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目录

摘要: 己亥庚子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湖北武汉。1月23日,有着千万人口之众的武汉封城。全国各地46000多名白衣天使执甲逆行,赶赴湖北;全国人民、海外同袍及国际友人紧急动员,驰援湖北!经过76天可歌可泣的战斗,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令”,武汉重启,湖北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疫情期间,国家文物局、各地文博考古单位给予了湖北文博考古 ...


己亥庚子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湖北武汉。1月23日,有着千万人口之众的武汉封城。全国各地46000多名白衣天使执甲逆行,赶赴湖北;全国人民、海外同袍及国际友人紧急动员,驰援湖北!经过76天可歌可泣的战斗,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令”,武汉重启,湖北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

疫情期间,国家文物局、各地文博考古单位给予了湖北文博考古界极大的支持与鼓舞,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谨以此期献给所有支援湖北、坚守武汉抗击疫情的人们!




目录

3 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

郭长江  凡国栋  陈  虎  李晓杨

31 广东省揭西县乌岽岭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0 安徽固镇南城孜遗址战国秦汉墓葬发掘简报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8 半坡“人面衔鱼”图案再分析

李默然

55 藤花落史前城址的几个问题

马明

65 论辉县孟庄商城的年代

侯卫东  张玲

69 罗山天湖商代墓葬再研究

李晓健

74 李家崖文化年代再议

祁冰

81 西司马墓地与殷遗民

陈翔

88 新见小邾国有铭青铜器探析

贾一凡

96 成都百花潭锦江河道出土石经及相关问题研究

董华锋  何先红

102 商周时期南北方铜矿开采技术比较研究

——以鄂赣交界地带和辽西地区为例

和菲菲

113 胡家草场汉简与尹湾汉简数术文献中的“刑德行时”

李天虹  蒋鲁敬

118 胡家草场汉简医方杂识两则

纪婷婷  李志芳

124 日本学者视角中的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述评

宋殷



摘要


●特稿


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

郭长江  凡国栋  陈虎  李晓杨

摘要:2019年,随州枣树林曾国贵族墓地M190出土的曾公编钟与同墓地出土曾侯與编钟、嬭加编钟铭文可以互相印证,内容非常重要。本文对该编钟铭文进行释读和初步的注释,考订出编钟年代在公元前646年。文章指出曾国的爵称为侯,但是因为曾公重新得到了周王室的册命,取得了“公”的爵命。文章还利用铭文资料重新探讨了曾国疆域等问题。

关键词:曾国;南公;康宫;昭王;繁阳

 


●考古发现

广东省揭西县乌岽岭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2013年7~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揭西县河婆镇乌岽岭,抢救清理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虎头埔文化遗址,遗址内遗迹多为灰坑,出土了较多陶器、石器,还有少量炭粒和果核,为研究粤东地区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关键词:乌岽岭遗址;新石器晚期;虎头埔文化

 

安徽固镇南城孜遗址战国秦汉墓葬发掘简报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南城孜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马楼自然村南。2014年~2015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中清理战国秦汉墓葬七座,年代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早期。这批墓葬对于探讨皖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南城孜遗址;战国秦汉;墓葬

 


●考古研究


半坡“人面衔鱼”图案再分析

李默然

摘要:半坡“人面衔鱼”图案表现的是一条俯视视角下的鱼,而非戴有装饰的人,应定名为“人面鱼”纹。对观者来说,它是“对视”和“远观”两种视角的结合,其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二维的方式表现三维场景。参考玛雅文明关于地下水世界和人化鱼重生的观念,依据此类图形的出土情境,我们推测它很可能表达了半坡人群希望部分死者能够转化为鱼,穿过象征死亡的水域,进而重生或转世的愿望。

关键词:“人面衔鱼”;对视;远观;玛雅;重生

 

藤花落史前城址的几个问题

马明

摘要:本文通过对《藤花落》报告的层位学、类型学分析,将藤花落城址相关的遗存分为四期,并在此基础上对藤花落城址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城址的城墙上和壕沟内的柱洞属于栅栏遗留,栅栏是与城墙、城壕等一体的防御设施;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存属尧王城类型,晚期文化面貌发生改变与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的东传有关。

关键词:藤花落遗址;城址;龙山文化;相关问题

 

论辉县孟庄商城的年代

侯卫东  张玲

摘要:辉县孟庄商城为10余万平方米的小型城邑,平面近长方形,其二里岗文化遗迹遗物丰富。本文根据《辉县孟庄》发掘报告,比较了遗址房基、水井、灰沟、灰坑、墓葬等五类遗迹在各时期的分布情况,认为孟庄商城在二里岗下层二期已经作为城邑被二里岗文化的精英使用,在二里岗上层一期、二期持续使用,殷墟时期则失去了城邑的功能和地位。

