛况。纵观清三代的单色釉器,雍正窑能脱颖而出,是在于它重现宋明诸窑风采的同时,也强烈地展现出雍正窑独有的雍容俊雅。下面就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几种主要的雍正单色釉瓷器作一简介。


清雍正 仿汝青瓷扁瓶

赏古集真

萍花聚珍      顾佳勤

             ——晚清“萍花九友”


吴谷祥 青绿山水图轴

“萍花社书画会”原本是“萍花诗社”,1850年~1861年间,浙江钱塘书画家吴宗麟(字桥孙,号冠云)在上海创办“萍花诗社”,开展诗歌创作、吟唱交流活动。后来活动内容扩大到书画方面,转而又以书画艺术活动为主,便于同治元年(1862年)改名为“萍花书画社”。该社活动非常活跃,骨干成员胡公寿、钱慧安、吴大澂、顾若波、金心兰、吴石仙、吴谷祥、陆恢、倪墨耕被合称为“萍花九友”。湖州博物馆藏有“萍花九友”书画作品若干,均为旧藏,这些作品使海派风流跃然纸上,可珍可赏。此选其中一部分作介绍。

吴大澂  篆书扇页


金心兰 梅花图轴

版本碑帖

北京通州出土两方唐代墓志考释(下)  鲁晓帆


艾演

        为配合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近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图1)。目前共计发掘了1146座历代古墓(图2)、一座汉代古城,以及汉唐窑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2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10000余件(图3)。这些考古遗存为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的改变,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中间出土的两方唐代墓志,其记载的内容无疑对唐代幽州下辖的潞县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天了解探索唐代幽州潞县的乡村、坊里是最好的实物资料。也对今天确定汉代路县古城遗址的准确地点,提供了最好的实物佐证。


唐代吕元悦及夫人合祔墓志

古器物考

一方铭文古砚的考证       傅山

             ——兼论古砚的文化属性


古砚

古砚铭文的考证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一、砚台质地和铭文镌刻的优劣。砚台质地优劣和铭文镌刻水平应该和属款者的身份地位等相称。二、砚的制作年代与属款者时代的关系,如属款者的生活年代不应该超越砚台制作年代。三、同姓名属款者,重点从其生卒、籍贯和经历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一砚上有多位属款者的情况,需要综合上面几点之外,对其之间可能的经历交集加以重点分析。四、属款者书法风格的研究比对。多位属款者的情况,还要注意铭文的排列次序是否合乎时间和身份的常识和逻辑,五、对人属款题铭情形时,不同属款铭文的镌刻刀法是否雷同。字口内有无包浆,以及包浆的老旧程度是否与属款者的年代相应。


砚背及铭文

市场观察

清代民间绘画市场结构探究        彭泽云


清 汪士慎-花卉图册

        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绘画经销商应属扬州等地区的盐商,他们多为才识不高的暴发户,在摆脱了生活窘困成为经济上的强者之后,于是试图改变社会地位,从而开始巴结有好儒风尚的上层人士,并积极投资文化事业,购书藏画。虽然他们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提高个人品位和社会地位,但潜在性地为清代绘画市场的创作、交易、收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引起了绘画收藏买卖的风潮。清代的统治者顺应历史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各行各业繁荣发展,商业网络也更为扩大,市场种类也更多元化,绘画市场也因此成为新兴的经济点和增长点。商人们开始从最原始的提高社会地位而买卖书画发展到为获取巨额的利润而进行绘画交易,促使清代商人更加自觉主动地蓄养艺术家,更为频繁进行绘画作品的交易买卖。最终,文人画家高傲的审美趣味逐渐与大众审美相结合,为民众创造了居家和欣赏的精神需求,至此绘画交易市场的销售形式形成成熟的模式并火爆发展起来。清代绘画作品销售的形式主要包括:代售、赞助和文人亲自卖画三种形式。


清 石涛 花卉册



以学术引导收藏      李红娟

             ——中拍协艺委会论剑之企业收藏与拍卖市场


2017年度峰会论坛

        2017年4月14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在南京举办,在2017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上,与会的拍卖龙头企业与企业收藏豪门就企业收藏如何提升收藏眼光和学术水准,企业收藏到一定程度该如何发展,藏品如何处理,如何处理收藏与投资的关系,拍卖行应该为企业收藏“量体裁衣”还是以专业知识有意识引导其收藏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企业收藏与拍卖企业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所在。


2017年度峰会现场

当代艺林

当奢侈品牌遇见当代艺术      李红娟

             ——“LALIQUE ART 莱俪艺术”艳亮“艺术北京”


丰收十美女 大号金箔花瓶 全球限量发行90件

        法国莱俪的传奇始于荷内·莱俪这个天才横溢的艺术家,他以丰富无限的想象力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来钻研各种玻璃技术。简单的玻璃原料,凭借极品创意和独特的想像力,在他手上幻化成一系列美妙多姿的艺术珍品,包括盘子、花瓶、雕像和香水瓶。129年的今天,莱俪艺术走进艺术北京。

《海上歌姬-塞壬》花瓶 编号珍藏及签名限量版

典藏之友

许勇翔:中国文物的守护者       尹利


许勇翔

       虽已退休多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流散文物管理处处长的许勇翔在谈话的时候依然时时不忘自己的把关者身份,就如他自己所说,“到现在,他潜意识里还觉得自己是公家的人,看到很多文物流散海外,会痛心。”

拍后综述

3.9亿港元收官,情理之中 or 意料之外?    尹利


三世佛六菩萨宝相 永乐御制

        5月23日,当拍卖师最后一次在澳门渔人码头会议展览中心槌起槌落,预示着澳门中濠典藏首拍完美收官。澳门中濠典藏春拍为各界藏家倾心奉献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古董珍玩专场、青铜器专场、佛教文物专场、古代石雕专场、古代玉器专场等八大专场600多件艺术臻品,最终斩获3.9亿多港元。中濠典藏总经理赵强用“平稳中有惊喜”概括了本次拍卖的表现。

战略合作

感謝關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