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事物的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

摘要: 事物的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 作者: 尤里乌斯·E·利普斯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后浪副标题: 简明人类文化史 译者:汪宁生出版年: 2025-9页数: 464装帧: 精装ISBN: 9787559684080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文化人类学领域内的综合性知识普及著作,它以“考察事物的起源”为主旨,从大量实地考察与征引所得的案例材料出发,在风趣的文字和写实的插图中挖掘人 ...
事物的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

作者:[德] 尤里乌斯·E·利普斯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后浪
副标题: 简明人类文化史
译者:汪宁生
出版年: 2025-9
页数: 464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684080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文化人类学领域内的综合性知识普及著作,它以“考察事物的起源”为主旨,从大量实地考察与征引所得的案例材料出发,在风趣的文字和写实的插图中挖掘人类的故事。作者利普斯注意到,人类文化早期发明者的贡献既引起当代大众广泛的好奇心,也是世界大同的引路标之一。因此,全书包罗 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贴近日常生活的主题,同时伴有许多深入浅出的思索,可谓一本简明而意蕴深远的人类启示录。本次再版汪宁生先生译本,我们又参照原书英译本对全书做了复核,并重制了插图,以期各位读者更深刻地体会人类古今相沿的智慧与乐趣。……●……●……●……●……●……●……●……●……●……◎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经典科普作品:名家著译,多次出版,通俗易懂自1939年德文版问世以来,《事物的起源》就因平易通达的行文风格、丰富精彩的材料征引和妙趣横生的插图赢得全球读者的青睐,先后被译为多种语言。本书作者尤里乌斯·E. 利普斯是德国著名人类学家,中文版译者汪宁生为我国民族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二者同样倡导“人类学应成为大众的人类学”,将治学中累积的丰富田野调查经验倾注到本书的写作和翻译中。20世纪80年代,《事物的起源》中文版首次出版,此后又数次再版。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这本兼具学术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经典著作中受益良多。◎提问率超高的事物起源知识合集:每个好奇的读者,都有成为人类学家的潜质?美发,时装,佳肴,教育方式,经济危机,社会制度,成人礼与葬礼……一次私人调查启发了利普斯:好奇的群众总想得知更多事物“由何开始、从何而来”,并乐于将自己的日常与“原始人”进行对比——虽然答案可能令他们大吃一惊。为此,作者为《事物的起源》选取当代公众兴趣所在的15个主题,用散文般的口吻讲述起人类的故事。本书内容与读者日常生活片段紧密相关,又涵盖七大洲文明发展,满足了“隐藏人类学家们”旺盛的求知欲,也将“取之于人”的人类学知识重新归还普罗大众,由此演绎宏观学科与微观个体之间的精彩互动。◎博物馆展品未及透露的秘密过往:走进下一个展厅之前,有必要刷新你的知识储备!·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彩妆的流行已见端倪。·没有精挑细选的学区和补习班(甚至没有书本),丛林和草原居民们仍有保证教育质量的秘诀。·1896年,经过三十六年的“盯盘”后,阿散蒂部落的一位土著居民用美元买入大量贝币,凭借顶尖投机眼光成功地一夜暴富。……当我们在博物馆追踪文明的线索,常见的多数陈列品却已习惯保持沉默:一块石头曾肩负美餐的奥秘,一枚贝币可能隐瞒了漂洋过海的过去,一个陶器在世界各地有着面貌各异的“兄弟姐妹”。看似平凡的外表或许成为这些宝物缄口的最佳托词,但它们的奇妙命运已被《事物的起源》记录在册,正等待着你的发掘。◎永不过时的人类命运启示录:以原始民族的格局为镜,映照出现代文明的傲慢与迷失20世纪30年代,因反对希特勒,利普斯辞去科隆大学教职,后移居美国。出于“实现世界大同”的真诚愿望,撰写《事物的起源》被他视为“一个人类学家的任务”。书中那些看似“原始”的族群,以其对社群和谐的深刻理解、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平衡、对冲突化解的独特智慧,无声地警醒着我们:世界局势纷繁复杂的当下,当民族主义壁垒高筑、战火与恐怖主义阴云不散、对大自然的贪婪索取招致反噬——我们该如何与自然、与其他民族、与世界、与未来相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寻求世界大同之道,是任何时代都永不过时的生存法则与文明真谛。◎据原著重制280余幅插图,创意装帧,呼应主旨作者夫人爱娃·利普斯为《事物的起源》绘制大量插图。此次出版,全书图片均据原著重制,完整收录她写实简洁的画作:牛粪雕成的发型、砖茶钱币、写在桦树皮上的情书、着色的头骨……这些手绘图案同样现身封面,它们的排布重复着人类学的终极答案:事物的起源,要追溯到世界民族的各显身手,而他们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物的起源的创作者
尤里乌斯·E·利普斯作者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尤里乌斯·E. 利普斯(Julius E. Lips,1895—1950),德国著名人类学家,曾担任科隆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教授,科隆民族学博物馆负责人。因反对希特勒暴政,1934年移居美国,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非洲及加拿大地区的印第安人进行过长期调查。战后回到德国,在莱比锡大学任教,直到去世。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利普斯民族学和比较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对这位卓越的人类学家表示崇敬和纪念。除本书外,他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比较民族学导论》《荒野中的帐篷》《野蛮人的反击》等。译者简介汪宁生(1930—2014),江苏灌云人,生于南京,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民族学家,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汪先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后到云南民族大学任教多年,从事中国考古学、古代史、文化人类学、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逾半个世纪,为进行少数民族调查工作走遍了西南大地,更是我国较早走出国门、获得世界人文科学学界广泛赞誉的学者。汪先生著述甚丰,论著和译作已结为《汪宁生集》出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家和家具
第二章 迷人的装饰
第三章 最早的机器人
第四章 友好的大地
第五章 发明和早期手工业
第六章 生活愉快
第七章 陆路和水路交通
第八章 丛林中的华尔街
第九章 从信号鼓到报纸
第十章 无书的教育
第十一章 表演开始
第十二章 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
第十三章 巫术和不可知的力量
第十四章 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第十五章 人生旅途的终结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新版后记
出版后记

目录
译者的话 / i
序 言 / vii
第一章 家和家具 / 1
第二章 迷人的装饰 / 33
第三章 最早的机器人 / 61
第四章 友好的大地 / 76
第五章 发明和早期手工业 / 99
第六章 生活愉快 / 140
第七章 陆路和水路交通 / 167
第八章 丛林中的华尔街 / 190
第九章 从信号鼓到报纸 / 214
第十章 无书的教育 / 238
第十一章 表演开始 / 262
第十二章 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 / 291
第十三章 巫术和不可知的力量 / 319
第十四章 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 346
第十五章 人生旅途的终结 / 378
再版后记 / 433
第三版后记 / 442
新版后记 / 444
出版后记 / 446
"事物的起源"试读
.写这本书的动机或许是简单的。在我看来,一个人类学家比起其他科学家来,其社会生活和专业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在宴会和鸡尾酒会上,经常有人问我:“你是人类学家吗?现在告诉我关于人类学的一切!” 这样空泛的要求自然难于满足,但询问者在茶余酒后至少可以知道,碟子和叉子、椅子和化妆品、戒指和手镯、饮料和酒,均非近世所发明,而可上溯到黎明时期。 更常..自序译者序·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