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揭秘江村大墓(下)考古发掘惊人发现 颠覆多项传统认知
摘要: 江村大墓重大考古发现的发布,让历史上悬而未决的汉文帝霸陵位置最终被确定,为西汉帝陵研究填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而在这次发掘过程中,也出土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既有熊猫犀牛的骨头,还有数量巨大的黄金制品,更有齿轮钢管等金属零件。那么,这些文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价值和传奇故事呢? ...
江村大墓重大考古发现的发布,让历史上悬而未决的汉文帝霸陵位置最终被确定,为西汉帝陵研究填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而在这次发掘过程中,也出土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既有熊猫犀牛的骨头,还有数量巨大的黄金制品,更有齿轮钢管等金属零件。那么,这些文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价值和传奇故事呢?


在江村大墓发掘中,判断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一个是陵墓“亚”字形结构,另外一个就是外藏坑的数量和陪葬品。外藏坑是古代高等级墓葬用于埋葬陪葬器具的墓葬设施,一般位于墓葬四周。此次考古发现中,考古人员发现汉文帝霸陵的外藏坑多达115座,在其中出土了大量裸体和半裸体陶俑。

▲马永嬴
着衣陶俑,就是我们通俗讲的那个裸体陶俑,因为这些陶俑原本是根据自己的身份是穿衣服的,就是现在因为咱们地下环境(变化)保存不下来,所以它的衣服腐朽了,包括胳膊,胳膊原来是木头的,木头也全部腐朽了。

在霸陵这些外藏坑中,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包括女性刑徒俑在内的多种罕见的刑徒俑种类。

▲朱连华
脖子上戴的铁铐,它可能反映的是皇帝周边的衙署部门,这个衙署部门下面管的有犯人。
和秦始皇兵马俑相比,汉文帝霸陵出土的汉代陶俑个头只有秦俑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但是,这些貌不惊人的陶俑却代表着墓主人至高无上的显赫身份,因为只有皇帝和个别皇室成员死后才能用这样的陪葬品,所以,它们代表着一种特权。


丝质的汉代服饰,能动的木头胳膊,当复原出的着衣式陶俑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不禁让人遥想2000年前成千上万陶俑密集出现的震撼场景。


▲朱连华
它不仅仅是为了埋些娃娃进去,为了看着好看,它都有它的意义在里面,一般我们现在认为,西汉帝陵的外藏坑,每一个外藏坑都象征一个特定的衙署部门,跟这个衙署部门相关的一些东西,都会放在这个外藏坑里。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外藏坑中,大量的金属器件工艺高超,齿轮、金属管、甚至类似微型方向盘的东西,现代工业风格鲜明,显示出当年高超的冶金和铸造技术。
▲焦南峰
这个齿轮,像方向盘那样的东西,在当年往陵墓里埋的时候,一般的都是一组一组的,都能看出它的实际用途。实际上当年是一种什么机械装置,但是这种机械装置,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研究出来它的用途。

在距离霸陵向南2公里处,还有一座“亚”字形西汉大墓,它就是汉文帝母亲薄太后的南陵。历史文献记载,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去世,葬于南陵。上世纪70年代,在薄太后墓的附近,当地农民修建水库的时候,就有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发现。


▲曹龙
张李村的村民在修建水库的时候,发现了一批小型的外藏坑,规模也就是两三米左右,发现有熊猫骨和犀牛的骨骼。

按照当时的位置,在最近一次发掘中,大量的小型外藏坑被发掘出来,这里俨然是一个大型地下动物园。据专家介绍,在汉代以珍禽异兽作为陪葬,并不鲜见,但像薄太后墓这样既有仙鹤、天鹅等禽类,也有犀牛、熊猫等哺乳动物,数量多达数百种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充分显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朱晨露
发现有将近约400座这样的小型的竖穴土圹陪葬坑,露出来了一些陶棺或者用陶砖盖起来的这么一些遗迹现象,挖掘出来的动物骨骸,为我们研究当时陪葬制度,还有包括当时一些外藏坑的内涵,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些精美的金饰相当亮眼,在南陵考古发掘中,目前已出土了上百件的金银器。这件纯金制成的当卢,上面的图案是一只怒吼的熊。应该是安装在马头上,作为装饰用的。而另一件当卢上则是一头牛的图案。

这些金银器造型精美,工艺复杂,非常珍贵。在和汉文帝霸陵外藏坑出土文物对比后,专家发现,薄太后的陪葬品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汉文帝本人。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汉文帝是天下第一孝子的民间传说。


▲焦南峰
南陵目前出土的东西里头,就东西的制作精美程度来说,南陵的东西比霸陵的东西好,比如说现在出土的金器,都是南陵的好。然后南陵里面的陶俑制作的也非常精细,虽然他们的陶俑级别还是有点区别,但是明显(南陵)的质量好,再一个实用的物品比较多,体现传统文化中的孝。

按照以往的历史知识,西汉中期汉武帝的时候才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后东西方文化交流才慢慢开展起来,形成了丝绸之路。但薄太后陵的考古发现证明,实际上中原一带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流很早就有了。

▲曹 龙
金制饰件上的这个纹饰还有这个动物肖像,也是具有草原文化风格的,这个也表明了当时中原地区和草原地区的交流,等于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一直是存在的。
陵墓的形制要素,加上这次新出土的大量出土文物,这些文物具有着中原地区、江南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各种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交流融合,显示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进程。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勘探,“汉文帝霸陵”之谜终于被揭开了面纱。目前,汉文帝霸陵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帝国。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刘恒的墓葬里,还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惊天秘密?我们期待霸陵和周边陵墓的发掘工作,能为研究西汉历史提供更多的史料,也能带给考古爱好者更多的惊喜。

分享点赞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