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4.
b.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74~80.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673,67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第一卷: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01~705.
[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博物馆.1984年秋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文物,1995,(6).
[5]a.郑建明.夏商原始瓷略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26~46.
b.羊泽林.福建泉州辽田尖山、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大众考古,2016,(11).
[6]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60,(Z1).
[7]周仁,李家治,郑永圃.张家坡西周陶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考古,1961,(8).
[8]朱剑,王昌燧,王妍,等.商周原始瓷产地的再分析.南方文物,2004,(1).
[9]黎海超,耿庆刚.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产地研究:以郑州商城和殷墟为中心.江汉考古,2017,(4).
[10]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第一卷: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8,9.
b.赵芝荃,徐殿魁.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10).
c.段鹏琦,杜玉生,肖淮雁.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6).
[11]a.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2).
b.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碳十四年代分析.中原文物,2005,(1).
c.赵春燕,谷飞.偃师商城遗址出土人骨与牙齿中铅含量的检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都邑与文化:二:纪念二里头遗址发现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31~436.
[12]同[3].
[13]同[1]a:97~108.
[14]陆小荣.陶瓷工艺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1,22.
[15]同[13].
[16]吴隽.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
[17]同[16]:46.
[18]鲁晓珂,李伟东,罗宏杰,等.二里头遗址出土白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研究.考古,2012,(10).
[19]郭演仪.南北方古代的制瓷原料和瓷器的特征.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4,(1).
[20]a.周少华,裴楚楚,倪琳.东苕溪流域商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与材料学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始瓷起源研究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40~172.
b. Ge Yu, Zhengyao Jin, Lifang Chen, et al. Analyzing the Earliest Chinese Proto-porcelain: study on the materials from Liaotianjianshan kiln sites, Dehua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8,(44).c.吴瑞,吴隽,李家治,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科技考古: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7~115.
[21]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等.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