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
01
—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是印度的博物馆,其中亚厅的藏品基础是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在丝绸之路上的两次中亚考察(1906—1908、1913—1916)所经百余座亚洲古代城市中搜罗来的壁画、绢画、雕塑、瓷器、金银器及文书等。对大中华文化圈来说,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品中最重要的就是,斯坦因在敦煌获得并于1918年留存在印度的那批百年以来从未对外公开发表过的艺术品。
今天的敦煌流失文物主要藏于三处,分别是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集美博物馆和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前两座博物馆自半个世纪前已经陆续公布了馆内敦煌藏品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只有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至今仍未公开过其敦煌藏品的情况,无论是数量、题材、图片、数据或保存情况,都只有各国研究者申请参观后的间接转述。因此,《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一书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是唯一一部关于敦煌流失文物印度部分的正式出版物,由印度学者罗凯什·钱德拉(Lokesh Chandra)和聂玛拉·莎玛(Nirmala Sharma)以英语编纂,主要内容是对新德里国家博物馆馆藏的143件敦煌流失绘画作品的图片及资料的全面展示,配以两位作者对这批藏品在艺术及文化背景上简要且精准的解析。这批藏品包括绢本画、麻布画和纸本画,主题基本都是佛画。
两位作者都位于现今印度最学者之列,皆从事以佛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宗教史及艺术史领域的研究,因此对这批藏品的剖析十分透彻。本书配图是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唯一一次对其敦煌藏品进行数字化后公开的图片,因此其质量和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作者简介
罗凯什·钱德拉(Lokesh Chandra),1927年出生于印度哈里亚邦,1947年毕业于旁遮普大学,现居新德里,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梵文及藏学学者、印度著名的佛学家,也是印度古典艺术研究界的泰斗。他的著作《藏语梵语词典》《西藏文学史资料》《藏传佛教造像》《佛教图像学词典》《佛教艺术词典》等,皆为亚洲文化研究界的不朽之作。1950年荷兰国立乌德勒支大学特别授予他文学与哲学博士学位。匈牙利科学院邀请他成为第一位非匈牙利籍学院成员。钱德拉教授曾担任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副和印度历史研究委员会,现任印度文化国际研究院荣誉。2006年他获得印度政府授予的二级荣誉勋章。
聂玛拉·莎玛(Nirmala Sharma),1962年出生于印度新德里,是著名的印度艺术史学家、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高级顾问、新德里印度国际文化研究院佛教研究方向教授。她著有《拉格玛拉绘画》《鸠摩罗什:中国佛教用语的创译者》《巴米扬、哈里底和金德雷特的佛像》等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著作。她曾在深圳大学访学并开设过《印度佛教艺术》和《印度婆罗门教艺术》两门课程。
译者简介
来依拉,1995年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现居天津,青年翻译家及文化学者,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兼具一定程度的俄语、日语、法语能力。
顾问简介
孟宪实,1962年生于黑龙江讷河,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他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敦煌民间结社研究》《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唐高宗的真相》等专著,还与荣新江、李肖共同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2008年)。2022年他的著作《武则天研究》荣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及中国历史研究院评选的“2021年中国历史学五部优秀著作”。
审校简介
张建宇,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出版项目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敦煌宝藏的最后一块拼图!敦煌流失文物印度部分首次面世!孟宪实顾问指导、 荣新江作序推荐!
许多年来,我们潜心研究敦煌画卷,它们是宇宙意识在艺术上的超凡体现,数个世纪以来充盈着中国与印度的视野,在无尽无常的奇迹中不断摇摆、激荡、悸动,并保持着自身的特性。它们是超越幻想的智慧,是没有穷极的思想,能够包容世事。这些艺术在视觉上超越时空,无所不在,能够引领人们前往更加精细而微妙的无色界。
——罗凯什·钱德拉 聂玛拉·莎玛(本书作者)
目录
序言(荣新江)
原版序言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馆藏敦煌佛画
本书内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