关键词:孟庄商城;年代;二里岗时期

 

罗山天湖商代墓葬再研究

李晓健

摘要:本文以形制最具代表性的陶鬲为切入点,对罗山天湖商代墓葬出土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和墓葬葬俗进行了分析,认为罗山天湖商代墓葬与晚商殷墟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晚商中心文化势力衰落的一个表现形式。

关键词:罗山天湖商代墓葬;陶鬲;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墓葬葬俗

 

李家崖文化年代再议

祁冰

摘要:李家崖文化典型器类与晚商早期商式铜、陶器的共存关系表明,李家崖文化的年代上限应为殷墟一期,该文化早期与朱开沟文化晚期部分器物形制接近,也表明两种文化之间年代紧密衔接。李家崖文化晚期出现的弧裆鬲与仿铜风格的鬲、鼎分属先周文化和殷商文化因素,据此可推定李家崖文化的年代下限为西周早期,相关文献中关于“鬼方”等北方部族的描述也与上述认识契合。

关键词:李家崖文化;晋陕铜器群;晚商时期;鬼方

 

西司马墓地与殷遗民

陈翔

摘要:西司马墓地中部偏西的82座墓葬,从出土器物、葬制葬俗来看,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最早可到武王时期,最晚不出成王时期,墓主应是殷遗民。其中西向墓和南向墓应分属两族,二者在墓葬形态和财富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西司马殷遗民墓地很可能就是武王时期迁徙殷遗民政策的结果。

关键词:西司马墓地;西周早期;殷遗民;武王克商

 

新见小邾国有铭青铜器探析

贾一凡

摘要:近年来追缴的小邾国青铜器中,邾寿父鼎、邾眉父匜被盗于距东江小邾国墓地仅1.5千米的横岭埠遗址,器主是小邾国宗室贵族。郳公戈被盗于大韩墓地,年代为春秋晚期偏晚,是小邾国君郳公克父的自作器,综合文献记载和郳公镈铭文,推知克父应即小邾国春秋末期的国君恭公或惠公。两件邾季簠是小邾国君之幼弟为其妻仲娸作的媵器。

关键词:小邾国;邾寿父鼎;邾眉父匜;郳公戈;邾季簠

 

成都百花潭锦江河道出土石经及相关问题研究

董华锋  何先红

摘要:成都百花潭锦江河道出土石经为五代至北宋时期比丘尼正仪所造。石经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根本真言、文殊菩萨五字真言等三种佛教咒语。其独特之处在于经文雕刻于石板的正面和顶面,而且“安于江中”。本文认为“破地狱”和“疾证菩提”思想在川渝地区的传播是这三种真言被糅合在同一石经上的信仰依据。

关键词:石经;佛教;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科技考古


商周时期南北方铜矿开采技术比较研究

——以鄂赣交界地带和辽西地区为例

和菲菲

摘要:本文选取了鄂赣交界地带和辽西地区的4座晚商至西周早中期的古铜矿遗址,分别从探矿技术、开采技术、开采工具、相关配套设施和选矿技术等方面对南、北两区域古铜矿的开采技术进行全面比较,并试图从两地的自然环境、矿物品质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等不同方面来解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古铜矿;开采技术;鄂赣交界;辽西地区;晚商至西周早中期

 


●古文字研究

 

胡家草场汉简与尹湾汉简数术文献中的“刑德行时”

李天虹  蒋鲁敬

摘要:荆州胡家草场12号汉墓出土竹简《五行日书》按端、令、罚、刑、德五时占测为事、初病、生子诸事项的吉凶。这篇文献与尹湾汉墓出土的《刑德行时》大体属于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两相比照,有助于加深对其文本源流、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胡家草场汉简;五行日书;尹湾汉简;刑德行时

 

胡家草场汉简医方杂识两则

纪婷婷  李志芳

摘要:胡家草场医简与里耶秦简医方内容近似,可以对读。本文以胡家草场“治心腹病”方和 “病水”方为例,对里耶简中的若干文字进行补释,并结合传世医籍对两个医方所记病症及治疗方法作出初步疏证。

关键词:胡家草场汉简;医方;心腹病;病水

 

 


联系我们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

双月刊

创刊于1980年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2015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主    编:方勤

编辑部主任:陈丽新

编    辑:凡国栋   段姝杉   许静思   唐斑  

发    行:李鹤飞

英文翻译:李涛

英文审校:郑威


 

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天鹅村

邮政编码:430077

编辑部电话:027-86793389

电子信箱:jhkg2728@sina.com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