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收藏家》2017年第5期
吉金藏诗礼精神孕山岳 王宏
兽面纹觥
在那个敬鬼神、尚礼仪的年代,金光灿灿的青铜器以其具有“明尊卑、辨等级”的藏礼作用而被时人冠以“吉金”的美称,更因其活跃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为世间所珍视。那么《诗经》所言的铜器到底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就让我们依据传世及考古所见的青铜器资料,比照《诗经》所载,通过文图对照的方式,为大家奉献这一份吉金之美吧。
牺觥
邓仲牺尊

组器 郑州洼刘西周贵族墓出土
青铜卣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盛酒礼器,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基本不见。商周青铜卣分布范围甚广,常出土于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葬之中,用于盛放古人祭祀时所用的一种叫作秬鬯的香酒。《尚书》、《诗经》、《左传》等先秦文献中都有周王赏赐诸侯“秬鬯一卣”或“秬鬯二卣”的记载。甲骨卜辞之中也多见“鬯三卣”、“鬯五卣”之说;而《殷周金文集成》中收录有“秬鬯一卣”之语的西周青铜重器则多达近20件,且大都为鸿篇长铭,足见青铜卣在商周青铜礼器中的重要地位。
柉禁组器 1901年陕西宝鸡斗鸡台出土(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藏)

——河南淅川李沟汉墓出土青铜器鉴赏
铜鼎
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边陲,这里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有着深厚文化积淀。淅川是我国楚文化的发祥地。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考古工作者在淅川丹江口水库周边的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毛坪等地发现和发掘了数以千计的楚墓群,出土数以万计的楚文物。其中以精美的楚国青铜器、玉器闻名于世,也使这个区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多数学术界人士推测楚国早期都城——丹阳,就在淅川丹淅流域。
两汉之际,这里曾分属汉代的丹水、顺阳、博山等县,依旧是繁华之地。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分别在淅川丹淅流域的王庄、泉眼沟、杨岗、马川等地发现两汉时期各类墓葬多处,并出土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李沟汉墓最具代表性。该墓地发现的墓葬虽不是汉代大墓,但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如今这批器物中的一部分在河南安阳市博物馆举办的“流过往事”临时陈列展中展出②,我们现从中选出部分青铜器精品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銗镂
铜灯
辛军民
兽叔铜盨
20世纪90年代,在三门峡上村岭发现的虢国墓地出土了一批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不仅有力证实了西虢东迁和春秋初年虢国与多国联姻的史实,而且这些青铜器上的金文书法艺术性极高,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孟姞盨》和《丰白簠》金文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古茂遒朴而有逸气。有的结体对称平正,有的字则参差错落,近于小篆而又没有小篆的拘谨。在章法布局上,虽字字独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其笔力之强劲在金文中极为突出。这两篇金文体现了春秋早期中原地区的金文新体的规模:圆瘦匀一,屈曲摆动的线条,更加方正化的字形,式样的优美等这些特点更加突出美化大篆的成熟。
丰白铜簠
如何通过纹饰鉴定古陶瓷
宋代青白瓷堆塑龙纹瓶
古陶瓷的装饰纹饰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从陶器出现之日起,就受到制作者的重视和运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便出现了简单的几何、动物纹样;到了夏、商、周时期陶器上的纹饰装饰就显得非常普遍了,它开始发展成一些圆圈纹、涡纹、云雷纹、方格纹等几何纹饰;秦汉时的弦纹、水波纹、绳纹,南北朝时的莲花瓣纹、卷叶纹等等,历代陶瓷器纹饰都有着令人惊服的成就。而当我们仔细审视它们间的变化演进时,会发现其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一种纹饰图案的出现,不仅受到当时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帝王爱好等原因的影响,也和当时的制造工艺水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瓷器,通过造型以外的纹饰设计,给人以整个器物的装饰美感。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水注
如何鉴定古陶瓷纹饰,主要从装饰方法、纹饰题材、纹饰色彩三个方面着手。
金代磁州窑剔花牡丹纹瓶

