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梁带村芮国墓地2009年度发掘报告
摘要: 梁带村芮国墓地2009年度发掘报告考古2025年09月12日 07:03湖北内文摘录梁带村大墓与刘家洼大墓讨论梁带村芮国墓地发现后不久的2016年,在梁带村西南约60千米的澄城县刘家洼村发现了一处春秋时期的大型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墓地出土了芮公、芮定公、芮太子白等铭文铜器,根据遗址规模、墓葬形制、特征及结合文献判定,该遗址是春秋早中期芮国的一处都 ...
梁带村芮国墓地2009年度发掘报告考古 2025年09月12日 07:03 湖北


内文摘录
梁带村大墓与刘家洼大墓讨论
梁带村芮国墓地发现后不久的2016年,在梁带村西南约60千米的澄城县刘家洼村发现了一处春秋时期的大型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墓地出土了芮公、芮定公、芮太子白等铭文铜器,根据遗址规模、墓葬形制、特征及结合文献判定,该遗址是春秋早中期芮国的一处都邑性遗址。东I区考古发掘2座“中”字形大墓(M1和M2)和1座规模较大的中型墓(M3),其中M1、M2规模和梁带村M27相当。现对两处芮国遗址的大型墓葬墓主及时代概括如下:
梁带村芮国墓地共发掘4组7座大墓,自北向南排列有:M560与M33一组,M502一组,M27、M26、M19一组,M28一组。除芮桓公的M27为“中”字形大墓外,其余6座均为“甲”字形大墓。澄城县刘家洼芮国遗址共发掘2组3座大墓,其中M3与M2为夫妇墓,是一组;M1也当为一组,尚未发现明确的夫人墓。
依照上述两处芮国遗址大型墓葬的形制,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中”字形大墓,包括梁带村M27及刘家洼M1、M2(均被盗掘),随葬品主要有成组青铜礼器、成套编钟编磬,其中梁带村M27及刘家洼M2均出土带有“芮公”铭文的铜器,据追缴铜器判定,M1亦有“芮公”铜器,因此,梁带村M27组、刘家洼M1组及M2组皆为芮公及夫人墓。
第二类为“甲”字形大墓,包括梁带村M560组、M502组、M28组。从随葬品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仅M28一组,随葬有青铜礼器五鼎四簋、成套编钟编磬,墓主或亦为一代芮公;第二种有M560、M33组和M502组,未见成套青铜礼器和乐器,墓主为一代芮公或稍低等级的贵族。
通过对梁带村7座大墓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结合大墓的分布位置,可知梁带村自北向南、由早及晚分布有4组大墓:M560组最早,M502组次之,它们属于西周晚期;M27组稍晚,M28组最晚,它们属于春秋早期。通过两处芮国遗址出土铜器的比较研究发现,刘家洼M1组、M2组略晚于梁带村M28组,属于春秋早中期。梁带村遗址和刘家洼遗址应当是前后相继的两处芮国都邑遗址,春秋早期,芮国都邑由韩城梁带村迁到了澄城刘家洼,这与文献记载的春秋早期芮国内乱有关。
至此,两处遗址上下限从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偏早,延续时间200年左右。据《史记》载,芮国始于周文王时期,灭于秦穆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梁带村与刘家洼两处芮国遗址的发现,厘清了芮国后期的地望与物质文化面貌,为研究两周时期诸侯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文物图片

玉牌项饰

右臂臂饰

柄形器

铜甗

铜鼎

铜鬲
转载自:考古陕西


内文摘录
梁带村大墓与刘家洼大墓讨论
梁带村芮国墓地发现后不久的2016年,在梁带村西南约60千米的澄城县刘家洼村发现了一处春秋时期的大型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墓地出土了芮公、芮定公、芮太子白等铭文铜器,根据遗址规模、墓葬形制、特征及结合文献判定,该遗址是春秋早中期芮国的一处都邑性遗址。东I区考古发掘2座“中”字形大墓(M1和M2)和1座规模较大的中型墓(M3),其中M1、M2规模和梁带村M27相当。现对两处芮国遗址的大型墓葬墓主及时代概括如下:
梁带村芮国墓地共发掘4组7座大墓,自北向南排列有:M560与M33一组,M502一组,M27、M26、M19一组,M28一组。除芮桓公的M27为“中”字形大墓外,其余6座均为“甲”字形大墓。澄城县刘家洼芮国遗址共发掘2组3座大墓,其中M3与M2为夫妇墓,是一组;M1也当为一组,尚未发现明确的夫人墓。
依照上述两处芮国遗址大型墓葬的形制,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中”字形大墓,包括梁带村M27及刘家洼M1、M2(均被盗掘),随葬品主要有成组青铜礼器、成套编钟编磬,其中梁带村M27及刘家洼M2均出土带有“芮公”铭文的铜器,据追缴铜器判定,M1亦有“芮公”铜器,因此,梁带村M27组、刘家洼M1组及M2组皆为芮公及夫人墓。
第二类为“甲”字形大墓,包括梁带村M560组、M502组、M28组。从随葬品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仅M28一组,随葬有青铜礼器五鼎四簋、成套编钟编磬,墓主或亦为一代芮公;第二种有M560、M33组和M502组,未见成套青铜礼器和乐器,墓主为一代芮公或稍低等级的贵族。
通过对梁带村7座大墓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结合大墓的分布位置,可知梁带村自北向南、由早及晚分布有4组大墓:M560组最早,M502组次之,它们属于西周晚期;M27组稍晚,M28组最晚,它们属于春秋早期。通过两处芮国遗址出土铜器的比较研究发现,刘家洼M1组、M2组略晚于梁带村M28组,属于春秋早中期。梁带村遗址和刘家洼遗址应当是前后相继的两处芮国都邑遗址,春秋早期,芮国都邑由韩城梁带村迁到了澄城刘家洼,这与文献记载的春秋早期芮国内乱有关。
至此,两处遗址上下限从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偏早,延续时间200年左右。据《史记》载,芮国始于周文王时期,灭于秦穆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梁带村与刘家洼两处芮国遗址的发现,厘清了芮国后期的地望与物质文化面貌,为研究两周时期诸侯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文物图片

玉牌项饰

右臂臂饰

柄形器

铜甗

铜鼎

铜鬲
转载自:考古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