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湘阴马王墈窑址
 摘要: 湘阴马王墈窑址岳州窑是汉唐时期湘江下游的一处青瓷窑场,湘阴马王墈窑址是岳州窑最繁盛阶段的代表性窑址之一。1997年,湘阴县政府马王墈宿舍改建时发现该窑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组织人员对马王墈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过程中发现2座具有打破关系的龙窑,发掘出土可复原陶瓷器数千件,其中较为完整的青瓷400件。书名:湘阴马王墈窑址作者:湖 ...             
           湘阴马王墈窑址
	
            
      
  岳州窑是汉唐时期湘江下游的一处青瓷窑场,湘阴马王墈窑址是岳州窑最繁盛阶段的代表性窑址之一。
1997年,湘阴县政府马王墈宿舍改建时发现该窑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组织人员对马王墈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过程中发现2座具有打破关系的龙窑,发掘出土可复原陶瓷器数千件,其中较为完整的青瓷400件。
书名:湘阴马王墈窑址
作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0月
定价:460.00
内容简介
1997年,对马王墈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一座隋代龙窑(Y1)和被其打破的南朝龙窑(Y2)窑头部分。
Y1残斜长11.5米,火膛和窑壁均为砖砌,窑床上摆满了筒形匣钵和少量伞状支烧具。两座窑炉产品均为青瓷,东晋至南朝前期多有褐色点彩,南朝后期常见各种莲花纹装饰,隋代团花纹与梳篦纹等组合图案最为流行。东晋时期大量采用齿状支钉间隔,南朝时期普遍采用筒状匣钵装烧。前者可以提高装烧产量,后者可以起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双重功效,大幅提升了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扩大了产品销售范围。制瓷工艺逐渐向周围传播,出土的“官”字款匣钵及“太官”铭碗等是研究中国早期“贡瓷”制度的重要资料。
这次发掘为研究南方早期青瓷技术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 地理位置
二 自然资源
三 地质构造
四 主要河流湖泊
五 人文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考古概况
一 考古调查
二 考古发掘
三 文物保护历程
第二章 遗迹
(一)南朝龙窑Y2
(二)隋代龙窑Y1
(三)灰坑H1
第三章 遗物
第一节 分期概述
一 地层分组
二 遗迹所属期别
第二节 第一期遗物
(一)青瓷碗
(二)青瓷盏
(三)青瓷盘
(四)青瓷罐
(五)青瓷盘口壶
(六)青瓷鸡首壶
(七)青瓷灯
(八)青瓷盒
(九)青瓷器盖
(一〇)青瓷奁
(一一)青瓷砚台
(一二)青瓷唾盂
(一三)青瓷灯
二 陶器
三 窑具
(一)间隔具
(二)支烧具
(三)装烧具
第三节 第二期遗物
一 瓷器
(一)青瓷碗
(二)青瓷盏
(三)青瓷盏托
(四)青瓷盘
(五)青瓷罐
(六)青瓷钵
(七)青瓷盘口壶
(八)青瓷唾壶
(九)青瓷虎子
(一〇)青瓷器盖
(一一)青瓷烛台
(一二)青瓷双唇坛
二 窑具
(一)支烧具
(二)装烧具
第四节 第三期遗物
一 瓷器
(一)青瓷碗
(二)青瓷盏
(三)青瓷盘
(四)青瓷碟
(五)青瓷高足盘
(六)青瓷高足盏
(七)青瓷罐
(八)青瓷钵
(九)青瓷盘口壶
(一〇)青瓷瓶
(一一)青瓷炉
(一二)青瓷器盖
(一三)青瓷虎子
(一四)青瓷砚台
(一五)青瓷佛塔
二 窑具
(一)支烧具
(二)装烧具
第五节 不明期别遗物
一 瓷器
二 窑具
三 制瓷工具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分组与年代
第二节 胎釉特征
第三节 装饰技法
一 第一期(东晋晚期至南朝前期)
二 第二期(南朝梁时期)
三 第三期(陈隋时期)
第四节 装烧工艺
第五章 相关研究
第一节 岳州窑的产品流布
(一)东汉晚期至西晋时期
(二)东晋至南朝初期
(三)南朝中后期
(四)陈隋时期
第二节 岳州窑的技术传播
(一)长江上游
(二)湘江上游
(三)北方地区
第三节 马王墈窑址的性质
(一)马王墈窑址出土的“太官”“供奉”“上府”瓷
(二)南京出土“太官”“供奉”“上府”瓷
(三)汉唐时期“太官”款其他材质器物
(四)文献中的“太官”
(五)官窑的概念
(六)马王墈窑址的性质
第四节 马王墈窑址出土瓷器的科技分析
一 样品介绍
二 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
三 分析结果与讨论
四 结论
后记(306)
            