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中国长城的“姊妹松”到英国长城的“母子桐”|吴琪
2015年10月,“林赛一家子”公众号上有一篇威廉的文章《“孤独的姐姐”为什么六年后也死去了?》。那篇文章是讲在北京地区箭扣长城上的两棵松树的故事。
威廉在1999年见到这两棵松,并拍照留念。这两棵松树一大一小,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姊妹松”。遗憾的是这姊妹俩的命运都不怎么好:一棵被人摇拽致死,另一棵是死于“病虫害”;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
1999年的姊妹松,威廉摄
2014年的孤独的姐姐松,吴琪摄
2014年,林赛一家子与穷游网的朋友们一起捡垃圾之后在姐姐松前的合影。
2015年死去的姐姐,杰米摄。
关于这两棵树存在的意义,威廉在文章中说:“我认为她们都是长城的生命和逝去的历史里不可或缺的篇章。见证了从秩序到混沌,从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到长城的自然荒芜,或者说向“野长城”转变的过程。”
在英国哈德良长城边也有两棵树,它们不是松树,是两棵英国梧桐树。一棵巨大,另一棵弱小,有如母子俩。
与”姊妹松“相比,这两棵”母子桐“就幸运得多。在妈妈桐150多年的生命中,不仅自己枝繁叶茂,还在年迈时喜得贵子。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几十年来,数以百计的摄影师、画家都把她当作艺术表现对象;徒步旅行者们也无不在此驻足,与梧桐妈妈合影留念。以至于这棵树所在的长城地段,被人们称为“梧桐豁口”。这棵小宝贝树也得到人们的呵护。害怕它被大风吹倒,人们用石头给它围起了挡风墙。三年前,我们一家人徒步整个哈德良长城时,路过此地,也少不了与它们一起拍照。比起三年前,小宝贝的个头又窜高了一节。
母子桐
汤米在母子桐旁。
从西坡长城上往下看母子桐。
从母子桐往西看哈德良长城墙体。
从东坡长城上看“梧桐豁口”。
《冬季的妈妈桐》(水彩画)
英国哈德良长城总长度125公里,是在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位时修建的,所以称之为哈德良长城。上图:印有哈德良头像的金币。
上图:“哈德良的骑兵”展览海报。
2015年,在箭扣长城上的姐姐松在妹妹死去六年之后,也因为重病在身死去了;然而,哈德良长城边的母子桐,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还在英国森林基金会组织的大树的评选中,获得“2016年最受众人喜爱之树”的称号。
徒步旅行者总要驻足,与母子桐合照,为母子桐留影。
威廉|“孤独的姐姐”为什么在六年后也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