陈宽
清咸丰 虹桥画舫图横披
中国源远流长的绘画历史中,人物画是最早独立成科也是最能直观反映各个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人文思想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绘画门类,在中国画科中颇具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人物画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及人物动作、姿态的渲染之中。具有“写真、传神、写心”的特点。中国人物画在明清两代虽式微但魅力不减,至清代,由于西方传教士的介入,中国一批画家将西方的一些绘画技巧融入到肖像画中,他们的作品“追影取像,妙得精神”,成为人物画创作的一种流行风气。
嘉兴博物馆所藏人物画丰富,种类齐全,时间跨点为明代至民国时期馆藏人物画作品,各有特色,笔者对馆藏人物题材的书画精品进行了初步梳理,把馆藏人物画归类为“取像•传神”、“取像•风骨”、“取像•世象”、“取像•入悟”等四个收藏系列。这些人物画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宗教信仰、道德信念、思想情趣等,在学习观摩古代人物画技法,并在艺术画面中得到愉悦的同时,勾画出人物画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创建、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以期能产生文化认知和审美欣赏的双重效能。
民国 郑家侍婢图轴
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而金银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所以绝大多数器物属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何家村出土金银器270件,其中带有墨书题记者,共计90件,还有两件金盆传原有墨书,另有7件残存有当时包装纸印上的墨书。这些墨书题记对于揭示器物名称、唐代衡制、赋税制度,反映埋葬情况、器物来源、检校藏品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书法价值也不容低估。
鎏金小簇花纹银盖碗
方鼎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北京有一个颇为传奇的贾氏家族,家族三代都是文物修复的高手,涵盖青铜器、书画、纺织品等领域,被誉为“贾氏文物修复之家”,启功先生在世时曾专门为其题写了匾额。去年底,凝聚了贾氏家族三代心血的旷世之作《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在京发布,震动文物界。书中,700余件青铜重器“显影”见证民国时期的考古史,并成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珍贵证据。
商代云雷纹卣
李宇婴
董源《潇湘图》卷
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大家张葱玉、徐邦达、王己千等前辈评论中,对清代大画家王原祁推崇备至,认为其笔墨能力堪比宋元大画家,西方美术史界将他的绘画称为“东方塞尚”。
郭熙《早春图》
北京通州出土两方唐代墓志考释(上)
鲁晓帆
北京通州区潞城镇发掘的唐代墓葬
为配合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近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图1)。目前共计发掘了1146座历代古墓(图2)、一座汉代古城,以及汉唐窑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2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10000余件(图3)。这些考古遗存为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的改变,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中间出土的两方唐代墓志,其记载的内容无疑对唐代幽州下辖的潞县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天了解探索唐代幽州潞县的乡村、坊里是最好的实物资料。也对今天确定汉代路县古城遗址的准确地点,提供了最好的实物佐证。
唐代吕元悦及夫人合祔墓志

生货主推 尹利
18世纪 铜鎏金嵌宝石五佛冠 2017中濠典藏春拍
值此春色正浓之际,澳门中濠典藏春拍的帷幕缓缓拉开,历经数月的海外征集,为各界藏家倾心奉献600多件艺术臻品,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代玉器、佛教艺术品、古代陶瓷、青铜器、石雕、古董珍玩瓷器等重要门类。
清 翡翠雕缠枝牡丹御环瓶 2017中濠典藏春拍 2017中濠典藏春拍

北京光华路日坛公园南门,坐落着一处灵秀而雅致的院子,门前的灯笼是白石老人笔下的鸽子和“和平”二字,门上的牌匾则是著名艺术家许麟庐手书的“和平艺苑”和黄苗子题写的“和平茶苑”。移步入室好像一个精巧的博物馆,陈设着主人历年收藏的名人字画、官窑名器和紫檀、黄花梨为材料的桌椅。
右起,许麟庐先生、黄永玉先生和许化迟在和平艺苑
这个偏安一隅的院落在闹市中显得有些别致,但却因为它的主人及其家族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中的地位而难隐其名。这就是“和平艺苑”,在很多人眼中,它也是上世纪声名赫赫的“和平画店”,更是当代书画艺术的精神符号,哪怕是静静地矗立着,也让无数虔诚的艺术者们心潮澎湃。

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卖会定于5月30日~6月4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5月30日~6月1日预展,6月2~4日拍卖。拍卖会将推出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书画,宝聚斋书画,油画雕塑,紫瓯凝香——紫砂艺术,繁华盛世——明清金铜器物专场,梵韵西来——古代金铜佛像专场,中国玉器,古董珍玩等专场。
北京诚轩
北京诚轩2017年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中下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4个项目共计7个专场。
市场资讯
2017年4月13日至14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拍协艺委会)2017年年会在南京维景酒店召开。
市场资讯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民族艺术的瑰宝。4月下旬,一场名为“境生象外——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琉璃厂古吴轩美术馆举办。
郑作良
铜车马手卷
梁增杰精心创作的珍藏的《铜车马》是著名画家任梦龙先生精心创作的杰作,得自画家本人。经过梁增杰20多年的精心保管与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百位书画名家、鉴赏家以及专家学者的题跋。在名家的书法、绘画作品上作跋古今皆有,但一幅作品上近百人的题跋,实为罕见,可见藏者的用心良苦,足以看出他对《铜车马》的喜爱与专注。这是一个具有广泛人脉的真正收藏家的境界与眼光。其中像许麟庐、阿老、白雪石、丁井文、韦江凡、吴祖光、尹瘦石、黄苗子、郁风、周怀民、刘炳森等已经不在人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岁月的磨励,更显《铜车马》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一幅好的藏品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社会认可的,老酒越陈越醇,好画越久越珍。
在这个浮华的世界,潮起潮落,英雄辈出,人渣泛起,这些似乎都与梁增杰无关紧要,他只是默默地做着他爱做的事,在艺术的精神家园里辛勤耕耘,只管劳作不问收获。





战略合作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