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性研究——以时空观为视角
摘要: 近年来,由于文物保护 、景区建设、环境整治等诸 多外部因素的作用,汉长安 城遗址区的33个村落在动态 演化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异质 性景观、表现出了差别化的 多元复杂问题。为此,本研 究在时空观视域下,借鉴社 会生态系统理论、韧性理论 、多尺度分析理论等对遗址 区村落展开了遗址保护与民 生发展的协 研究。 ...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 研究(以时空观为视角)
作者:陈稳亮|定价:108出版社:中国社科书号:9787522749693
出版时间:2025-08-01印刷时间:2025-08-01版次:1印次:1开本:16开包装:平装页数:296字数:278千字
内容提要
近年来,由于文物保护 、景区建设、环境整治等诸 多外部因素的作用,汉长安 城遗址区的33个村落在动态 演化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异质 性景观、表现出了差别化的 多元复杂问题。为此,本研 究在时空观视域下,借鉴社 会生态系统理论、韧性理论 、多尺度分析理论等对遗址 区村落展开了遗址保护与民 生发展的协 研究。
作者简介
陈稳亮 生于1979年12月,博士,副教授。现任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9月至2007年6月,在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学习,分获城市规划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管理方向)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国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基础理论
节 相关概念解析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现状
节 汉长安城遗址区发展概况
第二节 遗址保护与利用概况
第三节 遗址区民生发展概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间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发展历程与对比研究
节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历程分析
第二节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发展对比研究
节 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类型村落
第二节 五个典型村落民生发展状况的空间对比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的问题诊断
节 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不同焦点(空间层面)所需要协同的重点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尺度分析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
节 汉长安城遗址区作为社会生态系统所需关注的尺度问题
第二节 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多尺度分析
第三节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汉长安城遗址治理模式探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韧性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系统发展
节 适用性研究
第二节 应用性研究
第九章 基于韧性属性特征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策略研究
节 基于鲁棒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二节 基于连通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三节 基于冗余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四节 基于适应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五节 基于自组织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六节 基于学习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七节 基于多样性的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对策研究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2 汉长安城遗址区内村落居民民生需求调查问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