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25年第2期目录

摘要: 《四川文物》2025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四川省考古学会2025年05月07日 14:58四川▎考古中国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月亮湾城墙2017年度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摘要: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月亮湾城墙所在土埂的拐角处和南段进行了考古发掘,明确月亮湾土埂拐角处和南段的结构与月亮湾城墙北段及北城墙 ...
《四川文物》2025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四川省考古学会 2025年05月07日 14:58 四川





▎考古中国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月亮湾城墙
2017年度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
三星堆博物馆
摘要: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月亮湾城墙所在土埂的拐角处和南段进行了考古发掘,明确月亮湾土埂拐角处和南段的结构与月亮湾城墙北段及北城墙青关山段相似,建造年代相当于商代早期,并确认了月亮湾小城南城墙的东端,为认识三星堆遗址聚落结构及城址营建过程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月亮湾城墙;商代早期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真武宫地点
2022—2023年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
故宫博物院
摘要:为实施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于2022年10月18日至2023年12月24日对三星堆遗址真武宫地点进行考古发掘,明确该地点的先秦时期遗存年代从距今约3800年一直延续至殷墟文化二期,确认了商代中期的多座建筑基址以及玉石器作坊的相关遗存,对于认识三星堆遗址聚落结构、手工业生产技术体系等关键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真武宫地点;大型建筑;玉石器作坊;商代中期




▎调查与发掘


成都市新川创新科技园大山坡墓群M7发掘简报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对大山坡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7出土圆形龙纹铅饼1枚,是长江上游地区首次发现。该墓出土遗物还有陶器、铁器、铜器等,其时代为西汉中期。此次发掘补充了成都平原地区相关墓葬材料,同时对研究成都地区西汉时期的丧葬习俗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川创新科技园;岩坑墓;龙纹铅饼;西汉中期




▎探索与研究


甘青地区史前合葬墓中人骨叠压现象初探
崔银芝  陈洪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叠压现象”表现为合葬墓中多个一次葬个体的上下叠压。这一现象发现较早,但由于其数量少、分布零散,尚未有过专门化研究。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等墓地的合葬墓中都发现叠压现象,其中阳山墓地与柳湾墓地地理位置相近,叠压现象较多且时代集中,两墓地的叠压现象并无特殊或普遍的文化意义。而从生者的角度出发,两墓地的部分叠压现象可能是出于节约仪式成本的功能考虑。但整体观察,叠压现象的形成也许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有待更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甘青地区;叠压现象;阳山墓地;柳湾墓地


西周复合体玉柄形器的结构分析
张俭(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摘要:西周复合体玉柄形器可分为器柄、组合附饰、穿孔蚌托、玉柱或蚌柱四个部分,对其进行详细解构与复原后发现,完整复合体玉柄形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及排列组合规律是自上而下将器柄插嵌入组合附饰之中,组合附饰按玉饰、蚌片、绿松石片、石饰四大类分层分列粘黏或镶嵌于有机质载体上,其末端紧贴穿孔蚌托,最下方的玉柱或蚌柱则插入穿孔蚌托之中。结合出土状态、摆放位置、随葬频率等方面分析,复合体玉柄形器在西周时期多出土于等级较高的墓葬,随葬于身份显贵的诸侯、奴隶主贵族等墓主人身上,作为佩饰使用。
关键词:西周时期;复合体玉柄形器;结构复原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温县盟书探微
李振洲  王华  赵娜  何顺杰  刘小乐(中国文字博物馆)
摘要: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了25片温县盟书,这些盟书外形、颜色各异,辞例一致但书写者不同,应为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间的盟誓遗存。通过对其外形、颜色、辞例及文字书写的详细分析,盟书辞例虽有固定格式,但也反映了其不同制作背景及书写差异。此外,盟书中出现的新纪年为研究温县盟书的年代和盟主提供了新线索。这些盟书作为春秋盟誓制度的实物,不仅弥补了古代文献的不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礼法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温县;盟誓;春秋;卿大夫


西汉张掖郡北部都尉钩沉
焦天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摘要:西汉时期,张掖郡除居延与肩水两个部都尉之外,还存在过北部都尉。从简牍材料中可以看到张掖郡北部都尉有自己的屯兵、候望系统,也有北部仓与北部库。《汉书》所言“汉三都尉居塞上”所指即张掖郡居延、肩水与北部三个部都尉,而与属国都尉或农都尉无关。北部都尉相关吏卒主要活跃于成帝、哀帝时期,这应当与北部都尉的存在时间重合。张掖郡北部都尉的地理位置可能在广地候官附近,与酒泉北部都尉相关,抑或在武威郡的休屠,即武威北部都尉的前身。北部都尉的设置,推测与宣帝年间对匈奴和西羌的战争有关,并在西汉中后期起到了“要杜张掖”“绝西域”的重要防卫作用。
关键词:张掖郡;部都尉;居延汉简;肩水金关简




▎古代建筑


阆中敌万楼木构件树种鉴定与初步研究
白露  闫雪  蔡宇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李林东  李见  石松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阆中敌万楼19个明代木构件用材进行了树种鉴定,发现其主要使用冷杉,另有少量黄杉和连香树。这些木材均为高山树种,来自于阆中东北方向的米仓山区,通过东河水运运抵阆中。冷杉在明代被视为名贵优良建材,适宜营建敌万楼这样重要的官方祭祀性建筑。明代保宁府承接的皇家采木任务,可能让官方拥有一定的冷杉库存,用于建设敌万楼。敌万楼使用冷杉的案例,是保宁府作为皇木采伐区和阆中古城作为商品转运中心的重要历史见证,又是明清时期川省采木之难的物质证据。
关键词:阆中;敌万楼;冷杉;采木




▎多学科研究


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采集对象分类方法探析
安慧莉(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吴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
乔兆福  吴绍侠(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文物数字化保护是现代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手段之一,石窟寺文物中的壁画更是数字化研究的重要实物。敦煌石窟壁画因规模不一、特性复杂等因素造成采集图像质量不佳,应对壁画数字化采集对象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壁画采取相应的采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图像采集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加快文物保护的进程。
关键词: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对象分类方法;采集优化;曲率变化


成都天府一街窖藏瓷器科技分析与研究
孙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田浩文(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朱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杨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谢林(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郭宏(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 材料考古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四川地区是我国窖藏遗存非常丰富的地区,为研究这类独特文化遗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利用电子探针等技术,对新发现的成都天府一街窖藏出土的瓷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窖藏瓷器在化学组成、器型特征等方面,与附近琉璃厂窑产品更为相似,推断其为本地制品;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窖藏瓷器年代早、跨度大,可从五代、北宋早期持续到南宋时期,在使用类型学方法对器物进行比对后,能够相互印证,因此这一结果应可信。研究表明,天府一街窖藏瓷器属于较早的纯窖藏瓷器,且系本地窑场生产的产品,为研究宋代四川地区窖藏性质以及彼时该地的社会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宋代;瓷器窖藏;天府一街;热释光;电子探针
















关于《四川文物》
主管:四川省文物局
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出版:《四川文物》编辑部


双月刊
创刊于1984年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号
邮政编码:610041
编辑部电话:028-85231150
电子信箱:scwenwu@163.com
唯一官方投稿网址:https://scww.cbpt.cnki.net/


来源:四川考古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