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安阳孝民屯(二):殷商遗存·遗物
摘要: 孝民屯遗址位于殷墟都邑遗址的西部。2003~2004年孝民屯遗址考古发掘,在22万多平方米范围内,一次发掘6万余平方米,此次发掘是殷墟发掘史上一次性发掘面积最大者,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显著。《殷商遗存·遗物》卷主要报道的是遗迹中出土的各种遗物(铸铜相关遗物除外),以陶器为主,另有青铜器、玉石器、骨角牙蚌贝器、动物骨骼等。其中陶器部分,利用孝民屯 ...
孝民屯遗址位于殷墟都邑遗址的西部。2003~2004年孝民屯遗址考古发掘,在22万多平方米范围内,一次发掘6万余平方米,此次发掘是殷墟发掘史上一次性发掘面积最大者,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显著。
《殷商遗存·遗物》卷主要报道的是遗迹中出土的各种遗物(铸铜相关遗物除外),以陶器为主,另有青铜器、玉石器、骨角牙蚌贝器、动物骨骼等。其中陶器部分,利用孝民屯发掘获取的大量陶器,对殷墟陶器的种类和组合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书名:安阳孝民屯(二):殷商遗存·遗物(全2册)【点击购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定价:680.00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普通陶、硬陶、原始瓷和釉陶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容器
一、综述
(一)普通陶器
1.陶系
2.纹饰
(二)硬陶、原始瓷和釉陶器
(三)制法
(四)陶质类器的类别与型式
1.鬲
2.甗
3.甑
4.斝
5.鼎
6.簋
7.豆
8.盘
9.觚
10.爵
11.觯
12.罍
13.尊
14.方口器
15.壶
16.瓿
17.钵
18.盂
19.盆
20.罐
21.瓮
22.勺
23.缸形器
24.筒形器
25.坩埚形器
26.器盖
二、分述
(一)殷墟一期晚段
甲 普通陶器
1.鬲
2.甗
3.甑
4.簋
5.豆
6.盘
7.罍
8.尊
9.壶
10.钵
11.盆
12.罐
13.瓮
14.缸形器
15.筒形器
16.勺
乙 硬陶器
1.瓿
(二)殷墟二期晚段
甲 普通陶器
1.鬲
2.甗
3.甑
4.斝
5.簋
6.豆
7.罍
8.瓿
9.盆
10.罐
11.瓮
12.缸形器
13.器盖
(三)殷墟三期
甲 普通陶器
1.鬲
2.甗
3.甑
4.斝
5.鼎
6.簋
7.豆
8.盘
9.觚
10.罍
11.尊
12.觯
13.方口器
14.壶
15.瓿
16.钵
17.盂
18.盆
19.罐
20.瓮
21.缸形器
22.器盖
乙 硬陶、原始瓷和釉陶器
1.瓿
(四)殷墟四期
甲 普通陶器
1.鬲
2.甑
3.斝
4.鼎
5.簋
6.豆
7.盘
8.爵
9.罍
10.尊
11.钵
12.盂
13.盆
14.罐
15.瓮
16.坩埚形器
17.器盖
乙 硬陶和原始瓷器
1.罐
2.瓿
附:建材
1.水管
第三节 小结
一、孝民屯殷墟文化遗存的时代
二、本报告少数几个单位整理的几点说明
三、孝民屯殷墟陶器的分类
1.陶系、纹饰
2.类型
四、陶器产地与制陶工艺
五、孝民屯殷墟文化陶器的风格
1.殷墟文化主体因素
2.源自商晚期考古学文化其他类型的因素
3.源自商考古学文化周边其他文化的因素
第二章 工具与其他
一、陶质类
(一)小件工具
1.弹丸
2.箕形器
3.多孔器
4.纺轮
5.㼽
6.网坠
7.圆陶片
8.有孔陶片
(二)陶文或符号
二、铜器
1.器盖纽
2.铲
3.斧
4.刀
5.铃
6.镞
7.锥
8.饰件
9.条
10.残片
三、玉石器
1.玉料
2.玉戚残片
3.玉戈
4.玉刻刀
5.石琮
6.石璜
7.石环
8.石圭
9.石戈
10.石斧
11.石锛
12.石凿
13.石镰
14.石刀
15.石铲
16.石觿
17.石纺轮
18.圆石片
19.石球
20.石杵
21.石镞
22.有孔石器
23.梯形石器
24.有窝石器
25.刻纹石器
26.小石管
27.残石器
28.石料
29.绿松石饰
30.陨石
四、骨角类
1.骨笄
2.骨匕
3.骨纺轮
4.骨镞
5.骨戈
6.骨刻刀
7.骨刀
8.骨圭
9.骨铲
10.骨凿
11.骨签
12.骨锥
13.骨泡
14.骨梳
15.骨环
16.骨弓帽
17.骨镰
18.骨饰
19.骨片
20.骨管
21.穿孔骨器
22.残骨片
23.骨料
24.鳄鱼骨板
25.鹿角锥
26.角料
五、卜骨、卜甲
1.卜骨
2.卜甲
六、蚌贝类
1.蚌镰
2.蚌泡
3.蚌锥
4.蚌饰
5.蚌片
6.海贝
第三章 动物遗存
第一节 动物群概况
一、动物群的种属构成
二、动物遗存的量化分析
(一)全部动物中不同纲动物的构成
(二)哺乳动物中不同种属的动物构成
三、墓葬以外特殊埋藏中出土的动物牺牲
第二节 动物骨骼形态观察和测量
一、猪
二、黄牛
三、羊
四、狗
五、马
六、小型鹿科动物
七、中型鹿科动物
八、大型鹿科动物
九、虎
十、兔
十一、熊
第三节 动物骨骼的表面痕迹
1.啮齿动物等啃咬痕迹
2.屠宰动物留下的砍、割痕
3.制作骨角器留下的切割痕迹
4.烧烤痕迹
第四节 讨论
一、殷墟动物群所反映的自然环境与气候
1.野生动物群的组成与其生态特征
2.气候环境
二、殷墟动物遗存反映的晚商家畜饲养业
(一)孝民屯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结构与相关问题
1.猪的死亡年龄结构分析与相关问题探讨
2.不同年龄阶段死亡的猪的性别构成
(二)孝民屯出土家牛与晚商时期养牛业等相关问题探讨
1.黄牛和水牛是否家养的讨论
2.黄牛死亡年龄与屠宰模式
3.关于黄牛的饲养管理
(三)孝民屯出土家羊消费与晚商都城羊的利用、供应
1.家羊的出土背景与数量统计
2.羊的死亡年龄结构分析
三、孝民屯祭祀坑中仪式性埋藏的动物
第四章 孝民屯殷墟陶器的岩相学分析
一、方法
二、本地可用作陶土的沉积物特征
三、分析结果
(一)泥质陶(不含羼料的陶器)
(二)羼料为河砂的夹砂陶
(三)羼料为岩石碎屑和陶片碎屑的夹砂陶
(四)原始瓷
(五)高温陶器
四、结论
第五章 孝民屯殷墟木炭的初步分析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采样
(二)鉴定
三、鉴定结果
(一)遗址中出土木炭的相对比率
(二)木炭种属的显微构造特征
1.栎属(Quercus sp.)第一种
2.栎属(Quercus sp.)第二种
3.槭属(Acer sp.)
4.榉属(Zelkova sp.
5.枣属(Zizyphus sp.)
四、讨论
(一)遗址周围的植被
(二)孝民屯遗址先民对植被的利用
1.薪柴
2.建筑材料
3.木器
五、小结
后记
英文提要(493)
图版一~图版二〇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